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不砍仓还打算留着过年吗?

文摘   2024-12-14 11:48   上海  

关于房地产,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两个问题,我现在有房子未来要不要卖,现在适不适合上车。

先普及一个小知识,缩量就是大家达成了共识,放量就是双方存在大量分歧,但缩放量只是油门大小,无法说明前进和后退。

以我炒股多年的经验来说,一般下跌过程中达成共识要不是急跌,杀出成家量,快速完成换手,买卖双方互道傻逼。直到杀的没有买方承接了,突然点个火然后反抽,之后继续杀跌,多来几次之后大量成交量出来,有充足的承接力量,然后v形翻转。

例如英伟达6月之后爆杠杆之后,杠杆资金离场,新的交易资金入局。又或者是美股,尽管是房地产崩盘导致的08年危机,但快速的短期杀量导致之后快速的股票回暖,当然这也是来自于中国4万亿以及美联储无限放水的紧密配合。

要不就是缓慢阴跌,成交量一点没有,新的抄底资金和绝望的割肉资金慢慢磨蹭。然后把抄底资金挂在半山腰,不坚定的抄底资金变成割肉资金,循环往复,多杀多就此形成,直到最后哀默大于心思,市场不再有抱怨的声音,所有人对于市场避之不谈。

但凡还有一点叫唤的哀嚎,那都是市场没有出清干净,就像古战场什么时候算是可以去收尸呢,绝对不是两军激战正酣杀生四起的时候,也不是偃旗息鼓伤病哀嚎连连的时候,而是一切归于平静,你看乌鸦在哪里默默的啃食尸体之时,你就可以小心翼翼的去打扫战场了

翻译成人话就是,要不是一下自刎一刀,要不就是凌迟慢慢磨,你说不死行吗,那肯定不行,眼见他起高楼,宴宾客,他楼就一定会塌,那只是塌的方式不同,结局是一样的。

而大部分人都是在房地产火热的年月入局的,例如17-18年,棚改货币化来购买的。按照股票来说,既然你来赌泡沫,带着杠杆资金来玩高五浪甚至是高B浪,就要做好那天闷杀或者A杀,随时跑路的准备。

没有这个觉悟,看着销售在购房大厅敲锣打鼓,搞饥饿营销,拍脑门买入,祈祷未来市场上涨,那就跟去赌场下注之后猛猛磕头没有任何区别。那自然是在后面暴跌/阴跌的时候,惶恐不安,不知所措。而当买入的时候没有做规划分析,自然是下跌亏损了才开始研究当年头脑发热时是买了什么东西。而在高位的时候抱有未来会反弹的幻想,不及时止损,自然会被阴跌的市场慢慢教育。

市场经济的铁拳终将会教育人们,按闹分配也不过是纸老虎,你看看21年买了新房后的购房者因为新房降价而去售楼处拉横幅,现在开发商直接开始烂尾楼,阁下又应如何应对呢。看着玻璃价格停止不前,保交楼政策卡死地产商活动资金。

还有银行因为三道红线惜贷抽水,现在搞各种各样的白名单试图让银行输血地产商,你让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机构搞雪中送炭,这不搞笑呢。君不见为了要息差,各位农商行宁可把十年期国债利率抢到1.9%也不愿意给地产商房贷。十年期国债比日本的十年期国债都低了

这下好了,一次一次放了多少利好政策,改过不啦,换汤不换药,人家央行也有话说的,我又不能逼着他们贷款,他们不贷我能怎么办。贷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再下去十债要低于美国了,输完美国输日本,这下没的输了,你倒告诉我怎么解释,脸都不要了

说点实际的,要是你当时就是买来住的,这种是每天上下班你都回这个家的,别说自己整了个“承德山庄”一个月住不了一周时间说自己是刚需哈。那基本上这个房子跟市场价没啥关系,跌了也与你无关,就当买了个家具,等不用了就卖了得了,当然你说你背了三倍杠杆进去,不能当卖旧家具,那就是你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

要是刚开始是买了投资的,还是那句话,21年高点你为啥不跑,当时有反抽有抄底资金第一波进场,你为啥不跑,有不良资产处置的资金入场,你为啥不走呢。现在跌的稀里哗啦,到半山腰,前怕狼后怕虎,又是何必呢。

如果你是坚定持房者,不见底部不走人,那如果未来2年再下跌10-20%,你能不能扛得住,别今天嘴硬说不卖,再跌个10%说哀默大于心死, 我不想抗了,那就是真的小丑了。尤其是这两年的机会成本搭进去了最后反弹没吃到,抗就抗的没意义了。

要是有其他的投资机会,比较来说有把握的,你割肉就割肉,谁没个卖飞的时候,再说地产这种大周期反弹的前期一定是磨磨蹭蹭的,就跟A股一样,23年末觉得结束了,24年初来一轮,说年中不错了,在跌一轮,才熬到轮到9月24。房地产这种流动性差的商品底部相比这个只会更加漫长。

尤其是三四线,没有人口流入,没有产业优势,库存还多的,基本上就已经寄了。到时候一线和三四线分化了,一线横盘甚至微涨,三四线接着跌,你持房还能不能扛得住呢?

还有就是新房和老房子的问题,恒大,碧桂园,融创当你为了高周转,方便拿地,都喜欢起那种33层的高容积率超高层,你下电梯跟公交车一样层层停,得房率也低,也就70%多一些,然后户型设计也并不合理,有连廊影响北侧采光。外加上高周转为了速度,房子整体质量也粗制滥造。

现在为了打消购房者交房的顾虑,有的地方直接出现房,精装修不说,还偷面积,白送阳台的面积,有点像薯片的加量不加价。然后还报规说这是外侧花架,然后交房的时候直接把这个面积包进卧室里面。

未来再出个房屋养老金,那2017-2018年的房子,肯定比2024年的房子旧,你养护和维修的成本是不是也上去了。假设你是一个未来买房者,你是看着24年的新房子买,还是买17-18年的二手房?老房子现在除了可能地理位置好一些,就房子产品来说远远打不过新房子,等新房子大规模上市,谁来接盘老房子呢?到时候再折价换流动性你还甘心吗?

当然还是那句话,您是人生的第一责任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谭谈投研
财经自媒体,只写有意义的事情,看我文章不会浪费您的时间。 有个知识星球也叫《谭谈投研》,分享只敢给粉丝看的文章。 有个小号叫《谭谈研究》,希望这辈子不要用到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