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冰火两重天

文摘   2025-02-02 20:57   四川  

刚看到一个消息,美国一家对冲基金刚用5000万美元的年薪挖了一个基金经理。谁说打工发不了财,这位基金经理的年薪接近4亿人民币,吊打A股90%的上市公司吧。


其实美国金融业最近繁荣很久了,又是涨工资又是发奖金,华尔街的金融精英是数钱数到手软。

前段时间还看到了新闻,说华尔街全面涨薪,发放的奖金也创下了历史记录。美国的金融人,确实赢麻了。


金融行业涨薪夸张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花旗银行只涨薪了3%,竟然还被骂了。从这就可以看出其他美国金融机构涨薪幅度有多大,10%以上都是家常便饭。


但是跟美国金融行业大赚特赚不同的是,我们的金融人24年过得格外惨。虽然各行各业都不行,但是金融应该是下降最快的行业,甚至没有之一。

比如说基金经理,跟美国那位年薪接近4亿的基金经理不同,我们的基金经理要求年薪不能超过300万,甚至2019年之后超过300万的部分要退回,也就是传说中的“退薪”。一年顶多300万人民币,那一辈子也赚不到5000万美元呀。。。


不仅如此,还要对基金公司进行审查,去看过去有没有不合规的事情发生。而且这个审查应该蛮严格的,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之前在ZX证券研究所实习过,是小黑工的形式,没有走正式的流程,也不能去公司干活,就在家远程帮带教做事情。小黑工在券商研究所挺常见的,但是理论上不允许,所以那段时间我微信里的ZX证券实习群都被解散了(实习都结束几年了),估计是上面有要求。


不仅是大佬降薪,应届生也一样跑不掉。并且招收岗位急剧减少,真正实现了“清北复交之下无金融”这句话。


还有上个月1月16日出的通知,金融类央国企全面降薪。为啥我记得那么清楚呢,因为就在一两天之前,我才看到了华尔街大涨薪这个新闻,反差强烈。


不仅是降薪,还有裁员,去年在金融行业也很普遍。毕竟要不惜一切代价降低成本,过苦日子。



所以在24年,别的行业不说,至少在金融行业,中国金融人过得比美国金融人差很多,用冰火两重天去形容毫不为过。

但是大家肯定也会说,中国的基金一直跌,美国的基金一直涨,人家收入比我们高也是应该的。

但是我想说,基金涨跌这玩意,可能只有20%取决于自己,真正80%是取决于大盘的。如果上市公司普遍不赚钱,大盘都在跌,基金经理也很难选中能涨的股票。

我就一句话,让中国的基金经理去买美国的股票,再让美国的基金经理来买A股,我们的基金经理业绩大概率比美国的基金经理要好。

所以这真不是能力的问题,中国的金融不行不代表中国金融人能力低下。有时候能不能赚钱,也看命。

谭谈投研
财经自媒体,只写有意义的事情,看我文章不会浪费您的时间。 有个知识星球也叫《谭谈投研》,分享只敢给粉丝看的文章。 有个小号叫《谭谈研究》,希望这辈子不要用到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