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辑:石丽娟
导 读: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 Yamagata 系。 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流行病学特征
潜伏期
一般为 1~7天,多为 2~4 天。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
接触传播:手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气溶胶传播: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肥胖者(BMI>30);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临床表现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防控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及陪同人员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应当分开安置流感疑似和确诊患者,患者外出检查、转科或转院途中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限制疑似或确诊患者探视或陪护,防止住院患者感染。
加强病房通风,并做好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按照要求处理医疗废物,患者转出或离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暴露风险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及时进行流感筛查。疑似或确诊流感的医务人员,应当隔离治疗,尽量避免带病工作。
相关阅读:
如果领导不重视,你该如何去干院感工作? 关于院感科建设与发展的七点思考 关于"检查",有些事儿真怕给你透漏的太多...... 检查不出问题?来,我教你怎么查..... 关于风险评估你要知道的8件事 当某科室短期内出现多例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我们该怎么做?
小编微信
感控plus
注:想要加入SVIP、学习交流群的老师,请咨询小编。
重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