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调研】马达加斯加:物种奇特的动植物王国,多元文化的大岛风情

文摘   社会   2024-04-29 13:18   北京  


马达加斯加:物种奇特的动植物王国,多元文化的大岛风情


引言:提到马达加斯加,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梦工厂动画推出的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但实际上,马达加斯加并没有企鹅。那马达加斯加究竟以什么物种闻名,这样一座南半球的印度洋岛国又与远在婆罗洲的南岛人有着何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它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被时间遗忘的孤岛”,探秘神秘而梦幻的马达加斯加。


国家概况

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南部,东朝印度洋,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马达加斯加国土总面积59.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岛[1]。全岛以山地地形为主,局部区域气候差异显著。中部高原海拔在750到1500米之间,属于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也是梅里纳人(Merina)的聚居区和首都塔那那利佛所在地。东部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有平直的海岸线和狭长的热带雨林带,终年湿热。西部主要以热带草原为主,其间点缀着石质山丘。南部则以沙漠和多刺灌木林为主,气候相对干旱。

▲ 图一:飞机上看到的平直的东海岸线▲


目前学界认为,公元350-550年间,从加里曼丹岛飘洋过海的南岛人成为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第一批居民。中部高原的梅里纳人早在16世纪末就建立了梅里纳王国,1794年梅里纳王国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于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经历长达六十多年的殖民统治,马达加斯加于1960年6月26日重新获得独立,成立马尔加什共和国,又称马达加斯加第一共和国,现处于马达加斯加第四共和国[2]。中国和马达加斯加于1972年正式建交,五十余年来双边关系不断发展。2017年马达加斯加时任总统埃里访华时,两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马达加斯加也成为第一批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非洲国家。

马达加斯加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22年马达加斯加人均GDP为523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定的国家贫困线计算,2022 年马达加斯加的贫困率达到75%。该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严重依赖外援。其中香草生产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二[3]。另外,马岛矿藏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石墨、铬铁等,其中石墨储量居非洲首位。在“香草岛国”(Les Îles Vanille)概念的大力推动下,马达加斯加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马达加斯加旅游资源丰富,全岛拥有长约5000公里的海岸线,还保留着亿万年前的原始地貌和入选世界前十的纯净海滩。每年7至9月圣玛丽岛的鲸鱼巡游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一年一度的圣玛丽岛国际鲸鱼节也于每年7月初在该岛举行。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塔那那利佛女王宫(Rova Analamanga)、猴面包树大道、伊萨卢国家公园等,还有诺西贝岛、安达西贝等。

▲图二:猴面包树大道▲


物种奇特的动植物王国

马达加斯加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丰富的地形和独特的气候为马达加斯加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从600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动植物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演化。马达加斯加也因此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国家之一,物种数量多达25万,其中约70%是马岛独有的。这里拥有众多奇特生物,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由于人类对于野生环境的破坏,岛上的许多物种已经灭绝。这里也成为全球许多濒危物种最后的家园,所以马达加斯加又被称为“最后的诺亚方舟”。

狐猴作为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物种,是马岛生物多样性的亮丽名片,环尾狐猴(Ring-tailed lemur)是其典型代表。这种狐猴两耳长有很多茸毛,整个脸面看上去宛如狐狸,因尾巴具有环节斑纹而得名。这种习性栖息于多石少树的干燥地区的狐猴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和西部。它们主要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属于昼行动物。除此之外,马达加斯加现存还有超过100种种类的狐猴。但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导致狐猴的栖息地环境恶化,已有超过20个种类的狐猴灭绝。马达加斯加岛已经成为狐猴们最后的避难所,保护狐猴刻不容缓。 

▲图三:环尾狐猴▲


世界上体型最大、重量最重的变色龙名叫帕尔森氏变色龙(Parson's chameleon),也叫国王变色龙,主要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雄性身长60厘米左右,雌性45厘米左右。它们的舌头长达体长的1.5倍之多,同时力量大得惊人。国王变色龙通常生活在树上,主要靠捕食小型哺乳类和鸟类甚至其他爬行类动物为生。

▲ 图四:国王变色龙▲


原产于马达加斯加的旅人蕉(Ravenala),被马岛人誉为“国树”。旅人蕉具有强大的蓄水功能,用小刀在叶柄底部划开一个小口子,贮存在叶片之间和茎部的清水就会奔涌而出,可以为口渴的旅人提供宝贵的淡水。下雨时,雨水顺着巨大的叶片流入叶柄槽内,贮存在根部宽大、排列紧密的叶柄内部。叶柄自身光滑的表皮和表面的蜡质皮粉都能有效防止水分蒸发,提高自身的抗旱能力。它们通常拥有自愈能力,表皮被割损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能愈合。在马岛的旅人蕉树高度可达30米,全岛广泛分布,目前在其他的热带地区也有栽培。


▲ 图五:旅人蕉▲


多元文化的大岛风情

大部分学者认为,马达加斯加人的最早的祖先是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来到该岛的南岛人。阿拉伯人于公元7到9世纪间首次来到岛上,带来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字、占星术等,并用阿拉伯文字创造了苏拉贝 (sorabe),用来书写马达加斯加语。公元1000年左右,班图人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移居此地,同时带来了瘤牛。自1500年葡萄牙人第奥古·迪亚士(Diego Dias)发现该岛后,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马岛从事贸易。后来经过研究表明,大部分马达加斯加人都同时拥有亚洲血统和非洲血统,只是不同种族二者的比例不同[4]。岛上通用的马达加斯加语,属于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但经过发展也融入了不少法语、英语、斯瓦西里语和阿拉伯语词汇。文化多元的马尔加什人主要体现在信仰的不同,岛上半数人信仰的是传统宗教,40%左右的人信仰基督教,还有少数信仰伊斯兰教[5]。

▲图六:苏拉贝文字(sorabe)▲


风俗和饮食

翻尸(Famadihana)主要是马达加斯加人的一种葬礼习俗,主要见于岛上的中部高原地区。这个习俗被认为是东南亚古代二次葬习俗的变种,起源于17世纪并延续至今。马达加斯加人非常崇敬死者,认为死者的灵魂能够主宰后人的福祸。这样的仪式也是表达了活人对祖先的尊重,并祈求祖先保佑的美好祝福,同时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在这个仪式中,人们将祖先的尸体从家族墓穴中抬出来,用新的布重新包裹尸体,并在布上重写他们的名字,以便人们永远记住他们。然后,他们一边随着音乐起舞,一边将尸体举过头顶,绕墓一周,最后将尸体放回家族墓地。对于马达加斯加人来说,每隔五或七年就要给死者“翻尸”。如果不按期给祖先进行“翻尸”或不给祖先“翻尸”,是对祖先的不尊重,那就是莫大的耻辱,会遭到世人耻笑。

▲ 图七:人们在翻尸节举着祖先起舞▲


水稻的故事

马达加斯加人一日三餐的主食几乎都是大米,以稀饭和干米饭两种形式出现。干米饭配菜肴(laoka),稀饭配木薯叶(ravintoto)都是马达加斯加最经典的美食。这是由于马达加斯加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的基础作物是水稻,所以米饭作为主食在马达加斯加人的餐桌上几乎随处可见。在马达加斯加发行的新版货币上,最大面额纸钞的正面就印有水稻。2006年袁隆平团队带来杂交水稻,在当地克服重重困难发展杂交水稻。目前,马达加斯加已经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实现了杂交水稻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

▲ 图八:马达加斯加新版货币最大面额纸钞上印有杂交水稻▲


结语

马达加斯加是一片富饶的土地,那里有数不胜数的动植物种类和珍贵的自然资源,那里有多样包容的马达加斯加文化。马达加斯加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是moramora的,意思是不紧不慢,这种专注于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也感染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游客。几十年前的雪铁龙出租车在蜿蜒崎岖的道路里慢慢颠簸,在村里堵车可能是因为一辆牛车走的很慢,一道简单的盖饭可能会等上20分钟,在这里似乎一切都可以慢下来。这里的人们做事也不催着赶着,大家都很尊重彼此moramora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因此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身边的美,有更多的眼神交汇和更多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所以,如果有机会来到马达,一定不要抱怨这里的慢,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享受当下的人生哲学永远不足为过。

▲ 图九:蓝花楹下一台出租车正在等待乘客▲


版权说明

本文作者雷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马达加斯加语专业本科生。版权所有,转载须征得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同意。


审核 | 李洪峰 王婷

推送 | 杨若曦


北外非洲研究中心
及时发布北外非洲研究中心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介绍我校和国内非洲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等领域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服务从事非洲有关领域研究和学习的广大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