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非洲研究:我国对非传播的驱动力

文摘   2024-08-12 12:31   北京  


非洲研究:我国对非传播的驱动力

李洪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非洲研究经历了渐进的发展过程,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非洲研究界在学术产出的同时,还肩负着对中国政策、理念、倡议进行学理性解读的任务,发挥着拓展学术传播和大众传播路径的作用,并通过学术合作网络实现中非联合话语的产出,抵冲美西方负面舆论。未来,我国非洲研究可在三大全球倡议的引领下,进一步针对非洲特点和非洲需求,发挥网络优势,加强队伍建设,联合学术界相关学科专家,讲好中国故事,也带动非洲话语权提升,实现对非传播效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非洲研究、对非传播、学术传播、三大全球倡议、区域国别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作为全球发展与全球合作新理念、新思路、新倡议的重要提出者,更加注重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通过国际传播的良好效果促进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建构,助力中国方案得到国际认同,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但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舆情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非洲国家不仅是我国的发展合作伙伴,也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区域。在对非传播各参与主体当中,我国非洲研究界发挥着积极的驱动作用。目前,学术研究与国际传播的交织互动效果日益突出,正在为中非合作注入更多人文内涵和思想底蕴。在三大全球倡议的引领下,未来学术研究该如何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推动对非传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非洲研究界共同思考的重要议题。


一、我国非洲研究与对非传播:从间接参与到直接助力

学术研究运用不同理论、知识和经验,以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解答人们关于世界的疑问,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方案。学术研究是知识和观点的生产过程,也是二者的传播过程。因此,学术研究既是国际传播的有机组成,又是国际传播的知识后盾与思想理念支撑。我国有学者认为:“学术研究成果处在传播内容生产链的最顶端,学术对外传播能够通过国际化的交流实践促进理论创新和提炼,进而帮助讲述者优化故事结构,增强感染力,帮助跨文化的倾听者选择恰当的阐释框架,增进认同感。”一个国家学术研究能力越卓越、成果越丰富,其所产出知识和观点的传播能力就越强,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就更大,所发挥的传播效果也会越好。区域国别研究基于自身的跨学科特点,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国际传播学与区域国别学的‘双向奔赴’应当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学科支撑。”

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的非洲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相对较弱。成规模成体系的非洲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独立浪潮推动下加速发展,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方有初步积累。在2000年以前,中国非洲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集中在国内学术界,能够覆盖到的国内受众数量非常有限。相较于中非高层互访、对非援助、官方媒体宣传、援非医疗队、援非农业专家组所发挥的直接传播效用,学术研究在对非传播方面所起的作用尚不显著。换言之,20世纪后半叶中国非洲研究的发展,为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与支撑,对中国学术体系和学科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实地考察少且外文传播能力较弱,在对非传播方面多发挥间接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崛起的进程不断加速。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开启了中非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新型伙伴关系的历史篇章。随着中非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创新国际合作模式,西方国家的负面话语随之而来,并试图影响甚至操控非洲的对华态度。这些关于中非关系的负面话语不仅通过媒体传播,也表现在国际学术研究当中,成为学术争论乃至话语交锋的热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非洲互联网覆盖率的快速提高,使得各国民众对于话语之争的关注度大幅度提升。
在此背景下,进入高速发展期的中国非洲研究成为应对国际话语权之争的重要力量,为对非传播注入了新驱动力。20多年来,中国学者关于非洲及中非关系的知识产出和传播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同步进行,并且实现了对内对外两个循环间的联通互促。同时,中国学者主动作为,与非洲学者及其他国家学者频繁互动交往,搭建中非对话平台,促进观点流通碰撞以及共识的形成,并通过学术会议、田野调查、联合研究、接受访谈等方式直接助力提升对非传播的效能。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得到广大非洲国家的高度认同和关注。对非传播工作在信息传递、理念诠释、经验解读方面的责任增加,淡化政治色彩、侧重学理性的学术叙事作用也逐步凸显。2021年全球安全倡议、2022年全球发展倡议和2023年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更使我国学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话语传播和话语权建构方面的重要使命,也对自身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过程中,中国非洲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学者的作用尤为突出。


二、2000年以来我国非洲研究传播力的表现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非洲研究在机构建设、人力物力投入等方面均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知识产出经历了一个迅速积累的过程,并以更为多元的方式融入对非传播工作之中。
1.中国非洲研究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产出中非合作话语,为对非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内容支撑。中国学界重视从学术角度和实证角度对中非关系进行分析、梳理和论证,一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保障中非关系的良性发展;二是消除西方乃至非洲本土对中非合作迅速发展的质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为非洲理解中国发展道路提供路径。2010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正式启动,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学术界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和贡献的重视。此后,中国非洲研究学者关于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解读,关于中国外交思想、义利观、中国共产党党史及治国理政经验、“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合作机制、三大全球倡议等内容的分析,大量融入到我国对非传播话语中,形成了学术界与官方、学术界与企业界的良好话语协作。历次中非合作论坛会议、中非智库论坛、中非媒体论坛中,非洲学界和非洲媒体的反馈都集中体现了中国非洲研究学者学术传播和话语传播的成效。中国非洲研究院于2022年创办、并已连续举办三届的中非文明对话大会已经成为中非学者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和非洲发展道路的重要平台。
2.中国非洲研究作为中非人文交流的一部分,为对非传播提供了精英传播路径和民间传播的双重路径。从人文交流角度看,学术交往所建立的友谊所带动实现的民心相通具有独特的内涵。除规律性人员往来外,中国高校和研究院所,如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开始在非洲国家设立学术合作机构,保障一线学术接触的持续性。从知识普及角度看,我国学者对中非古今交往史的研究及其成果,进行了连贯有力的历史考据,为非洲国家了解中非关系历史渊源提供了知识基础。以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为例,许多非洲学者对于郑和船队抵达东非海岸这一历史事实的掌握,通常来源于中国学者所作的知识传播。而非洲学者面向其本国人士进行的教学和学术活动,则成为了知识传播的接力过程。从互学互鉴角度看,我国学者关于非洲本土的知识产出增多,保障了对内和对外传播两个层面之间的互补互促。无论是语言文化研究领域,还是地理风俗研究领域,中国学者所从事的非洲文化研究及传播工作,向非洲和全世界人民展现了文明平等互鉴理念的实践价值。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以来举办的四届“非洲语言文化国际研讨会”,不仅促进了非洲合作伙伴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知,也使得与会欧美学者理解了中国非洲研究界的文明平等观,甚至还激发了一批中非大学生积极投入到中非人文交流当中来。
3.中国非洲学界多年来倾力打造中非学术交流平,既是中国学者进行学术传播的重要领域,也是中非共识输出的重要渠道。中国学者和非洲学者自主学术产出的增加和国际参与能力的提升,为中非联合参与国际话语构建、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垄断和学术优越感提供了必要条件。值得关注的是,学术交流一方面丰富了中国学者的实地研究经验,提高了中国学术研究的含金量和引领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非洲国家作为学术主场的地位,促进了非洲学术话语权的上升。而这一点是非洲学界所乐见的。2024年3月,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中非学者联合发表了《中非智库关于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的共识》(又称“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在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驱动力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非共同话语的力量。此外,中非学术对话平台以兼容并蓄、共同发展为目标,向外开放,并不是排他性的学术交流。中国学者关于中非合作相关议题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欧美学术期刊时有发表,这都表明了观点循环的范围并不限于中非之间。
4.中国非洲研究队伍在国内不同省份、城市、高校均衡分布,结合其非洲合作伙伴在非洲大陆的区域分布,为央地协同开展中非合作和对非传播提供了网络支撑。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昆明、南京、成都、西安、湘潭等大中城市均有各自的非洲研究单位,并通过中国亚非学会、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等全国性学术组织形成了合作矩阵。国内各机构在非洲的合作伙伴网络,不仅覆盖了各国首都,近年来还向其他大中城市扩展。两大矩阵相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对非传播渠道。2023年以来正在推进中的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50+50”或将成为对非学术传播及思想话语传播可依托的新渠道。在该交流机制建设过程中,非洲国家的地方高校表现出了热切的参与态度。他们希望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覆盖面能够扩大到其国家首都以外的更大区域。这一愿望如能实现,也将为我国对非传播走向非洲大陆的更深处提供通道。

三、对我国非洲研究传播力的展望

随着近年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尤其是中美关系消极因素增加,欧洲对华立场深受影响,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中国国际传播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对非传播的效果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冲对我国不利的西方话语,支持我国外交战略的实现和国际合作的开展,并推动三大全球倡议深入人心。与之同时,三大全球倡议也为对非传播注入了新动力,尤其是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全球文明倡议。我国非洲研究应遵循全球文明倡议的指引,深度扎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体现人文精神,在对非传播中展现具有独特优势和参考价值的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代优秀知识成果和理念思想,阐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价值。

1.我国非洲研究学者可以针对非洲历史与现实及其了解中国的需求,提供知识成果,加大对话力度。“政策导向研究必须客观且建立在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整体上看,非洲依托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巨大的发展潜能,及其务实灵活的外交路线,国际话语权持续上升。从非洲政府到公民社会,关于非洲真正实现独立发展的愿望和诉求日益突出。我国学者对非洲国家政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结合非洲持续演变中的实际情况,可深入研究当代非洲国家的发展战略、公共政策和对外关系,掌握非洲各学科学者在非洲历史与现实方面的知识产出。中国非洲研究院组织翻译出版的非洲学者丛书等体现了我国学界的不懈努力,也为研判未来形势提供了参考。此外,还需跟踪、分析和研究非洲各阶层公众对中国的认知现状和多维度的合作需求。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有效推动中非之间的双向知识传播,为对非传播提供有益参照,使对非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有的放矢,契合非洲需求。

2.我国非洲研究界可以联合国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形成更为坚实的学科合力,为对非传播提供新的驱动力。中国研究在非洲正在成为一门显学,非洲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积极发展自主中国研究力量的趋势,尤其是在经济学、法学、中国哲学思想、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等领域。非洲不少大学正在探讨成立中国研究中心的可行性,有中国留学经历的非洲年轻学者正在成为其中的主力。针对这一需求,我国学术界可进行跨学科、多学科协同,为非洲合作伙伴提供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目及中外文文献,提出合作建议,持续协助其培养相应学科的人才,推动非洲中国学的可持续发展。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非洲研究学者往往不能独力承担所有工作,如全面讲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工作可能并非其专长。所以,充分诠释好中国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发展观和治理观的关联,需要有多学科协作。未来在依托既有智库交流对话机制的基础上,可充分发挥中非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动性和学科优势,形成“百花齐放”的中非学术传播格局。

3.在中国学术“走出去”的过程中,学术宣讲的力度需要大幅度提升。学术“走出去”不仅仅是进行田野调查,还应该进行观点传播和观点碰撞。学术宣讲和政策宣讲出发点不同,讲述路径不同,后者更突出学术逻辑,旨在强化非洲学术精英和成长中的青年群体对中国观点的理解。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非洲研究学者有了更多赴非实地研究的机会,在非洲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对话伙伴网络,成为与非洲智库及高校研究机构接触最为密切的学界人士。非洲研究学者的优势在于知中晓非,尤其是了解非洲本土以及中非合作的现状,能够加大实地发声的强度。除智库和研究机构平台外,未来可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的宣介平台作用。如果学者在学术出访的同时,以学术主题讲座或“第二课堂”等方式参与孔子学院中文教育教学实践,既可弥补孔子学院目前课程方向单一化的问题,也可以使舆论引导与教育合作有机融合,重点施动于学习中文的友华青年群体。目前我国有能力参与对非学术宣讲的人才梯队尚待建设和完善。我国研究者注意到中非人文交流中人才自身素质与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指出需要“形成一支能讲好中非合作故事的舆论引导和知识普及的中非学者队伍”。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在做好有组织科研的同时,做好有组织的对非学术宣讲工作,应是下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非洲研究学者当中目前已经开始涌现出多语能力强、非洲田野经历扎实、且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的新生代人才。如何在对非传播中充分发挥这些优秀青年学者的作用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外,我国非洲研究队伍还需要加强与我国对非媒体和非洲本土媒体的互动,加大用外文发表文章、接受采访的频率,使具有民间交流性质的学术传播成为媒体传播的一部分,使非洲媒体进一步成为我国知识传播和观点传播的有效载体,促进我国对非传播的内涵提升和影响力扩大。在这方面,尚需要对非洲本土媒体在信息源、关注点和文体风格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一定的调研。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中国非洲研究参与对非传播,也需以能力建设和效能提升为目标。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本年度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和元首外交之一,将为中国非洲研究参与对非传播进一步指明方向。未来,有望以非洲研究队伍为主力,整合其他相关学科人才,结合我国对非工作媒体,形成一支充满进取力的对非学术外交和民间外交力量,为中非合作和全球治理营造良好的国际话语环境。


版权说明

本文作者李洪峰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冷战后全球主流媒体意识形态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ZDA3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文载《对外传播》2024年第7期36-39页。

审核 | 李洪峰 王婷

推送 | 林梦圆



北外非洲研究中心
及时发布北外非洲研究中心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介绍我校和国内非洲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等领域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服务从事非洲有关领域研究和学习的广大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