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潮总在“春天”偷袭?学会养阳气,这个春天过的更从容!

文摘   2025-02-10 07:04   山东  
图片
春天好好养生

农谚云:“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也就是说,从立春节气一直到3月中旬,天气依旧以寒凉为主,顽强的冷空气随时可能“反扑”。

图片

也就是说,即便是立春了,也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持续暖和。我国幅员辽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每个地方真正进入春天都有各自的时间表。


图片
春天容易冻出几种病


乍暖还寒,除了体感变冷,还会给健康带来诸多影响,尤其是以下几种病高发。


图片
感冒



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加之冷空气易刺激呼吸道,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很容易感冒。


图片
哮喘


图片


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群,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图片
胃病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图片
心梗


图片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图片
脑梗



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容易发生卒中。


图片
关节炎



膝关节是一个“皮包骨”的部位,局部热量容易散失,温度常比身体其他部位低。寒冷和得风湿、关节炎没有直接关系,但身体长时间受冻易加重关节炎。



图片
立春后,学一套保暖法


春寒料峭的时节,学一套适合春季的保暖方法。


01 穿对衣服很重要 

图片

学会“洋葱穿衣法”,保证足够温暖的同时,还方便穿脱,在春季这样温差变化大的环境下可随意切换,不至于着凉或出汗。

内层:排汗功能好的衣物;中层:毛衣、绒衫等保暖性强的衣服;最外层:防水防风材质的衣服。具体根据当日气温和活动量自行增减。


02 捂好3个部位 

捂腹:肚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且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捂背:传统医学认为,背为督脉之海,是阳气汇集的地方,注意背部保暖有助减少感冒。

捂脚:寒多自下而起,下身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易遭受风寒侵袭。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不要脱得太早。


03 不要频繁穿脱 

春季昼夜温差大,但切忌频繁穿脱衣物。微微出汗时,先回到室内无风处,再脱掉围巾、帽子、外套等衣物,不要在室外有风处穿脱衣物。

建议老人、儿童、孕产妇以及患有心肺等慢性病的人群,不要过早脱掉棉毛衣服,气温回升并稳定在15度前,不能盲目减衣。


04 睡前泡泡脚 

图片

可在睡前用热水泡脚,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泡脚后要立刻用毛巾擦干,并赶快穿上保暖袜子。

泡脚时人体会丢失水分,泡完可以喝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


05 少吃酸涩油腻 

春季饮食宜多吃性味甘平的食物,少食酸涩、油腻食物。可多吃菠菜、荠菜、胡萝卜等食物,有助于调节肝火。

还可适当吃点辛辣食物,如葱、姜、蒜等,帮助益气通阳、祛散阴寒。

06 锻炼不宜太早 

很多人有晨练的习惯,尤其是老年人,但早晨气温低、湿度大,易感冒,而且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氧含量低,建议在太阳升起后再进行户外运动。


图片
养好阳气,春天过的更从容


身体的阳气充足了,寒湿之邪自然而然就散掉了。身体的阳气充足了,春天的时候,小孩子也才能长得更高,大人小孩都能少生病!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可见,阳气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是身体生长收藏的开始阶段,这个时候阳气的充足,对身体来说就更重要了。

那这个春天应该怎么养阳气呢?

图片
适当疏疏肝


图片


春天是应肝的,春天的阳气要在身体里面畅通无阻地生发起来,必须要身体里面没有淤堵,而肝气的升发,一方面可以疏通淤堵,另一方面也可以带着阳气一起往上升。


所以,春天的时候,天气再暖一点,就可以一家人一起爬爬山,去大自然郊游郊游。大自然的木气,也会给你源源不断滋养的。

图片
重点是健健脾


图片


尤其是应季的一些蔬菜,比如菠菜、豆芽这些食物,本身就带着春天生发的特性,又能够滋养呵护我们的脾胃。


图片
还可以温温肾


图片


大人可以练一练站桩,小孩子可以摇一摇脊柱。

另外还可以吃些韭菜!韭菜性温,在药典上有“起阳草”之称。能温肾助阳、益脾健胃、行气理血。多吃韭菜,可养肝,增强脾胃之气。

这样,在肾、脾、肝的配合下,我们身体的阳气就会很充足了,舌苔也就不会那样偏白了,抵抗力也更强了,大人少生病,孩子们这个春天会更容易长高长壮!


咨询 | 问诊 | 交流

请点击


©哲眼看中医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谈医讲道 传承岐黄

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道宗源


如感兴趣,请点击右下角,有你在看

哲眼看中医
振兴中医,弘扬国粹。宣传和普及中医知识,发展中医药事业。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x0d\x0a\x0d\x0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