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传播②|林焱:野蛮生长,从未止步

学术   2024-11-03 21:20   福建  




人物名片

      林焱,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作家、文艺评论家。2000年参与筹办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所讲授的课程包括纪录片、专题片研究,大众文化传播、先锋文化研究、文艺概论、写作学等。

点击下方查看视频内容

突破:

奠定“野蛮生长”的发展潜能



林焱最初在作家协会工作,直至二十世纪末中国媒体大调整,包括其创办的理论刊物在内的多个媒体停办。纸媒下降、视听媒体上升,林焱就与业内其他老师一同加入筹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创建这个专业,是在时代发展的趋势中踩到点子上。”

彼时开课,是按照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等一些专业院校的课程准备的,如纪录片、故事片、大众文化等,在此基础上,林焱还建议开设其他院校并没有的先锋文化——“先锋文化成为一门很关键的课程,对于开头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林焱回忆道,“学生原来在传统的学科教育、教材的那种规范里边,先突破一个口来,把电影电视、文学、美术里的‘先锋’都联系起来。”

“突破”的不仅有课程开设,新颖的教学方式亦转变了学生的观念。“我的第一节课讲《流浪北京》,当时还是用录像带,大二一的(1/2英寸),有时磁带在录像机里卡住,我的手还要在旁边不停转,他们(学生)看了此类独立纪录片觉得好奇特,简直是整个观念的大转变。”传播学院的第一个学生作品便是在教学方式与学生观念的更新中诞生的。当时学生用的是向学院借的录像机,一次只能录十分钟,借一次没拍完,机子可能就被其他学生借走了。叙事过程被中断,思维的跳跃性就会很明显——“整个作品不是线性叙事,而一种跳跃性的叙事。”林焱笑说,“条件局限使他们超越了创作的条条框框,在被中断后可能会冒出一个新的想法。很多老师觉得电影不能这么拍,但我就说这拍得很好。”

在几位老师敏锐的探索下,在学生不断更新的思维中,通过不断突破传统束缚,跟随时代发展风口、把握媒体转变的浪尖,学院稳扎稳打建设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开放式引导,为学生创造了宽容的学习氛围,奠定下传播学院善于突破、敢于创新、“野蛮生长”的发展潜能。

2006届部分硕士生毕业答辩




成长:

与时代媒体浪潮共发展

传播学院的成立过程是一个媒体的转变过程,更是数字媒体的成长过程。在林焱的记忆中,“2000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开课时,班上四十几个学生没有一个手机,只有两三个BB机,而到2004年,大家都有手机了,但只有一两个学生有笔记本电脑。”无独有偶,专业开课伊始,几乎没有照片记录,上课会给大家放“磁带”,学生作业最早录在软盘中,五寸软盘,再是三寸软盘,而后要刻光盘,再后来才是U盘。——“有很多拍得不错,我都给‘贪污’下来了。”林焱拿着“五寸盘”笑说,“我家还有一大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了。”载体的变迁同样烙印着教学的发展,见证着学院的成长。

建院初期的老师几乎都有参与影视媒体创作的经验,“媒介不是既定的,而是探索发展。我们有一个和媒体一起成长的过程,让我们有一种新鲜感,我一定要把什么东西灌输给学生。”彼时媒体也正处于探索的关键时期,学院老师一开始是“尝试者”“探索者”,慢慢地转变为“研究者”“传播者”。老师不停留在原先的舒适区,学生便能及时接收到“第一茬”的知识,即使面对新的媒体变化,学院在更新前进的步伐也不会慢。

“思维开放是我们学院开头的特色,因为我们几个老师都是跨界的老师。”学问的交叉融合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式,与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大相径庭的教学具有深厚的感染力。因此,在媒体转变的浪潮下,传播学院师生仍能行稳致远。

学院组织“闽南三强”电视纪录片研讨会

再造:

人际间的文化交流



谈及在传播学院的生动故事时,林焱笑着分享道:“故事有很多,比如老校区对面有个图书店,我看到好的书就拿来看,店家说这是毛丹武老师的,我就知道毛老师最近在看什么书,把他还没看过的也先借走。毛丹武老师的学术前瞻性很强,我对创作界和作品的整个发展形态了解比较多,谭华孚老师会参加全国理论界的学术活动,颜纯钧老师对作品会有深度的解读……每个老师身上都各具特色,这几个特质同样互补。”老师们的互动也并非是学术报告会的正襟危坐,而是自由交流、积极讨论,“谁也别想说服谁”。在此般的文化传递、互动下,老师的思维理念得以进步、学院也顺应着最先进、时兴的趋势发展。

而在师生互动中,林焱同样深有感触。传播学必须和社会有交往,他便带领学生去往平潭岛,帮当地宣传部门给古石头厝写新闻报道;在节日探索民俗活动,去林浦村看特色的“游神”;请北方的学生吃南方独有的海鲜种类……给学生带来一些生动真实的体验,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一些地方文化特点,方能更好塑起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同时,林焱的身份不仅是学院教师,亦是传播学院学生的家长,在其女儿与外甥的身上,他更看见了传播学院的育人特点:适应、业务能力强和生活能力规范。其女儿在传播学院找到了自己新的兴趣爱好、外甥从沉默寡言的人变成了“学生会主席”——传播学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造自我的机会。

学院部分学生参加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讨论会

组织研究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

在朱熹讲学过的林浦濂江书院上课




回味:

记忆中甘甜的“番赏”

“如果是在国内顶尖学校,被看见是因为‘山头高’,而在师大,被看见可能是需要靠自己‘个头高’。”这句话对林焱产生了极大影响,“我们学院的毕业生正是媒体需要的,现在很多学生都已经是各地的媒体关键岗位上的人了。”他亲切、熟悉地报出很多学生的名字与他们的工作,一届届传播学子,与传播学院共同成长、见证传播学院二十周年来的峥嵘岁月。

林焱用“番赏”(福州话,野生芒果)来形容传播学院走过的二十周年——“从前乡下野生的果子不好吃、甚至有点苦,但留下的记忆非常好,回味起来怎么样都是甜的。”从建院初硬件条件限制重重,但生命力强劲、鲜活生动的“野蛮生长”,到如今规模结构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硬件条件先进,学院在媒体的不断变迁中前进,从未止步。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6届研究生毕业合影

结语

初生青涩,再见已是亭亭。传播二十年,学院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前辈的智慧、后浪的创造与时代的脉动,我们见证了知识的传播和思想的碰撞,更融进了传院人的联结与关怀中。我们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和真情的温度,与社会的每一次跃进同频共振,拥抱下一个“二十年”。

|传播学院20周年院庆工作组出品|

策划:郑文灿 谢宗贵

采访:卢佳音

撰稿:陈缪妙

拍摄:何基运 陈斯 黄紫歆

剪辑:何基运

视觉:缪诗洁 林政赫

编辑:吴悦薇

指导老师:卢佳音 施蕾 魏倩怡




初审:陈缪妙 林政赫 卢慈 

复审:林欣莹 钟莹 傅心悦 何基运 陈斯 黄紫歆

终审:卢佳音(师) 施蕾(师) 魏倩怡(师)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官方公众号,“传梦想·播天下”,展示学院发展动态、办学成效、学科建设、学生活动、专业竞赛、师生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