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以来,中央和地方在财权和事权之间的分工关系,都是不断变化的,这样深深的影响到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现状。
如果中央强地方弱,社会稳定但经济就会死板。
如果中央弱地方强,则不同省份的向心力会减弱,贫富差距也会加大。
所谓事权,就是指政府运用财政资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花钱办事,所以这个属于责任,而不是权力。
1978-1993年,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盘活经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放了很多财政管理权力。与之前相比,地方政府拥有了独立的预算制定权,并享有一定的财政自主权。
由于地方政府只需每年向中央政府缴纳定额的财政税收,因此很多地方政府采用减免企业税收的方式截留财政收入,藏富于企,这也是造成中国1980年代末通货膨胀的原因。
同时由于钱主要在地方,中央政府就相对没有那么富裕,甚至发生过两次中央向地方借钱的情况。
中央向地方借钱,这在现在是完全不能想象的。现在都是地方政府哭穷,找中央要钱。
直到1993年,中央政府收入仅为总收入的22%,地方政府则有高达78%的收入,这个时候地方政府是远远比中央政府有钱的。
到了1993年,一本名为《中国国家能力报告》的书出版,书中指出中央政府吸取财政能力在急剧下降,地方政府留存了大量财政收入,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当时中央正愁这件事,都要找地方借钱了,能不愁吗?
所以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高度重视,分税制改革火速推行,1994年就开始实施。基于分税制,地方收入大约一半要上缴中央,中央财政开始宽裕起来。分税制成功起到了制衡地方,加强中央的能力。
到了1993-2008年这个阶段,中央收入逐渐上升,形成了对半开的局面。
不仅如此,地方的事权进一步扩大,很多支出也就落到了地方头上。
具体而言,虽然收入上是对半开,但是支出上主要是地方政府给钱,占到了8成。
这个时候中央财政就宽裕了,毕竟收入多了支出少了,留下来的钱就变多了,这个时候通过转移支付开始解决之前贫富分化的问题。
这个政策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地方政府积极性增强。由于不能躺着赚钱了,地方政府也开始卷起来了。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以类似公司化的模式进行招商引资和推动产业发展,并且在各个地方政府之间实现相互竞争。
不得不说,这个阶段是最成功的阶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
最后就是2008年之后的大基建时代,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进一步分化。地方的财权越来越少,但是事权越来越多。
这个阶段中央财政的强盛和地方财政的紧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明面上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已经超过85%,如果加上地方债,肯定占比能达到90%以上。
但由于钱主要被中央拿走了,地方政府开始缺钱发展,只能进入到土地财政的模式。特别是18年之后,中国的基建和产能严重过剩,地方开始恶性竞争,开启地方保护模式和盲目基建,造成产能和基建进一步过剩。
但是现在由于房地产和基建熄火,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开始出现入不敷出的居民。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变卖国有资产以及加大罚款来创收,不过也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经济这么差,正常情况下必须要扩大开支,刺激经济。但是由于财政命脉掌握在中央手中,地方能不能实施也必须要看中央的脸色。
2023年,中国财政支出为约50万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55.6%,这部分是刚性支出,基本没法变。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占23.8%,主要被地方政府用来支持产业、基建等,这部分支出在过去几年快速下滑,这也是目前经济差的直接原因。
今时今日,不管中央多不情愿,财政和事权的改革也不得不提上日程,必须把更多收入留给地方政府,才能维持当地开支。比如消费税改革,就在稳步推行。
与此同时,中央也要扩大事权,刺激经济。
一般来说中央的事权主要有国防、医疗与福利、教育与科研、基础建设、战略产业政策。在这当中,教育与科研花不了多少钱,基础建设早已过剩,国防也没到那种紧急程度,所以仅剩下福利和战略产业政策两条路。
我们目前也分别在这两方面有所行动,不过根据现状来看,相比于福利,国家显然更喜欢把钱花在战略产业身上。
2023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金额大概5万亿,占总进口金额的27%。这些高科技产品毛利率一般有50%左右,如果我们国家能够突破的话,就能够拥有2万亿以上的利润。如果再算上出口,那利润更多。
但是问题就在于,产业升级速度慢,而且具有不确定性。
之前我们新能源汽车搞好了,就能证明我们的半导体和医药能成功吗,或者说20年内能成功吗?
在产业升级需要时间的前提下,社会整体需求无法在短期内爆发。而由于国家关系恶化,特朗普上台后,来自外部的压力必然越来越大。
虽然中国企业在拼命出海,但是外需非常不可靠。无论是美国tiktok被调查,还是欧洲电动车反倾销,都证明西方世界对我们国家的敌视,这确实是我们的先天劣势。
对了,12月6日才出的消息,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做出了对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不利的判决:美国国会及白宫要求字节跳动出售TikTok、否则将在美国境内予以封禁的行为,既不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原则),也不违反第五修正案(平等保护原则)。上述判决是由三位法官一致做出的。这也说明,TikTok真的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之后在国家整体缺钱的情况下,肯定会做开源节流。针对体制内的福利会缩减转移支付模式也会改变。从过去的间接转移,变为之后的直接转移。
所谓间接转移,指中央财政直接给地方,但由于地方财政管理问题,很多资金被截取进入了体制产业链。为了可能会以人口为指标,中央直接转移支付,绕开地方政府的低效黑洞。
这件事可能会引起地方体制产业的萎缩,之前在小地方考上公务员就衣食无忧,因为他们的收入与当地发展水平无关,主要靠沿海输血。但是现在沿海输血不会直接进入到他们的腰包,而是更多的分给当地居民,县城婆罗门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同时,针对社会的福利应该也不会提升,因为要把有限的钱投入到产业升级中去。为了千秋大业,我们目前确实需要辛苦一下。
我的小号《谭谈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欢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