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GB/T 44164-2024《消费品质量分级通则》国家标准解读

乐活   2024-11-06 15:31   北京  


今年6月,GB/T 44164-2024《消费品质量分级通则》(以下简称“标准”)发布即实施。该标准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8)归口,目的是统一各类消费品质量分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其他各个消费品相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质量分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引领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标准制定的背景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要求,加快落实《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致力于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消费品供给,推动形成优标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途径。消费品质量的高质量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化则是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的重要桥梁,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实施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体现。
首先,加强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供给体现了居民对品质消费的深层需求。消费品质量分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依据标准、自愿参与,综合施测、统筹推动”的原则,聚焦与消费者吃、穿、住、用、行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基础上,依据标准分出产品等级,培育人民群众用得放心、用得舒心的优质产品和品牌,引导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激发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内生动力,拉升产品质量“高线”,促进消费品升级迭代和创新发展;营造优质优价的消费氛围,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消费需求。
其次,加强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化有助于激发质量阶梯转型和助推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关键要解决的是结构性供需失衡的问题,特别是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低端锁定、低价低质、同质竞争的问题。标准化工作的定位需要从过去为产品设置“质量门槛”,转变成为产业发展设计“质量阶梯”;从过去划定产品质量“合格线”,转变为在保证基础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引领产业“拉高线式的专精特新”的差异化发展。为此,需要结合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变化,以有效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引领企业差异化发展为根本目标,推动建立明示产品核心质量等级信息的创新做法,给企业更多承诺产品质量、明示产品差异、展示产品专长的空间。
最后,加强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化有助于提升国内大循环能力。消费品领域传统的“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不合格品”综合分级法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初期发挥了推动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该做法的局限性逐步显现。质量分级标准化核心在于构建科学的分级机制和流程,在开展标准化与国民社会经济融合过程中,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整体作用,聚焦重点消费品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着力提升质量分级标准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突出“能落地”“可操作”,实现分级标准化自身循环的畅通,也为国内消费市场的循环赋能,促进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标准编制情况

202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下达《消费品质量分级通则》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由SAC/TC 508归口管理。
随后,SAC/TC 508组织召开标准启动会,成立了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等来自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组。
由于消费品领域范围广、种类繁多,需要借助已有的标准研制基础和经验,与各领域协同推进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全面收集分析国内外重点消费品相关法规、标准等材料,对我国家用电器、家具、人造板、纺织品等主要消费品行业的质量分级标准进行深入调研和剖析,根据消费者关注、影响消费者身心健康和使用体验等方面的核心指标,确定消费品质量分级的依据。标准制定中,多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召开标准研讨会,重点讨论分级方法、分级指标、分级标识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吸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2024年6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公告,本标准正式发布,且于同日开始实施。SAC/TC 508编制了解读材料和一图读懂等标准宣传材料,积极推动标准有效实施。


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明确了消费品质量分级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判定规则、分级标识方法,规范了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的格式和关键要素,统一分级标准的层次。作为消费品质量分级的顶层标准规范,各相关方可以依据本标准开展各类消费品质量分级等标准化相关工作,从而减少或避免标准混乱矛盾的情况,增强标准之间的协调性。
标准聚焦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针对消费者关注的产品核心质量指标,进行垂直差异化等级划分,逐项明示产品核心质量指标的等级信息,方便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通过分级标识清晰识别、理性决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产品品类:确定开展质量分级的消费品类别时,标准指出可以依据GB/T 36431-2018《消费品分类与代码》,更适宜选择产业成熟度高、已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消费品,质量不易被消费者区别、需进一步消除双方质量信息不对称的产品。比如,消费者关注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可以通过查看分级标识上的羽绒种类、绒子含量、蓬松度等核心指标等级,合理选购产品。
指标体系: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涉及许多质量特性的要求,这些质量特性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产品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标准提出应选取消费者关注的产品特性,例如性能、可靠性和舒适度等作为分级指标,各个指标应有现行统一规范的检测方法,并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检测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各类消费品的特性,对不同指标进行属性和层次划分,标准在附录B中列出了常见的消费品质量分级指标示例,如性能、可靠性、舒适度、智能化等,突出该标准的导向作用。
标准中的消费品质量分级指标示例
指标限制:标准明确指出要综合考虑消费品的市场供需、技术水平、成本收益等因素,对照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要求,设置若干等级。指标限制可设置为三级、四级或五级,要有明显级差,最高级应体现目前质量指标的最高水平,代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引领产业发展;最低级应至少满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最低要求,确保产品的基本质量安全。
分级方法:标准建议相关方在制定具体产品质量分级标准时,可根据产品特征采用产品指标分级或产品综合质量分级。产品指标分级是对每个核心指标单独进行分级,消费者可以根据各项指标的分级信息选择合适的产品。产品综合质量分级则是在单项指标分级的基础上,综合评估所有核心指标的等级,得出产品整体的质量等级,全面反映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分级标识:标准附录C给出了分级标识内容要素和示例。以统一的消费品质量分级标识方法,逐项明示产品核心质量指标的质量等级信息,更有利于增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对称性,更便于消费者按需选择、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更适于鼓励企业瞄准目标群体、承诺产品质量、凸显产品特色。

标准中的消费品质量分级标识示例


标准实施的意义

本标准构建了一套科学适用的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化规范,突出“能落地”“可操作”,为各相关方制定各类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提供了依据,充分发挥国家标准在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建设中的指引作用,助力建立健全高层次、广覆盖、强约束的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为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奠定基础。本标准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不断优化产品质量,提升消费品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水平,形成以质量分级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营造“优标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为国内消费市场的循环赋能,促进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清晰的分级信息快速识别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的需求,提升消费体验,促进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SAC/TC 508将遵循政府规范引导、企业自愿参加、市场牵引驱动的原则,积极开展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协助消费品各领域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推动各方广泛参与、主动执行、有序实施;协助开展消费品质量分级试点工作,促进消费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刘霞,博士,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研究分院研究员、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8)秘书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关成果为政府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助推企业改善生产工艺、丰富消费品安全监管技术体系等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本文来自《产品安全与召回》杂志2024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检验检测机构风险管理探讨

“我”的交通事故零伤亡愿景——访中国汽研指数管理中心智能安全主线执行负责人、汽车安全中心前瞻技术研究室室主任刘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关注产品安全与产品召回的权威媒体

产品安全与召回
关注安全时讯,聚焦召回热点,追踪质量问题,为质量与安全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