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郑甦,2019年进入传播学院任教,播音指导、教授,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福建新闻联播》原主持人,央视直播联盟成员。福建新闻奖、福建电视艺术奖、福建百花文艺奖评委。获“全国百优节目主持人”“全国广播影视百优理论人才”两项国家级称号,获教育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并指导学生获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赛全国一等奖。
点击下方查看视频内容
讲台新生,教育点灯引新途
郑甦在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步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工作,主持了《现场》《福建新闻联播》《新闻启示录》等众多节目,不断精进积累了20年电视媒体一线直播工作经历。在业界多年深耕过程中,她也多次受邀在传播学院开展讲座、客座授课,通过陆续接触的契机,身在主播台的她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学院讲台的教育热情和独特魅力。
在《福建新闻联播》工作照
2015年,学院首任院长颜纯钧老师和时任院长谭华孚老师鼓励郑甦用深厚的业界背景和实战成果更系统地为课程导入一线真实场景,增强专业发展后劲。他们不仅是郑甦研究生求学阶段的恩师,更是她从教的指路明灯。经过几年的准备,2019年,郑甦完成转身,也正式成为讲台上的一位“点灯人”。在课堂教学中,郑甦结合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不断创新教学。例如在新闻节目播音主持课上,她会出其不意地给学生设置提词器故障应变、调换文稿即兴串联、临时增加关键词进行新闻评述等挑战,充分模拟真实的新闻直播情境。在全新开设的全媒体现场表达课程中,她还会提高难度,在四节连上的课上,第一节课布置出镜视频创作的任务完整版、启动头脑风暴,第二节课指导大家极限创作,第三节课开始就要求学生提交出镜、拍摄、编辑、包装全都搞定的成品,在师生协同探究中与深度点评后,学生课后就要在网端发布升级版的课堂作业了,试水新媒体,获得最真实的反馈。这些“玩的就是心跳”的任务看似高压,实际在帮助学生大步走出舒适圈体验实战,练就适应新时代岗位需求的专业素质。
《新闻节目播音主持》授课现场
学生们接受课堂的“拷打”,但也乐在其中,并且在不断的交互反馈中,师生一起加速成长。“课程最满的时候,我的课遍布大一到研二各个年级。希望大一上过我课的学生,在高年级又见到我的时候,我还能带来新东西。”2021年,郑甦报名参与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通过课堂教学的反复打磨和学生对课程环节创新的及时反馈,郑甦对课程体系建设更加明晰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设计。在备赛过程中,郑甦说学生们给了自己坚实的支撑,“我们在共同开拓一片又一片新的试验田。”郑甦说,“大家不知道这片天地会多广阔,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但是一起坚定地奔赴就对了。”
郑甦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实际上,在参加教学创新大赛的时候,郑甦刚进入学院两年,在学院领导班子的鼓励下,她决定进行尝试,最终一路拼搏到最后,获得全国一等奖。这也是福师大在国家级教学赛事中获得的最高级别奖项。郑甦觉得,她在参赛时收到的来自师生的支持,正体现着传播学院互相鼓励,激发潜能的特色,“无论老师或学生面对怎样的难题,大家都会首先给予充分的相信和肯定。”这次比赛的经历为郑甦点亮了自己教学新征途上的一盏小灯,更增加了她身为讲台上“点灯人”的信心。
学院温情,暖灯光亮映心田
在一线工作的时候,郑甦常常在单位遇见变身新同事的前学生,他们成为了业界新鲜的血液。她记得他们会大声招呼自己“我是听您讲座的学生!”“我是当时隔壁专业‘蹭课’的学生!”“我是您亲学生!”在一声声呼唤中,她开始体会到身为教师的幸福。
在传播学院,温情更是如一盏盏暖灯,映在每个人的心田。教学的这五年,郑甦遇到了许多可爱的学生。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新闻上镜课在秋季开课,期末阶段会遇到冬天。12月的天气,学生穿着厚厚的棉服来到教室,进到演播间换上单薄的职业装。郑甦在课堂给学生出“难题”,学生会紧张到额头出汗。“坐在主播台上训练焦头烂额的时候,学生会默契地互相递纸巾,让对方体面从容地擦汗。”郑甦笑着说。课堂内容是有趣且有难度的,问题的成功解决也让人充满成就感。郑甦印象深刻的瞬间是,班上一位高大的男生在主播台上反复练习之后,终于实现突破,听到肯定时高兴得“蹭”一下从椅子上蹿起来,欢呼“太好了”。那一瞬间她也非常开心,师生之间成就感的暖灯被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点亮。
郑甦也曾经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迷茫的学生。在指导学生参加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时,学生担心抽到的签号影响比赛。郑甦就用自己当年第一次参加主持人赛时“抽到一号签,一号场,一号题,最终夺冠”的经历,告诉学生即使在逆境,也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一号签说不定就是第一名呢”。那次决赛,学生了斩获国赛金奖和优秀奖。
郑甦和学生在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国赛现场
除了学生,郑甦还形容同事们是“个顶个的强,特别能战斗”。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的专业课教师人数较少,面对教学压力,每个老师都会开足马力进行教学创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这样的师生共同体一起努力,燃起一寸寸光亮,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为省级一流的专业建设点,《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口语传播》《即兴口语传播》《面试沟通技巧》《融媒广播节目创作实践》《舞台语言表演艺术》6项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星雨剧场主持福建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真的很棒。”在传播学院五年,郑甦在星雨剧场主持过很多活动。《季风与海洋之声》是我院师生共创的电影之一,在星雨剧场首映时,郑甦担任主持人,她看到台下坐着电视台老同事,大家都为师生共创的影片感动,表达赞赏。“我在现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郑甦笑着说,“我记得丹娜老师还出演了影片,饰演一个严厉的家长,很有趣,看到她与日常非常不同的形象。”
和学生在校内活动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传播学院,郑甦说那一定是“温情”,师生之间的互相包容是不变的底色。老师会分享自己的糗事,学生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大家在一起纠错,改善自身。正是在这个包容温馨的大家庭中,大家共同扶持,携手进步。
和学生的课堂生活
廿载光芒,明灯璀璨照前程
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正如一盏盏星灯熠熠生辉,近5年来,年年有毕业生被送入播音专业最高学府“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深造,蝉联3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一等奖,累计获得国家级比赛奖项30多个,省级奖项更有50多个。而比赛领域更是不断拓展,在朗诵、配音、主持、演讲比赛以外,在北京大学生国际电影节,全国大学生电视节、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IM两岸青年影展等,都有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担任策划、摄影、演员的身影,汇成一片满天星似的灯海。2022届播音专业毕业生郑喆炜更是毕业两年就迅速摘获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教学探索收获满满,“我们的孩子有无限的可能”郑甦充满信心。
和学生在中国大学生电视节
近年来,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也根据行业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增加跨模块的学习。例如大二下学期的全媒体现场表达课打通学生镜前镜后技能,启动新媒体、智媒体的实践尝试;大三上学期的即兴口语传播课,不同专业同学成为联结体,自主联系,进行直播实训;大三下学期的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课程,目标之一是引导同学进行深度理性思考。郑甦说,过去主持人经常担任“最后一棒”的工作,完成团队最后的内核表达,但现在需要主持人主动观察、发现,进行个性化的输出,成为“六边形战士”。不仅如此,专业设置还意图让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实战,把日常课堂作业作品化、产品化。郑甦希望学生们能带着坚韧向上向前的精气神继续锻炼主持人的核心能力,并且打通壁垒,一步一脚印地扎实前行。“希望他们将来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输出者。我们说要讲好中国故事,但有时不缺故事,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一个掌握新的传播技巧的人。”
郑甦和学生在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
“谁都希望有一束光照在自己身上,但为了赢得那一束光,首先要去发光去发热,蓄积自己的能量,才能某一天站在舞台的‘C位’。”而传播学院对于郑甦正是一盏温暖的灯,散发光芒支持着每一位不断前进的师生。在传播学院二十周年院庆到来之际,郑甦表达祝福,“大家一起努力,当然会越来越好。希望同学们无畏地一直从小天地走向大舞台。无论走得多远,不用害怕,回头一望咱们的那盏灯,一直暖暖的在那儿照着。”
|传播学院20周年院庆工作组出品|
策划:郑文灿 谢宗贵
采访:卢佳音
撰稿:钱淼祺
拍摄:傅珈琦 吕洁
剪辑:汤洛琦
视觉:缪诗洁 林政赫
编辑:李欣燕
指导老师:卢佳音 魏倩怡
初审:钱淼祺 傅珈琦 吕洁 缪诗洁 林政赫 肖婷婷
复审:林欣莹 汤洛琦 傅心悦
终审:卢佳音(师) 魏倩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