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又一位孩子因甲流去世!快为孩子扶正固本,预防感染,缩短病程

文摘   2025-01-17 18:31   山东  


这次甲流,来势汹汹。
这两天刷社交平台,已经看到了好几个因为甲流引起强烈并发症而去世的孩子了。
其中最严重的一个,病程发展非常迅速,从甲流引起重症肺炎,到急性坏死性脑病,再到多器官衰竭,病毒随血液入侵大脑仅仅半天时间,孩子就不行了。

很多人低估了甲流的重症致死率。

所以感染上甲流,一旦不要大意,要时刻确认自己的身体状态,情况不对要立刻去医院,别硬拖,硬抗。


面对当前甲流肆虐的情况,要为孩子做两手准备。

简单来说就是做好病前预防,从吃入手,照顾好孩子的脾肺,扶正固本,养好正气,当孩子自身的防护力强了,被病毒感染的几率就降低了;

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如果孩子不幸中招了,在病程发展不快的前期和连绵不愈的后期,给身体的邪气找个出路,让它尽快出去,同时改变身体的内环境,帮助孩子免疫力战胜病毒,缩短病程。


具体怎么做呢?


01
少积食,少吃生冷寒凉、肥甘厚腻的食物


最近孩子饮食要注意克制,多给他吃一些能暖中焦,暖脾胃、且好消化,不给脾胃造成负担的食物。


肥甘厚味的食物,吃太多,脾胃消化不了,造成积食内热,皮肤开泄,相当于把自身的防护体系大门打开了,病邪轻松入侵。


生冷寒凉的冷饮、海鲜吃多了,耗伤脾阳,脾胃运化不利,这些食物就堆在体内生痰湿,相当于给流感病毒打造了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


并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状态好,脾气运健,孩子才有足够的正气来保护自己,对抗这个甲流肆虐的环境。



02
养肺气,补肺气


肺主一身之气,它在第一线抗外邪,当病邪要入侵身体时,肺气依靠它的升发肃降功能,调动卫气布散于全身皮毛中,来防御外邪。当肺气虚弱,升发肃降功能失常,不仅导致卫气无法覆盖全身,更时会影响正气的生成。

每到流感季、病毒季,第一批中招的总是体质差,过敏体质、有鼻炎的孩子。


就是因为他们肺气太虚,正气不足,卫气不固,外界环境有一点变化时,自身的防护力几乎为0,身体立刻就会出现鼻塞、流涕、喷嚏不断等外邪入侵的表现。

所以面对这种体质的孩子,要先把身体原本有的外邪散掉,把该清的虚热清了,才能真正从根上补养好肺气。

此外,中医干浴、中药食疗、浴足、香薰、贴敷方法、推拿等均可达到保养正气的效果。


03
巧借中医疗法,防治小儿流感


以下介绍几种简单的中医疗法,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抵御流感。


方法①:干浴

干浴出自《诸病源候论》,现代研究发现干浴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功能,尤其适合儿童及老年体弱者。将两手搓热,用手掌对周身皮肤进行自我摩擦,重点是头面部、胸腹背、两腿。



方法②:中药食疗

可采用黄芪、防风、白术、山药、大枣、大米熬粥口服,每日一到两次,中医认为黄芪、山药、白术等可增强卫气,也就是增强人体免疫力。长期食用,还可养胃益脾。



方法③:中药香薰

平日佩戴或生活环境中放置中药香囊,香囊中放置藿香、佩兰、苍术、羌活、石菖蒲等中药,可达到避秽气、扬正气之用。



方法④:耳穴压豆

主穴:感冒穴、肺、肾上腺、神门、内鼻穴。

随症配穴:发热加耳尖放血;咽痛声嘶者,配加咽喉穴;全身无力者,配加肾、皮质下穴;咳嗽者,配加气管穴;腹泻者,配加脾穴;胃纳不佳者,配加胰胆、胃穴。

操作:每穴按压 1分钟,每天3~5次,3~4天更换一次。


方法⑤:中药沐足

足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用中药煮水泡脚,配合按摩足部穴位,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小儿寒感,可用麻黄、荆芥穗、香薷等疏风散寒的中药沐足;小儿热感,可用青蒿、荆芥穗、柴胡等疏风解表退热的中药沐足。


方法⑥:小儿推拿(热证)

疏风解表:外感四法100次

开天门

推坎宫

揉太阳

揉耳后高骨


镇惊安神:一窝风、小天心同揉 300次

揉一窝风

揉小天心


宣肺解表:清肺经300次


和胃消食:清胃经 200次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板门300次


宽胸理气,化痰消食:顺运内八卦 300次


恶寒、无汗、流清涕等寒证表现时,可在基础方上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

推三关

掐揉二扇门


总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身体环境,这样即便孩子甲流中招,也能更快速地恢复健康。


不过,这次甲流大部分人的发病特点还是病程爆发迅速,初期就起病急,几个小时就烧到38℃,如果是这种情况,病程没有给我们初期驱外邪的机会,那还是赶紧把特效药和退烧药吃上,别犹豫,不要拖延。


并且当你发现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发热高于38.5摄氏度,且持续超过3天;呼吸急促或困难;咳嗽剧烈等,要赶紧去医院,以免拖成重症。



咨询 | 问诊 | 交流

请点击


©哲眼看中医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谈医讲道 传承岐黄

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道宗源


如感兴趣,请点击右下角,有你在看

哲眼看中医
振兴中医,弘扬国粹。宣传和普及中医知识,发展中医药事业。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x0d\x0a\x0d\x0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