爱错了人,身体会有这1种变化

健康   育儿   2025-01-04 18:01   浙江  

作者:芒来小姐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去年春节,一位远嫁的朋友带孩子回老家探亲,只是约着吃了顿饭,我就发现她“变”了。
结婚前的她活泼开朗,是个很有主见、很清醒的女孩;
现在却变得非常拘谨安静,老公说什么就是什么,还有一种肉眼可见的疲惫和苦相。
听完朋友这几年的经历我发现,她的转变,很有可能是因为在感情里“自我噤声”了。
自我噤声(self-silencing)是美国心理治疗师当娜·杰克提出的概念:
它是指一个人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的情绪、真实想法、个性,以维持关系的稳定和长久。
如果你在关系里也有压抑感,没办法实现情绪自由,那就要当心了。

来源:Pexels


01

压抑自我‍‍
换不来满意的亲密关系


《罗曼蒂克心理学》里提到:

不要和“使你的激动受压抑”的爱人结合。

意思是:有些人在关系里的好品质,比如温柔和善、慷慨大方、情绪稳定,需要另一半用自我压抑换取。

而事实上,你的顺从、文静、妥协,根本换不来满意的关系。

就像这位朋友,她觉得老公工作能力很强,可自己对他的事业毫无帮助,有时还会搞砸事情、给他添麻烦。

而她口中的搞砸事情,也不过是一些经验上的缺失,比如没写过报表、填漏了数据。

对方检查后会指责她:

“你总是把事情想的很简单”、“你就是太幼稚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最开始她还会自我辩驳一下,次数多了,她意识到这样只会引来男友的嫌弃和批评。

结婚后,老公还经常因为她流露出一点点不满,或者一点点意见相驳,就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

时间长了她就觉得“我说什么都是错的,不如一切都听他的”。

甚至过于配合丈夫,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照顾。

来源:Pexels


起因是,她怀疑孩子因为久居二手房“铅中毒”。

第一次提出来时,老公觉得她“身在福中不知福”,房子写的她的名字,她竟然还不满意。

她解释:“我不是介意房子,是介意房子里的铅。”

但老公不想听她继续说,丢下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就摔门离开了。

她很害怕这种被嫌弃、被冷落、被否定的感觉,为了不在老公面前感到紧张,她压抑了对孩子的担心。

直到第三次检查结果出来后,确定孩子血铅指数超标,她才怀着忐忑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向老公再次提出。

结果老公看都没看她:

“你怎么确定是房子有问题?我们都住了三年了,我看你就是在家带娃太闲了,整天疑神疑鬼的。”

她用“自我噤声”来减少老公对自己的反感和嫌弃,换来关系的稳定长久,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过度压抑。

不但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也让孩子越来越虚弱。   
    
02

真正爱你的人‍‍‍‍
会允许你的所有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爱一个人指的是看见TA本来的样子,接纳、尊重、包容TA本来的样子。

一段健康的关系,允许你有任何的情绪,你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

相反,如果你的伴侣只接受你好的一面,或者你总是不自觉地在ta面前藏起愤怒、反驳、抱怨、委屈......那说明这段关系正在消耗你。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3种可能:

来源:Pexels


第一,对方高度自恋。
自恋强度越高,为了维护自尊、隐藏自卑,就越倾向于在关系中掌控他人,占据权力高地。
比如朋友的老公,热恋时扮演了一个滴水不漏的“好人”,在一起久了,逐渐暴露强烈的自恋倾向。
他非常“双标”:听不进去爱人的分享,但自己分享时,却要求她一定要认真听;
非常“自私”:明知道婚后买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依然以“房子写你名”为由,要爱人承担全部房贷。
非常“偏激”:只能接受和自己观念一致的想法,一旦爱人提出异议,无论对错都会不耐烦地打断,或者胡搅蛮缠地挑错。
一则2019年的研究结果发现:
自恋型人格非常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和关注,也难以共情他人的情绪感受。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容易过度付出、持续消耗、陷入绝境,最终失去得到回报的希望,认为“我是不可能被善待的”。

来源:Pexels


第二,这段关系激活了你内心深处的创伤。

哪怕对方并不是自恋型人格者,你也可能在关系中感到自己无价值,下意识用压抑、妥协和牺牲,来换取对方的一些优待。

这往往是因为:

这段关系重演了你的童年创伤,使你退行成小孩,把自主权拱手让给另一半掌握。

就像朋友的爸爸对她很冷漠,她很害怕老公也对自己这么冷漠,不自觉地放低姿态去迎合他,讨好地认同对方的标准。

而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内心相信:

爸爸对我冷漠,是因为我自己不好。

只要我做得足够好,对方就一定会好好对待我。

来源:Pexels

第三,回避型依恋。

对回避型依恋的人来说,“自我噤声”是他们的舒适区。

这部分人不习惯正面冲突,很难做出发火生气的举动。

为了避免矛盾,往往会选择压抑和无视自己的需求。

等矛盾过了他们会觉得没有重提的机会,气氛好好的为什么要提扫兴的事情呢?

于是就一直压着不说,心情也越来越差。

03

结束自我噤声‍‍‍‍‍‍‍‍‍‍‍‍‍‍‍‍‍‍‍‍‍
做最真实的自己‍‍‍‍‍‍‍‍‍‍‍‍‍‍


在父母的帮助下,朋友决定重新装修房子,装修期间她将孩子放在父母家,接受了半年心理咨询的帮助。

对一个习惯“自我噤声”的人来说,朋友这是跨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脱离引发自我噤声的环境。

面对自恋型人格的伴侣,我们会始终处在权力地位,产生低配得感,这给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平添了很多阻力。

离开这段关系,改变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即使短时间内没法完全切断关系,离开一段时间,也能给自己缓冲调整的机会,从低配得感里缓过神来。

比如,周末去闺蜜家住两天,节假日享受一下个人时光,请长假回老家探望一下父母,申请去异地、国外出差……

暂时离开关系后,我们可以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审视、洞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这是改变的第二步。

来源:Pexels


比如:

思考自己为什么离不开对方、还配合对方压抑自己?

是因为内在比较缺乏力量,被对方的行为模式卷入,掉进“沉没成本”的无底洞,带着强烈不甘心想要扳回一局?

还是相信了对方的虚假人设,进入对方的陷阱,以为这是爱的表现,被PUA?

又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冲突?表达情绪?习惯性压抑自己?

向内审视,可以让我们放弃幻想,不再期待另一半能改变,不再试图努力感化TA。

而是认清自己的现状:

这就是一段有毒的关系,对方不一定很糟糕,但一定不适合我。

短时间内,我无法在这段关系里好好安置自己,不但无法从关系里得到滋养,反而还会被“回吸”。

来源:Pexels

做到这一步后,我们就进入了第三步:重建价值观。

自我噤声,是一个自信逐渐崩塌的过程,当我们意识到这段关系无益于自己,当务之急就是重拾自信。

建立自信的方法网上非常多,这里推荐一个可以马上起效的“急救”技巧:假装自信。

TED《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的演讲者Amy Cuddy博士进行过一组实验:请两组志愿者分别维持两种姿势2分钟。

(没有力量感的姿势)

(有力量感的姿势)

结果发现,保持有力量感的姿势的志愿者,能产生更多睾酮和更少的糖皮质激素,这意味着他们更加自信勇敢、更少焦虑紧张。

我们不妨参考第一组志愿者的姿势,每天对着镜子做两分钟,或者回忆一下过去做成功的事,给自己加油打气。


写在最后
截止到现在,朋友已经接受了大半年的心理咨询。为了自救,也开始学习一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

最近,她终于意识到这段婚姻“有毒”,鼓起勇气提起离婚诉讼。

第一次向丈夫表达不满那一刻,她浑身都在不停颤抖。

自我噤声的人,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逃离情绪牢笼,从心灵层面重获自由。

但只要我们勇敢尝试改变,不断反复练习,就会发现:

真实表达自己,没有那么可怕。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END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壹点灵心理
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提供在线/门店咨询,已入驻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累计向4500万名用户提供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婚姻情感咨询、心理倾诉、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培训等心理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