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文化遗产保护及追索问题研究
田 园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2021 年 11 月,贝宁与法国经过五年谈判成功收回“贝汉辛宝藏”的 26件文物,引发国际社会对非洲前殖民地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由于贝宁在历史上受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和掠夺,所处地区社会动荡问题突出,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薄弱,所以贝宁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面临诸多难题。贝宁政府已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因此采取积极的文化遗产保护和追索策略与措施,对内完善法律体系,严格实施现有法律,提升民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事务,加强双边、多边协作与谈判,收回流失海外的文化遗产。贝宁文化遗产保护及追索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目前仍难以找到适应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中国可利用这一契机,加强与以贝宁为代表的非洲前殖民地国家的国际合作,如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其文化遗产保护和追索能力。
关键词:贝宁;贝汉辛宝藏;文化遗产流失;文化遗产保护
1 引言
贝宁是西非中南部国家,历史上曾经受西方殖民者入侵,是奴隶贸易的受害国之一。2021 年 11 月 9 日,法国文化部部长和贝宁总统达成共识,正式签署归还协议,法国归还给贝宁在殖民时期掠夺的“贝汉辛宝藏”中的 26 件文物。这次归还文物被看作是全球首个前殖民地国家向前殖民国家追讨文物并成功归还的案例。与之前若干次法国向前殖民地国家(如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归还文物不同,此次归还事件开创了以法律手段协商解决的先河,成为各国可效仿的案例,引发了其他非洲国家向前殖民国家追索文物的连锁反应。在法国和贝宁达成协议后,英国、德国亦宣布向尼日利亚归还文物。追索和归还文物的热潮不仅使人们的视线聚焦在对战争和殖民历史的反思上,也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非洲前殖民地国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关注。本文以贝宁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国,讨论贝宁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面临的困境,以及贝宁政府采取的措施,希望为深化中非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提供思路。
2 贝宁文化遗产流失
贝宁共和国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西非地区,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一。贝宁的文化遗产在殖民时期饱受法国殖民者掠夺,独立后国力较弱,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限。贝宁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在全世界 195 个国家中,排在第 166 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2),生活水平低,社会动荡不安,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文化遗产日益稀少。贝宁文化遗产流失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1 流失的历史因素
从 15 世纪开始,古代贝宁各王国与葡萄牙和荷兰商人进行象牙、棕榈油和胡椒贸易,成为外国商人和西非内陆之间的纽带。然而,这种便利也有利于西方殖民者渗透到贝宁地区。
...
2.2 现实危险因素
1960 年,贝宁独立后,其文化遗产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因素是恐怖主义与地区冲突,抢劫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且民众缺乏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文物的保护。上述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萨赫勒地区近几十年来饱受战乱、安全威胁和政局动荡之苦,同时环境污染严重,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加剧、冲突不断。
...
3 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与难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殖民时期饱受殖民国家的资源掠夺,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收回被抢被盗文物,是贝宁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的重要任务,其意义重大,但追索过程却困难重重。
3.1 目的和意义
贝宁政府希望通过追索被掠夺文物、保护文化遗产达到三个目的,即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教育青年一代以及重构与前殖民国家的关系。
首先,追索被掠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具有找回共同记忆、构建新的政治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66 年 11 月 4 日通过的《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强调“每个民族都有权利和责任发展自己的文化”(UNESCO,1966),这个原则将文化发展与民族身份的建立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对以贝宁为代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而言,收回文化遗产意味着解决殖民地时期的后遗症,意味着恢复贝宁人民与其文化之间的神圣联系。没有文化遗产,记忆将沉默无声,构建政治共同体的工作就困难重重(Négri,2015)。
...
3.2 追索流失文物的难点——收藏和保存
在追索流失文物的过程中,除上文提到的社会动荡、政治经济发展欠佳等问题外,贝宁面临的主要困难还有收回后如何在稳定、安全、适当的环境中保存文化遗产。这一问题不仅是针对贝宁提出的,也是针对所有要求追索文化遗产的非洲国家提出的。早在 1997 年举行的阿姆斯特丹非洲和欧洲博物馆馆长会议上,就有学者提出非洲博物馆要“首先整顿自己的家”,切实落实保护文化遗产免遭盗窃的措施。因此,在追索流失文物的谈判中,被追讨国经常要求追讨国提供有利于接收和保护文物的场所。
...
4 贝宁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与措施
贝宁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开始关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在国内立法中提及文化遗产回收问题。自 2010 年以来,贝宁陆续开启与前殖民国家的双边谈判,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协定,但保护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任务艰巨。贝宁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追索和保护,比如,通过实施国内立法、追索被盗文物、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4.1 双边谈判
非洲国家要求归还文物的行动最早可追溯到 1969 年的《泛非文化宣言》。该宣言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 以夺回被殖民列强掠夺的艺术品和档案,采取必要措施阻止文化财富从非洲大陆流失”(Organisation de l’unité africaine,1969)。非洲国家从追索文化遗产行动中,不仅可以重获民族身份、民族记忆,也可以获得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
...
4.2 国内立法保护
贝宁继承了殖民地时期的司法系统,受法国民法体系影响,法国民法系统通过一种更为直接的同化政策,取代了可能存在的任何习惯法,直接对民众施加影响。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殖民时期法国强加的法律与后殖民时期的法律之间保持了连续性,因此贝宁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法国法律的模仿。1968 年,贝宁在独立后不久即颁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法令,以集权和国有化模式进行保护。
...
4.3 对本地习惯法的认可
习惯法是地方社会接受为强制性行为准则的习俗、惯例和信仰,是贝宁各民族和身份的核心价值,定义了成员在生活、文化和世界观等诸多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它长久以来对于认定文化遗产的所有权、与之配套的精神生活的行为和知识系统,具有规定和维护的作用。例如,为本地社会提供法律基础或基本法律来源;评估不当使用传统知识所造成的文化或精神伤害;在遇到违反传统的情况时,习惯法用于确定适当的救济、处罚或归还措施,更可以用于解决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所有权及保存方式的争议。习惯法被地方社区、民族、部落或宗教团体共同承认和分享,与由政治权威制定的书面法律有所不同。
...
4.4 贝宁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国际上追索 / 归还文物的传统方式是缔结多边国际公约。除本国制定保护法以外,贝宁陆续加入以打击文化财产的贩卖和盗窃为目标的国际和区域合作协议,其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最多。贝宁政府于 1982 年6 月和 2012 年 4 月分别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
...
5 结语
尽管贝宁文化遗产流失十分严重,但“贝汉辛宝藏”26 件文物的顺利回归使贝宁成为非洲国家追索文化遗产的典范。贝宁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已取得共识,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贝宁政府对内制定和继续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法律实施,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提升民众的认识;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与西方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沟通,进行双边或多边协作,追索流失在海外的文物。
贝宁文化遗产保护和追索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法律、伦理、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尽管国际公约和各国政府都做出了许多努力,但目前仍然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要求的统一解决方案,逐案处理的过程仍然漫长而棘手,因此贝宁未来追索流失文物、保护现存文化遗产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要想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贝宁政府还需要推动年轻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帮助民众更好地掌握本国历史,理解文物返还要求的根源,彻底结束殖民主义,将文化传承给后代;继续推动非洲国家间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统一,解决区域内悬而未决的问题;加大与地方行政机构和文化组织的合作,采取适合贝宁国情的成文法和习惯法结合的保护模式;加强文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机构的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建立起清晰的文物档案或进行数字化文化遗产普查机制。
目前,贝宁文化治理能力仍有待加强,无论从政府、地方团体、公共部门、私营组织等层面都存在人力资源缺乏、治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之下,中国宜加强与贝宁的合作力度。自 2019年以来,中国政府已与非洲 52 个国家签署了包含遗产保护合作内容的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跨年度执行计划;同埃塞俄比亚等国签署了关于打击文物非法进出境的协议(陈晨,2019)。另外,中国已着手开展教育领域的相关合作,设立政府奖学金,在浙江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 9 所高校招收文化遗产材料保护与工程、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业的留学生,涉及本硕博及非学历教育等多个层次;资助非洲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士接受培训,构建非洲文化治理人才梯队,将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介绍给包括贝宁在内的非洲国家,帮助他们建立起高效、完善的文化治理体系。未来,中国应深化与非洲国家的交流互鉴,在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内,以及在国际公约谈判进程中,帮助非洲国家在追索流失文物的问题上提升话语权,为中非双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持久助力。
版权说明
本文作者田园,中国人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法语教学法、外语教育、区域问题研究,电子邮箱:michelle2tian@ruc.edu.cn。
本文发表于《非洲语言文化研究(第六辑)》。
在知网阅读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Dm4VI7mKrXNIsbXVA-gcA7pZFdBUT9yBD9yoIa3Eg_MTfMrGxKg_zkOyZ0c6fWNEfHYzAh7Bv1-DigRqnzxdGAXeqMu7K-kiTUSNO-qgEQyoltL2-uFMGFW1KxmRJCoSUszvQkYmOsLKZhWtvs0ke83kt28R8n9HJ57lgR1gn8ZNKWQOesfqRyk3D1MYIvz2&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审核 | 李洪峰 王婷
推送 | 林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