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推动我省学前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交流各地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宣传学前教育典型案例、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先进人物事迹,经研究,将面向各市征集成熟材料,用于宣传推广。以下为烟台市市级机关幼儿园案例分享。
一
活动背景
(一)活动缘起
清晨,心心背来了姐姐小时候的书包,孩子们羡慕地说:“心心变成小学生啦!”此后几天,大家都背来了自己的书包,有的孩子就连游戏时间也不舍得摘下。
“老师,我能借别人的跳绳吗?我的又落在家里了。”“奶奶忘给我装铅笔盒了。”整齐的书包,几日后七零八落……与此同时,大家还发现了很多像书包一样“七零八落”的现象:
大宽:“小朋友把外套往柜子里随便一塞,柜子都快被撑爆啦。”
涵涵:“鞋子这边一只,那边一只。”
(二)活动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不仅能促进幼小科学衔接,更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持续赋能。
二
活动过程
(一)我可不做“丢三落四大王”
背着“七零八落”的书包,看着“洋洋洒洒”的柜子,耳边回荡着老师的“再三提醒”,孩子们的讨论也多了起来:“天天丢三落四,怎么上小学?”“我总记不住要做什么,怎么办?”
图画书《上学不再丢三落四》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故事讲述的是刚上学的小健,在学习方面记忆力很强,可在生活中总丢三落四。伙伴们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习惯,设立了“丢三落四榜”……听完故事,孩子们认为,也可以设置一个“丢三落四榜”,作为提醒自己做事情的清单。大家受红绿灯的启发,想用“小红灯”“小绿灯”来提醒自己:
小禹:“先把忘记的事情画下来,然后再点小红灯。”
辰辰:“小红灯越多,就代表我总是忘记这件事,要很注意了。”
兜兜:“一周都没有红灯,可以用小绿灯奖励自己!代表这周‘通关’啦!”
孩子们使用表格形式设计了“不再丢三落四”提醒清单,在每日小值日生负责监督的同时,大家还提出要互相提醒。
(二)渐渐熄灭的“小红灯”
一周时间很快结束,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孩子点亮了象征通关的小绿灯,小红灯点亮最多的瑞瑞则闷闷不乐。下午集体活动,我设计了一个瑞瑞最擅长的车辆类的问题,他的回答获得了大家的掌声和赞许。
“瑞瑞知道这么多关于车辆的知识,你们觉得他厉害不?”
“厉害!”
“他的记忆力比小健还强!”
听见小健这个名字,瑞瑞挠了挠头。活动结束,我悄悄对瑞瑞说:“老师相信你能做自己的小主人,再也不亮红灯了。”此后一周,他只点亮一盏红灯。高兴之余,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瑞瑞感冒请了几天假,返园后“一路红灯”,把一页纸都贴满了。
这是为什么呢?在一次晨间接待中,我找到了答案:早晨妈妈送他来园,一直在提醒:“问老师早呀”“把接送卡放包里”“跟妈妈说再见”……瑞瑞每个动作似乎都是在妈妈提醒下才做出的。
当日我和瑞瑞妈妈交流得知,瑞瑞总是被妈妈安排好,只需要按照妈妈的“指示”做就可以了。我请瑞瑞妈妈适当放手,让他有自己安排时间的机会。
几周后瑞瑞的小红灯逐渐熄灭,后续“师徒结对”活动中,他还做了“小师傅”。
(三)众聚智慧,寻根“丢三落四”
自主游戏后,大家发现班级搭建区的积木收纳箱外散落着很多积木,孩子们苦恼着如何把它们送回去:
小袁:“这箱子跟没收拾过的书包一样!积木都找不到家了。”
小房:“自主游戏时,大家也会丢三落四啊!”
根据孩子们发现的丢三落四现象,我们再次共同阅读图画书,寻找解决办法。小健用了很多种办法去尝试记住事情:不停地回想、写在手上……可都没成功。我请孩子们结合小健的经历想一想,在自主游戏收拾整理后,还会丢三落四的原因是什么?
佳佳:“小健画完画,随手一放,第二天就不记得放在哪了。”
朵朵:“我把给鹦鹉的食物忘在厨房里,还好妈妈看见了,不然‘芒果’要饿肚子了。”
廷廷:“那我们把同样的物品都放在一个地方,不就方便找了吗?”
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到了答案:大家发现,小班的搭建柜外贴有拍摄的分类照片,每次弟弟妹妹都按照照片的提醒来整理。
可心:“这就像我姐姐会给书贴标签一样,我们也可以给玩具做标签啊!”
(四)巧用分类,按需取物,不再“丢三落四”
孩子们的建议引出了“分类”这一方法,大家知道不同的玩具都有固定摆放的位置,但想要准确地记住地点很有难度。
臻臻:“我们给其它玩具的家都贴上门牌!照着门牌送就不会走丢了。”
大家给小积木“找家人”,结果整理出11种不同形状的小积木。有孩子建议把半圆和拱形积木算一类,两边一样长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可以立在地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算一类,即使是这样也有6种不同形状,显然摆六个箱子太占空间……
老师:“看看积木的边,它们有什么不同?”
涵涵:“有的边摸起来圆圆的,有的是直的。”
小奕:“可以根据边是直的还是弯的分类!”
运用图形知识分类成功后,孩子们给每个家都做了“门牌号”按顺序放,这样就不会乱了,其它玩具的“家”也在孩子们的巧手下挂牌成功。
分类完成,收纳效率提高不少,可自主游戏后收拾整理的时间并未缩短,细心的孩子们找到了整理工作量增加的原因:
朵朵:“他们搭建完后,没有将材料归位就去玩别的,材料到最后都没了。”
帅帅:“我今天拿了很多木板,到最后发现用不上,还要把木板都运送回去,可累了!”
搭建游戏的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约定:拿材料就像吃“自助餐”一样,少取,多次取;搭建完成的小朋友请老师拍照留念后,将材料放回原处,或送给未完成搭建的小朋友使用。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整理时间大大缩短,自主游戏的时间相应变得更长了!“自助餐”收纳法立刻在全班推广开。原来,“我才是自己的小主人呢!”
(五)师徒结对,家园携手共进步
提醒清单设立两个月后,孩子们发现:有人连续点亮多盏绿灯,可有的小朋友却一路红灯。得绿灯多的小朋友提出:“得帮帮这些小朋友,要不然他们的红灯要亮到毕业啦!”
大家选出小绿灯较多的小朋友做“师傅”,“一对一”帮其他小朋友。点灯方式也发生变化:若“徒弟”点亮绿灯,“师傅”可以多点一盏;若“徒弟”在同一件事上连续点亮两次红灯,说明“师傅”提醒不到位,也要点红灯。在“小师傅们“尽职尽责的提醒下,“万红丛中一点绿”变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
在家里,孩子们学着小学的课程表设计了提示卡,早晨按提示卡收拾书包,在相应物品处画√。后来孩子们还根据分类法,将“提示卡”设计成了“分类卡”,在家庭中将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
大川:“当我忘记一样东西放在哪,就看看分类卡。”
小寓:“我觉得爸爸的书柜需要一个分类卡,妈妈总说它太乱……”
(六)结语
从“丢三落四”,到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整理班级的玩具,再到互相帮扶……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起来。今天的他们,能管理好自己的事情,意识到“我是自己的主人”,明天走入小学的他们,一定能在生活和学习的洋海中,凭借自己的力量寻找答案,成为“人生的主人”。
三
活动反思
在一系列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看见了孩子们每日的进步,欣喜之余,我也对活动进行了反思总结:
第一,活动与图画书的选择源于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和兴趣的捕捉。《上学不再丢三落四》讲述的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故事,幼儿在其中饶有兴趣地寻觅小学元素,满足对上小学的期盼。分段阅读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同理心,让幼儿感受到自我管理能力缺失会给小学生活带来困扰,进而发自内心地想要管理好自己身边的事物。
第二,推己及人,更能激发幼儿的责任感。幼儿从管理自己的物品开始,做“自己的主人”;用分类的方式管理好班级材料,做“班级的主人”;后来自己设计提示卡收拾书包,归纳家庭物品,做“未来的主人”。孩子们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落实在了意识与行动上,获得了成就感,为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过程中我也寻觅一些不足之处,望撷取反思,以促进活动深入:
第一,“提醒清单”设立最初几日的名字叫“丢三落四榜”,一些幼儿参与积极性不高,询问后得知原来他们怕点亮“红灯”太多而丢面子。我意识到教师需把自己当作孩子一样去参与、去感受,才能了解孩子的行为。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改进,最终选择借鉴红绿灯,把“榜单”改成“提示清单”,引导孩子们形成内发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把自己也送上清单,给自己“点红灯”,孩子们发现:“原来老师也会丢三落四呀!”积极性不高的幼儿也在我的鼓励下,主动参与活动。
第二,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共育。针对个别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与家长沟通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并提出建议。但在家园合作活动方面做的还不够深入,还有可继续挖掘的地方,如:引导家长和幼儿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家庭备忘录”“亲子提醒清单”等;引导幼儿与家长展开比赛,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形成更强的家园合力,助推幼儿成长。
本文内容来自:
烟台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微信号:sdsxqjy)
编辑:胡文静
初审:尹 辉 赵西子
终审:程风玉 张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