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娃”席卷全国

文摘   2024-12-12 11:31   上海  

之前只听说过烂尾房,但是没听过烂尾娃。烂尾房就是还不起贷款,所以断供了。烂尾娃也差不多,交不起学费,只有退学了。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有些国际学校倒闭的新闻,其中就包括一些最头部的国际学校,比如北京的诺德安达贵族学校,还有深圳的厚德学院。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拖欠物业租金,所有师生被物业赶出门外。


很多家长之前选择的藤校和国际学校,现在正在面临退学潮。

因为现在经济下行,收入大幅减少,但是教育又太贵了。特别是国际学校,花费不是一般的高。学费+外教+马术+钢琴+夏令营等等,一年下来几十万打不住。

再加上之后出国留学的费用,几百万的投入只是刚开始。

曾经家长觉得这是很划算的投入,因为孩子海归高大上的学历,毕业就能进入大公司,年薪百万不是大问题。但现在海归早就不值钱了,甚至成为了“水货”的代名词。很多留学回来的学生投了上千份简历,也找不到一份工作。

甚至有个拿全奖的耶鲁硕士,在塔罗牌店,找了一个月薪只有3000的兼职。

学历贬值,世界排名就算卷进前100也找不到工作,开始让家长反思这笔钱到底花的值不值,鸡娃的时间到底划不划算。


大家不要以为初高中就读国际学校的家庭都是土豪,其实我了解下来,国际学校里面学生背景差距非常大。有钱的家庭是真有钱,但是也有很多中产是强行硬上的。

北京有很多中产家庭,真的是非常普通的中产,家里面在机关单位工作,夫妻两个人每年工资可能就四五十万,但是为了上国际学校真的是卖房去供养孩子读书。

一般国际学校都在郊区,有些中产家庭的家长就把市区的房子卖了,然后在郊区学校旁边买一套,用差价来补贴孩子上学。

像这种中产家庭强行上车的,我个人是非常不建议的。因为中产肯定要算投入回报比,这件事情一算回报那肯定不划算。花了三四百万培养孩子,结果回来月薪8000,你说多少年才能把学费赚回来?

只有真正的富豪家庭,才应该去读国际学校,这样的家庭肯定是不会算投入回报比的。有些父母是为了情绪价值,花几百万买个文凭,他们开心。有些父母是为了转移资产,让孩子先在国外定居拿身份,再把资产转给孩子,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也是划算的。

不光是国际学校,走国内路线的也一样。

很多家长过去为了孩子的前途,拼命砸钱。钢琴、书法、英语,恨不得全去学。

但是现在也被现实啪啪打脸,名牌大学出来月薪也就8000,跟技术工人没什么两样。学历,已经没用了。

这场教育降级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衰退和社会内卷的真实写照。父母们已经看透,无论孩子考再高的分数,最后也逃不过现实的压迫。把内卷做到极致,却让家庭失去了教育的信心。结果就是教育变得越来越没用,孩子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


为了8000月薪(如果成绩不好可能还只有五六千的月薪),丢掉了亲子关系,丢掉了生活品质,真的值吗?


上面视频的女主,为了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生活就很拮据,甚至有时候资金周转不开还要借钱交学费。她自己都说,孩子跟着她,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是问题。

我不明白这些家长在卷什么,没有实力就不要装。非要跟其他孩子卷好学校,卷兴趣班,能得到什么?

能得到孩子对你的怨恨?还是想出去吃一顿饭、看场电影都没钱的拮据?还是夫妻间吵不完的架?

为了八千的月薪,值得这么拼命吗?


我的小号《谭谈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欢迎关注。

连国企都开始大幅抛售房产了,房价根本稳不住

谭谈投研
财经自媒体,只写有意义的事情,看我文章不会浪费您的时间。 有个知识星球也叫《谭谈投研》,分享只敢给粉丝看的文章。 有个小号叫《谭谈研究》,希望这辈子不要用到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