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角丨2024年劳动法实践十大新动向

职场   2024-12-26 19:40   上海  


 第一视角 

2024·12·26

2024年已进入倒计时,根据笔者的观察,在劳动法和雇佣领域存在如下趋势或者趋势的改变。



1、2024年各地劳动争议案件井喷,争议处理周期明显拉长


洪律点评:随着企业掀起降本增效浪潮,降薪裁员撤岗待岗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笔者2024年6月前往深圳开庭,市仲裁案号已在1万2000号之后,上海浦东、北京朝阳这些劳动争议大户排队时间少则2个月,多则8个月以上,远超2个月审限,大批案件被挤压在诉前调解阶段,这反映出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加的现实,2023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385万件,笔者预测2024年增加50%以上,或超过500万件。


2、社保基金安全受严峻挑战,三统一、延迟退休、防弃保、外籍绑定社保卡多举措并进


洪律点评:社保不仅关乎百姓利益,更关乎国家战略,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社保基金的支出越来越大,一些地方60岁以上人口超过20%,政府不得以要“开源节流”,比如通过延迟退休、增加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来减轻资金压力,各地三统一、外籍社保卡都是“开源创收”举措,其中对员工历史性补缴的诉请越来越多,一些历史不合规的企业未来将面临较大挑战。


3、企业迎来降本降薪潮,部分企业甚至“反向讨薪”


洪律点评:企业利润减少、业务收缩甚至亏损,降本势在必行,轻则取消奖金,重则降薪裁员,外企普遍“裁员”,国央企出于“维稳需要”以降薪为主,一些金融行业利润下滑严重甚至反向向员工“讨薪”,即之前兑现的绩效薪酬因为不满足要求需要退还企业。一些民营企业则尝试“薪酬对赌”“奖金对赌”,反映出薪酬成本的劳资博弈,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会继续上演降薪讨薪的戏码。


4、国央企重拾“绩效管理”,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


洪律点评:国央企再提“退出机制”,通过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增效”,实际上国央企的绩效管理惨不忍睹,多数流于“德能勤绩”的形式考核,一些管理人员甚至让下属“轮流坐庄”评定“不合格、待改进”或者让新员工吃哑巴亏,反映出绩效管理落地难度之大,根据笔者为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培训的经验,大部分国央企管理者缺乏绩效管理的基本技能,上方口号再响,底下仍流于形式,2025年这种势态只会继续维系。


5、“裁员”常态化,补偿预算持续走低,协商解除难度加大


洪律点评:一方面极个别外企裁员N+4,N+7的裁员方案吸引大众眼球,但实际上更多的企业补偿成本持续走低,能够维持N+1的企业越来越少,有些企业的“+1”是一台电脑而不是一个月工资,有些开始执行“N-1”,反映出企业在遭遇成本压力下的困境,一般而言,能够拿到N+1走人已是幸运者,更差的可能面临类似极越汽车光速停摆的悲剧,即使承诺了N+1也未必能兑现。对企业HR来说,由于招聘市场堪忧,与员工协商解除难度越来越大,动辄2N,2N+1的提法让HR苦不堪言,甚至主动要求自己被裁,未来一段时间协商解除不成导致的单方解除案例也会明显增多,这也是劳动争议增加的原因之一。


6、社交媒体成为员工表达不满和诉求新阵地,直播维权、录音录像维权成常态


洪律点评:由于劳动仲裁诉讼的低效率,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通过社交媒体直播维权,一旦HR或管理者开启对话,员工就开始录音录像,劳资对抗的情绪激烈,社交媒体新增“离职博主赛道”,鼓励劳资对抗,一些劳动者纷纷效仿,试图以影响公司声誉逼迫公司就范,舆论环境对企业的包容度下降,企业在处理员工个案时需兼顾“舆情风险”,在劳动者取证意识、取证能力大跃进的当下,HR的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7、“倒查”反腐,企业翻旧账明显增多


洪律点评:一方面员工对企业翻旧账的增多,比如要求补缴社保、补发历史性加班费。另一方面企业为减少补偿成本,也开始高举翻旧账的大旗,看看员工的过去是否存在违纪行为,包括迟到早退、考勤作弊、虚假报销、利益冲突等等。在双方信任度不断降低的背景下,各方都在寻找对方的软肋。


8、奖金类案件败诉率大增,企业自主权被进一步限缩


洪律点评:奖金原本属于企业自主权,但是近年来一些法院审理奖金案件出现风向的变化,即使员工提前离职,只要并非辞职或过错解雇,法院就可能参照往年奖金标准判决公司支付奖金,有代替企业进行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之嫌,美其名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种政治高度企业无法理解,企业自主权压缩之后可能带来逆向选择,即不再设置奖金或者不对奖金作任何约定,可能会间接损害更多普通员工的合法权益。


9、疫情后遗症,过劳死案件增加,隐性加班、碎片化加班被关注


洪律点评:笔者所观察到疫情之后的员工死亡事件明显增加,包括过劳死、自杀等,虽然中国没有将过劳死纳入工伤处理,但在企业超时加班的前提下,法院可以侵犯身体健康权为由要求单位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因此超时加班的风险外溢。随着即时通讯的普及,碎片化加班愈加常见,一些法院从“工作实质性”“明显占用休息”等角度认定加班,尽管这些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加班审批制度,“隐形加班”是过劳的成因之一,司法风向的改变意味着加班费案件举证责任的微调,甚至朋友圈点赞也成了认定加班的依据,这不得不引起企业的关注。


10、降低侵犯商业秘密的追责标准,从严审查“竞业限制”


洪律点评:2024年部分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判决金额过亿,意味着国家对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企业制定的一些保密手段诸如禁止外发邮件往往容易获得法院支持,员工违规被解雇很少获得赔偿,但另一方面由于竞业限制影响劳动力流动,竞业限制滥用被媒体所关注,一些国家甚至取消竞业限制,国内竞业限制案例的审查尺度趋于严格,从过去的形式审查转向“实质审查”,比如是否属于涉密人员,补偿是否过低、是否真的存在竞争关系、违约金是否过高,企业设置竞业限制义务需要重估必要性。

声明:本文来源于桂彬说法,作者/洪桂彬。文章仅作分享,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后台联系我们处理。

-End-

往期精选(点击图片阅览)

第一资源2024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年会(第十七届)暨2024人力资源先锋评选颁奖(第十六届)

第一资源2024人服产业全景图(2024年12月版)

化茧成蝶·共启未来——2024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行业论坛暨第一资源HRO排行榜发布

在游中学 在行中思——2024第一资源海外游学营·新加坡

第一资源专访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及蒙古人力资源副总裁王晓蓉:百年酒店企业历久弥新的秘诀——希尔顿集团的变革与实践

2024猎头行业发展大会(第五届)暨第一资源猎头行业排行榜发布

第一资源百强榜深度访学营第七季大盘点

2024第二届人力资源服务业产教融合活动暨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发布

“上海·嘉定人才港”正式启用!第一资源首批入驻!

关于第一资源

<向上滑动>

第一资源,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步,成为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平台。总部坐落于中国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核心园-上海人才大厦)。

旗下有八大品牌:第一资源融媒体、《第一资源》杂志、第一资源会展、第一资源智库、亚太人才管理协会、第一资源产业园、第一资源研究院、第一资源商学院;

可链接八大圈层:媒体圈、机构圈、HR圈、园区圈、投资圈、院校圈、法务圈、财税圈;

主营三大业务:媒体业务、园区业务、HR职业发展中心。

第一资源每年在全国多个城市,策划举办专注于人力资源领域的高峰论坛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重大活动,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在线新经济、酒店餐饮、消费零售、金融、航运物流等10大产业。并连续多年发布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百强榜、人力资源细分行业相关榜单,发布调研报告和人力资源产业园白皮书等。分别服务于政府、产业园、国企、民企等4种类型大中小企业主、高管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服务包含外包、猎头、HR 软件、测评、培训、咨询、福利等16个细分领域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士;并与全国26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第一资源
第一资源,2007年成立,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第三方媒体、产业服务平台。我们通过线下活动、杂志、新媒体等服务,每年为50万+企业HR提供学习与分享平台,直接or间接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受众超过30万人次/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