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不被正式文档所铭记的岁月里,有许多人的青春悄然绽放,虽未留痕于纸面,却值得我们在心间细细重拾。借着传播学院二十周年庆典的征稿契机,我欲将那段与传播学院共舞的青春岁月,缓缓铺陈,以缅怀那段璀璨的大学时光。
凯军:
文案收到,不错。我已转给教科院02级的上官立法,他们也正做一个DV征集活动,我让他跟你联系,双方可以有些合作。媒体宣传的事,前天谭华孚打来电话,他也在帮你们联系,这一周六我给海都报做一次小活动,到时候再跟他们具体讲这事。
其它情况到周四上课时再交流。
林焱
2004至2024,二十载春秋,回溯至2002年,我与六十一位广电班同窗,携行李步入师大万里公寓,开启了四年的求知之旅。
2002年至2004年,我们广电02级尚属文学院麾下,那段时光,恰似专属于我们的传播学院前尘序章。
仓山师大旁的哆来咪音像店,是我们课外的精神粮仓,国内外先锋影像滋养了我们的心田,在传媒的学海里,广电学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气质,思想更为活跃。感谢当时的辅导员陈秋华老师,她把我从活跃的广电学子中“拧出”,以年级学生会副主席身份,号召了广电与汉本的数名同学,在2003年元旦创办了首份自筹资金的年级报纸——《万里风尚》(后更名《风尚》),寓意引领传播学子的新风尚。我们拉赞助,办演出,热情如火。次年,卢佳音老师接任辅导员,我们共同策划了“传媒人形象节”,拉来了惠泉啤酒的赞助,联合师大三大媒体专业,包括文学院广电、高职广电、协和文产系的学生共同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2004年,学院成立前夕,广电与播本两专业师生开始频繁交流,我被安排与播本专业团支书联络,筹备传播学院的成立活动,由此开启了数年的“跨专业融合之旅”。初时,广电学子眼中的播本学子“字正腔圆”,播本学子眼中的广电学子“思想活跃”,虽有专业隔阂,但很快在共同的目标和相处中,两专业同学相知相熟。多年后,两专业同学情谊依旧深厚,播本专业01、02、03三届学子,多人走上主持与播音岗位,至今仍活跃于媒体一线。我因熟悉他们,广播与电视中常能听见、看见他们的声音与身影,偶尔回想起他们学生时代的模样,心中多有感慨。
广电与播本的同学合作演出话剧《同桌的你》
学院成立前数月,我与同学们首次体验了媒体人忙碌工作的“熬夜生活”。
我们在老校区高职院的机房里,通宵达旦地策划、制作学院成立前的各种宣传与开场视频。多年后,连水兴老师仍笑称自己当时也是学生,陪我们解决设备与技术问题。当时网络正流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我们便想着混剪经典大片,由我与同学严榕搭档剪辑,又拉来卢佳音老师与播本的马洪亮、曹泽慧、张弛等同学,对嘴型配音。同时,陈辉强、苏振煌、王衍、刘凌、吴海宁等同学还拍摄了多个串场视频,贡献了青涩的演技,没想到效果颇佳,在传播学院成立典礼上播放后一炮而红。颜纯钧院长还让我们刻制了多套,送给了被“震慑”到的其他学校领导。在那个Premiere 0.5版本的时代,我们开创了高校利用网络热点混剪视频公映的先例,实属不易。这也让传播学院的老师们津津乐道,引以为傲。
今年,郑文灿书记特寻当年亲历者,发掘相关影像,最终才在04级广电、第三届学生会主席朱杰忻那里找到了一版合成视频。
学院成立之后,一切尘埃落定,传播学院如同初升的太阳,开始组建起各个学生组织。由洪巧霞担起了记者团团长的重任,并在老师们的鼎力支持下,创办了《传媒人》报刊,为学院的传媒事业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而对于学生会的组建,当时的李锋书记做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决定——实行直选,让全院的同学都有机会自荐,展现自己的风采。那时的我,青涩而懵懂,深知自己的口才无法与播本的同学相提并论。于是,我另辟蹊径,精心准备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用以展示自己,阐述我对学生会工作的规划与愿景。经过一场激烈的角逐,最终我以微弱的优势,当选了第一届学生会主席。选举结束后,李锋书记询问我是否有压力,我坦诚地表示,虽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看到了无限的可能。
然而,正是这份压力,成为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开始了传播学院成立后的首场造势活动——第二届传媒人形象节的筹备工作。本文开头的林焱老师的邮件,如同一份珍贵的记忆,见证了那段时光里,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奋斗。那段经历,仿佛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奇妙与多彩。
在那个学院初生的晨曦里,万物待兴,而资金却如细流涓涓,难以滋养这片渴望成长的沃土。学院开始也只能以微薄之力,支撑着我们的梦想。面对这捉襟见肘的困境,我踏上了寻觅资助的征途,穿梭于虚拟的网络论坛,发布着一则则寄予希望的赞助广告。那时,我与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王晶晶,走遍福州的大街小巷,只为叩开一扇扇可能通往希望的大门。然而,现实的冷峻往往超乎预料,许多公司的大门,因我们是学生而紧闭。
有一天,我与同学相视一笑,以这样的方式,终究难以完成任务。于是,我们合计出了一个略显“大胆”的计策。恰逢学院购得一批与当时电视台同款的DV摄像机,那些福建新闻频道的记者们,总是带着这样的设备,奔走在福州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心想,既然同为传媒人,何不借此机会,利用这些专业的设备,以传媒人的身份和视角,去展示我们的热情,从而真正地叩开那些公司的大门。于是,男生肩扛机器,女生身着播音课的套装,我们仿佛一对真正的记者搭档,穿梭在城市的脉络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论坛留下的广告,被一位后台管理人员捕获,他私下给了我福建动感地带品牌经理的联系方式。那一刻,我仿佛握住了命运的钥匙,毫不犹豫地拨通了那个电话,邮件往来间,我们的策划案逐渐成形,最终,我们踏上了前往福建移动办公大楼的征程。
在那座大楼的一楼,正当我俩准备登记之际,命运悄然安排了一场偶遇——后来才知,那是福建移动的一位副总。他注意到我们手中的摄像机,询问之下,得知我们是师大新闻专业的学生,便热情地带我们到品牌经理的办公室,并细心嘱咐她要好好招待我们。那时,福建移动正全力推动“动感地带”,并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动感地带”首届福建省青少年网络作品大赛。于是,我们的“传媒人形象节”与系列DV影展,便如同天作之合,顺其自然地融入了动感地带的学生推广赞助计划当中。那位品牌经理眉眼间流露出的笑意,至今仍如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房。
走出福建移动大楼的那一刻,我与同学相视一笑,击掌欢呼。在那个2005年的福州,房价尚且在3000-5000元/平方米的岁月静好里,我们竟然筹集到了五万元的赞助,其中包括现金与各式各样的品牌礼物。这笔资金,如同久旱逢甘霖,滋润了我们的第二届传媒人形象节,让它得以展翅高飞,飞得更高更远。
DV展映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至今,仍有一些老师和同学对那盛况念念不忘。在老仓山校区邵逸夫科学楼的圆形报告厅里,我们连续三晚举行展映。除了常规的宣传外,动感地带还为我们进行了覆盖整个老仓山大学城的宣传短信“轰炸”。我每日早早编辑好70字以内的展映信息,传给动感地带的相关负责人。一个小时后,校园内便此起彼伏地响起了接收短信的铃声。那声音虽然微小,却如同春雷般响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也震颤着我们的心弦。
据说,许多校内外朋友收到短信后都来询问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老师们也为宣传效果感到惊讶。于是,我们的三场DV展映场场爆满,观看的同学挤满了过道、前后台,甚至涌到了大门口。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媒介宣传的力量。
在影展中,我们进行了观众投票,许多有趣且先锋的片子赢得了满堂彩。01级的师兄汪小宾和林金火拍摄的记录男女生共用一个卫生间的搞笑故事,许多年后仍被当事人987电台的主播黄晨津津乐道。而最后的特别大奖,则颁给了01级师兄周耿忭拍摄的纪录片。该片在国内屡获大奖,也激发了许多同学的拍摄热情,实至名归。
整个系列活动高潮迭起,最后是00级已经毕业的师姐张虹特地赶来采编成了一条长达2分多钟的新闻报道在省台播出,为这场轰轰烈烈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那年的10月,周杰伦的“飞跃100万”演唱会在福州唱响。当周杰伦在舞台上喊出“我的地盘,我做主”时,我们不禁会心一笑。因为,在那个传媒热潮涌动的时代,我们传播的学子早已融入其中,与时代的说唱共呼喊,共同书写着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
系列活动落幕后,师大传播学院的旗号渐渐在校内师生中打响,“传播无处不在”这个口号也应运而生。记得是在一场学生座谈会上,宋原老师让大家想一些口号作为宣传语。我回想起那时形象节宣传短信的铃声无处不在地响起,便脱口而出“传播无处不在”。这句话与后来几届学生接上的“旗山更见精彩”相得益彰,成为了传播学院对外传播宣传的第一版口号,并沿用了许多年。
“传播无处不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共同践行的信念。即便离开了象牙塔,那份对传播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依旧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与前进。无论是职场的挑战,还是人生的起伏,传播学院始终是我们坚实的后盾,给予力量与鼓舞。
离开校园后,我在单位和媒体领域遇到了许多师兄师姐,他们给予了我工作上的许多帮助。我们上下几届的同学相互约定,让传播学院师兄弟间的亲睦互助成为传统。我在戏曲组工作时,经常会拉上一些师弟师妹到电视台实习实践。后来,许多在戏曲组实习过的师弟师妹都成为了我的同事。迄今,大家聊起当年的实习趣事依然历历在目,仿佛那段时光从未远去。
我与传播学院的联络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完全消散。几年前,在学院老师的推荐下,我走进校园,客串给几届编导班同学讲授课程,分享媒体工作的经验。在那些回到教室的时光里,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四年大学时光,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怀念。
站在传播学院二十载的里程碑前,回首往昔,感慨万千。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追逐的梦想,已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愿未来,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能铭记初心,继续书写属于传播学院的辉煌篇章。青春虽逝,但梦想永远年轻,传播无界,我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撰稿:吴凯军(师)
编辑:黄雨彤
初审:罗语宸
复审:林欣莹 傅心悦
终审:吴凯军(师) 魏倩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