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颜纯钧,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创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协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省传播学会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电视家协会副主席等。
传播学系四年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
自毕业留校任教,颜纯钧就在中文系授课,主业是写作学,同时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1989年,他开始接手电影课的教学工作,这位已到中年的学者就这样闯进影视这个新的学科领域。几年后,颜纯钧萌生了要创办影视相关专业的想法,“我去找了当时的中文系主任,询问我们是否可以创办一个这样的专业,但被他一口回绝。理由是当时系里经济紧张,因此我也不敢再想。”颜纯钧说。
到了千禧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应运而生,以颜纯钧为首的一批老师开始筹办广播电视新闻学,并在此基础上很快成立传播学系。
在回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成立过程时,颜纯钧说到:“文学院建院庆祝会后,我才到家没多久,汪文顶老师(时任文学院院长)就到我家开门见山地对我说,学院准备筹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希望我来挑头。”彼时,颜纯钧认为电影和电视并不分家,两种视听媒介都存在着共通的基本规律值得探索,对于能把一门选修课升格为相关领域的一个专业,他欣然同意。
传播学院200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歌唱会
后排左七为颜纯钧
2000年,第一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开始招生。对老师们来说这也是探索的第一步。颜纯钧提到,第一批学生入校的时候,实际上自己也不是很知道这类专业的学生该如何培养。他打趣地比作“草台班子”,“先干再说”是当时的第一行动方案。“当时我们一门心思想的事情,就是把课上好,把学生带好。”颜纯钧说。
在颜纯钧看来,文学基础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为这批学生设置了不少文学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这样的体会和思考源自与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外出评片的经历,颜纯钧回忆道:“当时我跟广播电视台一批人坐在车上,他们可能知道我是中文系的,跟我提到许多中文系毕业生初入职场也许对技术操作一无所知,但他们一旦对相关设备有了初步的接触和实践,就能实现快速成长。”颜纯钧细数了当时的文学课程设置,“所以,我们让学生跟着中文系一块上《文学作品导读》这门课,就这样延续了很多年。”
文学教育赋予灵魂的深度和情感的温度,实践教学则注入行动的力量和创新的勇气。“我们当时有一个观念,即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一个实践专业。”颜纯钧说。他们力求在动态变化的媒介环境中,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能力。因此,由于专业特性,实践教学的部署离不开器材设备的支持。
颜纯钧笑着将这首批学生称作“黄埔一期”,因为彼时整个文学院的物资储备中只有10台家用摄影机。尽管教学设施一再局限,但并未浇灭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与传统教学模式的鲜明对比,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作潜能。“当时最典型的就是余乐跟晓敏(《航拍中国》导演)。”在颜纯钧的记忆中,余乐和张晓敏是每回课后拍片最积极的学生之一,每周上完两三百人的电影选修课,他们就坐上公交车奔赴拍摄现场。后来张晓敏告诉颜纯钧,每回在前往拍摄地点的途中,他们总是不断在探讨颜老师讲授的知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影像实践中。
在鼓励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师生间也开始逐渐建立可靠而亲密的互动纽带,这种关系不仅源于知识的传授,更来自于在共同探索和成长中培养起的信任与情谊。为适应市场需求,培育更多应用型媒体人才,颜纯钧等人开始有意识地邀请更多业界的导师,以增强对学生实务技能的培训。其中,最为敬业、前卫的当属崔建楠老师(福建画报社原社长、总编辑)。首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崔建楠老师的带领下,曾经组成了一支自行车队,从福州出发骑行到厦门,一路用镜头记录所见所闻,成为当时的一个“壮举”,一度引得多家媒体专门前去报道。崔建楠作为当时第一批教师的代表,以其活泼开放的风格,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推崇。“他跟学生的关系非常好,学生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颜纯钧笑着说。
颜纯钧在2005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函授本科毕业宴会上致辞
传播学院自此始
文以载道正青春
千禧年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经历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体现在教育模式和学科布局的调整上。在此背景下,2004年福建师大开启了学科整合的发展规划,决定将原文学院下设的传播学系和音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合并,正式成立传播学院。
颜纯钧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我们接到汪文顶老师的通知,学校正在进行一项学科整合工作,这一战略举措涉及到多个新设立的、零散的专业,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学科体系。”当年距离退休仅四年的颜纯钧,在面对这一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时,更多是担心能否不辜负各方期望、承担起新学院领导的重任,颜纯钧犹豫不决的同时,却又难抵年轻教师的“创业激情”。某日,谭华孚、毛丹武、刘泓、张应辉等几位骨干突然登门造访,一行人目的明确——动员颜纯钧加入“创业”的行列,最终说服了他。回想起这件事,颜纯钧感慨道:“事实证明,传播学院的成立对学科的发展来说还是极其关键的。”2004年,福建师大传播学院终于宣告成立。
2004年传播学院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 右二为颜纯钧
传播学院的起点位于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老校区),由于空间限制,学院上下仅配备一间逼仄的办公室,其大小仅足以容纳得下两张紧凑的办公桌和一台计算机。面对传播学院20名教职工,没地方开会怎么办?为应对这一困境,他们便向校体育馆借用一间房间作为临时会议场所,连座椅都是使用运动员休息时坐的矮小长椅,不仅麻雀小,五脏也不够俱全,教师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会、研讨。
除了基础设施的“一穷二白”,“何以施教”也是颜纯钧等人压力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当时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颜纯钧敏锐地洞察到,广播电台对主持人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可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们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却仍囿于播音的范畴,现有教学体系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已无法满足行业对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他意识到必须要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作出改变,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师们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观念。已有行业经验的卢佳音老师就这么被安排进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必须有人开始去探索主持人这一职业在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办法,改变原有‘重播音轻主持’的倾向,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颜纯钧说。
颜纯钧强调,对当时的他们来说“教学”就是头等大事。自学院成立以来,每年举办一次的教学研讨会是“年度事件”,这在当时师大的各学院中也是一项创新之举。颜纯钧表示:“我们绝不能因为是一个新成立的学院,就忽视教学质量,培养出无用之才。”早期的研讨会也充满着观点的争锋和矛盾,但老师们所有的心思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流淌。颜纯钧回忆道,当年的教师团队唯一的目标就是专注于教学工作,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作为福建省内第一个成立传播学院的高校,颜纯钧言语中透露着平静的自豪。“当时我们主动与厦门大学联络,共同成立起福建省传播学会。因此在福建省,我们毫无疑问是该领域的先行者。”自2004年起,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闽江学院等院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等相关专业逐渐发展起来,每年一度的学术年会逐渐形成了一股地域性的影响力,为教授相关领域的专业老师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专业归属感。
传播学院与新思维合办的创意基地揭幕仪式
暨海西品牌盛典开幕式
二十载春华秋实
金声玉振传未来
2006年传播学院获批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新增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长江以南就属福建师大。”颜纯钧笑着提到,一次学术会议上黄会林老师(中国高校第一位影视学博士生导师)对颜纯钧表达了她的赞誉。然而,在回顾传播学院的发展与进步时,颜纯钧也谦虚地指出,由于自己不谙行政工作,未能充分重视起与学术界的联系与互动。而这一点,他认为现任传播学院的领导班子比自己做得更为出色。
2007年百年校庆时部分校友与老师在刚落成的
学院大楼前合影 后排右四为颜纯钧
从1989年开始教授电影课,对颜纯钧来说,是人生的根本性转折。临近花甲之年,却在上电影课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学生对于电影课的认真与期待,踏上了影视艺术研究的道路,投入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筹建、传播学系的成立直至传播学院的创办。这一路上,颜纯钧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领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颜纯钧感慨道:“最初,我仅拥有文学的知识体系,随着电影课的开展我逐渐积累了电影领域的专业知识。随后,为了创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我不得不深入理解广电行业的运作。再后来随着传播学院的成立,于是我又开始‘恶补’传播学理论,并将其与媒介文化研究、乃至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建立联系。”
2019年颜纯钧荣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
第四届“学人奖·终身成就奖”
广袤而深邃的知识空间为颜纯钧提供值得探索的深海,跨学科的背景推动着这名学者不断尝试突破新的知识边界,从而拥有融会贯通的可能。“当你回过头再去研究电影的时候,发现原来电影也是可以从更多元的角度去发现和研究。”这一洞见,凝聚了颜纯钧对后代的激励与指导,鼓励他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多元的视角去发现、去理解、去创造新的天地。
自1975年始,颜纯钧留校执教已逾五十载,他的身影至今仍活跃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课堂,深切关心和悉心培育着下一代的成长。他的教育生涯与传播学院共度了二十年的风雨兼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人才。从长安山麓到星雨湖畔,这位年逾古稀的学者以慈父般的目光守望着朝气蓬勃的传播学院,他对后辈所寄予的无限期望和厚爱,将继续激励传播学院的后来者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远航。
2024年颜纯钧给研究生讲授《电影精读》课程
策划:郑文灿 谢宗贵
采访:卢佳音
撰稿:林欣莹
拍摄:胡传敏 傅珈琦
剪辑:胡传敏
视觉:缪诗洁 林政赫
编辑:聂蕊 罗语宸
指导老师:卢佳音 施蕾 魏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