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①|林煜:从广电学子到国际视野的新闻人

学术   2024-11-02 20:20   福建  





校友名片

   林煜   

2004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曾任新华社驻美国华盛顿记者、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台副台长、国际传播室主任,现就职于新华社摄影部。曾跟踪报道美国总统大选及就职典礼,采访过专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政要,多次参与G20、APEC等国际峰会报道,采访报道本·拉登被击毙等新闻事件。作品《插旗》获第二届“光影纪年”学院奖最佳微纪录片奖;策划制作了二十四节气大型纪录片《四季中国》等外宣作品;曾获评新华社十佳电视记者,多次获得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并参评中国新闻奖。


传院初印象·成长轨迹

谈起选择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契机,林煜感慨万分:“我的父亲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从中学时代开始,我就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自己喜欢拍摄和创作,因此我在2000年成为了第一届广电专业的学生。”

这不仅是专业的选择,更是一段新闻梦想的启航。这份热爱,如同种子,在2000年的春天,破土而出。

“2000年,当时教室设施简陋,和文学院共用一些教室,那时候只有简单的桌椅和黑板,普通的多媒体设备。”在林煜的回忆里,学院初期的条件虽然简陋,但充满了梦想的气息。
“颜纯钧、谭华孚、刘泓、张应辉等老师总是尽可能地搜集国内外最新的媒体资料给我们讲解和展示。”大二、大三的时候,虽然经费紧张,但是学院还是克服困难,陆续购买了一批DV摄影机,让同学们有机会分组创作。学院的每一步成长,都为学生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作为“黄埔一期”的学生,他们当年只有一个班级,师生之间沟通交流频繁,结下了深厚情谊。老师们不仅在课堂上教授专业知识,还在生活中细心指导和关爱。

大一暑假的“海峡西岸骑行拍摄采风”活动,更是林煜心中难以忘怀的浪漫篇章。在福建画报社的崔健楠老师带领下,班上10位同学骑着自行车,从福州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前行,直至厦门。平潭岛的宁静、大嶝岛和小嶝岛神秘、蟳埔的渔歌、崇武的古城、惠安的风情,都成为他们镜头下的永恒。林煜感慨地说:“这是我的摄影启蒙之旅,我感恩这一生能遇见崔老师。”

林煜在奥马巴宣布赢得总统选举获得连任的现场

相比于研究生阶段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习,林煜更怀念本科阶段在传院的日子。他感叹,自己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新闻的敬业态度,对艺术审美与热爱都是在这个时期培养起来的,“我感恩学院和老师们”。

深厚的师生情谊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是传播学院的文化特质。“创办初期的传播学院,已经开始经常邀请行业内一线的学者、专家、从业工作者举办讲座。”同学们与专家们的互动交流,表现出对专业知识的渴望和积极探索的氛围非常浓厚。“因为专业是新创办的,师生们都没有成规可守,反而创意源源不断。”这种文化特质,让学院成为了一个创意与探索的沃土。办影展、拍纪录片、电视台的实习交流,这些实践活动从大一开始就从未间断,身在其中,何其幸福。


新闻梦起航·国际视野

在传播学系的四年,犹如一颗种子在林煜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对他日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它们共同塑造了林煜的人生轨迹,尤其是促使他选择成为一名驻外记者。

林煜(中)拍摄BP石油公司总裁在美国国会听证会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系列恐怖袭击。北京时间12日上午,在文科楼6楼的电视新闻专业课上,张应辉老师打开电视机,林煜和同学们收看了凤凰卫视滚动播放的现场画面和最新消息。这一幕,对于林煜来说,“是一次最生动和难忘的新闻教学课。”这次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电视直播深深触动了林煜,也让他萌发了“做新闻得到国际一线去”的想法。

当时的他一定没想到,十年后自己能够作为新华社记者在华盛顿报道美国击毙本·拉登的消息并采访美国民众。然而,正是在传院的学习和积累,为他日后从事新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传播学院学习和积累的新闻知识、养成的思维模式和艺术审美让我在异国他乡的工作和生活都受用不尽。”专业知识和技能让他具备了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能力,而思维方式和视野的拓展让他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此外,个人品质和能力的塑造让他在面对驻外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时,拥有了勇气和信心。



传院廿载·寄语未来


在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林煜满怀感慨与感恩:20年,是一段漫长而又充满意义的历程。从颜纯钧、谭华孚等老师倾力创办传播学系到今天,在新一代院领导的带领下,学院培育出的一代又一代传播人才走向各行各业。我的同学们、学弟学妹们都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衷心祝愿传播学院越来越好,师生们能紧跟时代步伐,在传媒领域不断探索和前行。

林煜在美墨边境采访拍摄

毕业20年后,林煜也送上了一些温暖而真挚的建议,想与学弟学妹们分享:

“这个世界是多元和多面的,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看待事物就会有别,但是不同方向的天空都同样辽阔。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打牢专业基础,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找准自己发力的赛道。可能需要多次尝试,也可能一鼓作气。虽然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处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学过的知识可能有一天会过时,但是别失去好奇心和对新闻的热情与思考。坚守新闻人正直的态度,客观中立看待人与事,无论外境如何起伏汹涌,我们的内心都能行稳致远。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一定能够在传播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学院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添彩。加油!”


|传播学院20周年院庆工作组出品|

策划:郑文灿 谢宗贵

采访:吴煌

撰稿:洪雯佳仁

视觉:缪诗洁 林政赫

编辑:邹小芳

指导老师:吴煌




初审:洪雯佳仁 缪诗洁 林政赫 聂蕊 卢慈 

复审:林欣莹 钟莹 傅心悦

终审:吴煌(师) 魏倩怡(师)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官方公众号,“传梦想·播天下”,展示学院发展动态、办学成效、学科建设、学生活动、专业竞赛、师生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