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与|夏|光
共|赴|秋|实|之 |约
一粒米
遇到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幼儿园的自然角,宛如一座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童话城堡。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每一棵青菜、每一朵鲜花、每一粒种子都是生动的教具。孩子们可以在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探索,探索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秘密。
遇见水稻
淇淇在观察自然角时,突然发现几粒黄色的稻壳,孩子们都聚在一起。于是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咦,这是什么呀?
这是小虫子吗?
不是,摸起来硬硬的,它也不会动。
这好像是个壳,能拨开....
面对孩子们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究其原因。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们很少见到加工前原始的形态的大米,而它又是我们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由此我们生成了《遇“稻”一粒米》的班本主题课程。
预设主题网络图
寻觅水稻
“水稻长什么样子?”
“拨开以后是什么呢?”
“可以做什么呢?”
面对孩子们充满探索的眼神,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大家一起去寻找水稻,行动起来啦!
调查水稻
通过家园配合,我们一起调查水稻,揭秘“水稻”。呀!原来“米”是从水稻演变过来的。那米宝宝藏在哪里呢?
寻觅水稻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看一看、摸一摸,亲子一同在田野里感知丰收的季节.
观察水稻
观其外形
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了解了水稻的外部特征,并用多彩的画笔画出“水稻”。
画水稻
探秘水稻
书中探秘
揭秘水稻
孩子们亲自动手,剥一剥、碾一碾,揭开了水稻的神秘面纱——原来里面藏着大米。
品尝水稻
米变身
稻谷经过奇妙的旅行变成了大米,孩子们瞬间觉得米饭香喷喷的,真好吃!
那大米除了能变成米饭,还能做什么好吃的呢?
可以做成米糕
可以做成米线
还可以做寿司
可以做烧麦,我最喜欢了。
还可以做饭团,我吃过,可好吃了。
孩子们探究了水稻的奥秘,知道脱去壳后的稻谷变成了大米,大米不仅可以当做我们每日的主食,还可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如饭团、寿司、米线、粽子等。于是,我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做了很多美食。
美食分享
通过家园合作,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米”做的食物。有寿司、米糕、锅巴、糍粑....
感恩有你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爷爷常说的一句话。袁隆平爷爷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农神”等。我们通过绘本《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孩子们认识袁隆平爷爷,感受袁隆平爷爷研究水稻的“超级”之处。从粮食作物到食物,从田野到餐桌,这一过程宛如一场奇妙的旅程,其中汇聚了许多人的付出。孩子们不禁产生了感恩之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感谢”。孩子们通过用写“感谢信”、光盘行动等方式,真挚地表达着内心的感谢。将自己心中的爱传递给身边默默辛勤劳动的人,为这个从田野到餐桌的过程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老师的思考
兴趣是孩子们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孩子们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本次遇“稻”一粒米的生成课程也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发展了观察能力、表征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相信孩子们会发现稻谷更多的秘密。让我们放慢脚步“倾听儿童,相伴成长”,一起和孩子们去寻找关于稻谷和米之间更多的奥秘。我们对大自然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期待我们更多的田园故事吧!
END
供稿:徐州市妇联锦绣山水幼儿园
编辑:大一班
初审:李青 李君
二审:丁金凤
终审: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