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刘汉文、郑泽坤:AI能取代影视编剧吗?

学术   2024-10-04 18:10   福建  





传新思想,播新理论

传播学院官方微信

开设“新思想 新征程”栏目

推介师生在“三报一刊”发表的理论文章

建设理论话语传播高地

探析铸魂育人思政体系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10月2日,《光明日报》刊登了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汉文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科研助理郑泽坤共同创作的文章《AI能取代影视编剧吗?》。全文如下:

AI微短剧《中国神话》海报

资料图片

AI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剧照

资料图片

AI微短剧《奇幻专卖店》海报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迎来技术爆炸式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多业态应用层的加速落地,使文生文、文生图、图生视频、文生视频等领域实现技术跃迁,并为影视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和革命性变革。2023年开始,国内影视行业频繁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尤其是编剧环节,人工智能在创意发散、内容生成等方面为剧本写作带来极大便利,对编剧创作流程造成颠覆性重塑,引起业界深入思考。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如何加快技术应用转化步伐,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难点。

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重塑影视编剧行业的技术奇点。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模型、预训练算法等技术的大语言模型,让剧本写作一键生成变为现实。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并在影视行业深度运用。如央视频AI频道上线了我国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该作品由智谱AI和文心一言参与编剧,主要负责文本生成和主题提炼,AI编剧占比高达80%。还有《三星堆:未来启示录》《AI看典籍》《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等微短剧的创作也都有人工智能的贡献。

人工智能为编剧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提高效率,缩短周期。传统剧本创作需要在创意构思、拟定大纲、角色塑造等方面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而人工智能可以让编剧通过提问、对话的形式,输入关键词等信息,完成细节描述和桥段构思,在较短时间内自动生成完整剧本。人工智能还可以将小说直接转化为剧本、分镜头脚本,缩减人工成本。此外,人工智能可以为编剧提供动态检视视角,既可以拆解人物故事线,也可以做到边写边评估对照。如华策影视AIGC应用研究院研发的“影视剧本智能创作系统”,可对20万至50万字小说剧本进行内容评估,将一个编剧3天的工作量缩减至5分钟。

人工智能也可助力编剧的创意生成、灵感激发。以往,编剧构思一个情节需要查阅各种资料、耗费很大心力。而人工智能通过学习、整合和分析大量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为编剧提供数个选择,并快速梳理和确定最具价值的故事线。以一览运营宝的“AI编剧”为例,用户仅需在“创意生成”栏输入创意点,软件便会据此进行“情节生成”,给出几个不同的故事情节;选择其中一个,便进入“脚本生成”环节,完成专业分镜头脚本。

剧本创作有了雏形后,人工智能还能优化内容,修补漏洞。传统剧本写作基于人的经验、灵感以及写作能力,在撰写过程中难免出现语法漏洞。人工智能拥有较为全面的知识框架,依托算法和数据库,帮助编剧检查剧本语言逻辑、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还可以通过输入具体指令来润色剧本文字,提高作品质量。

只能协助编剧进行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的编剧功能刚出现时,曾引发业界关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编剧”的话题讨论,甚至使很多从业者尤其是编剧产生抵触情绪。但经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CTV-6《今日影评》曾在节目中现场测试人工智能的编剧水平,结果显示它仅能处理内容逻辑上的初级问题,难以进行深层次的细节设计,尤其欠缺对因果逻辑的把控。因此,就现阶段而言,人工智能只能协助编剧的艺术创作,无法完全取代编剧。

首先,人工智能难以体现生活的深层肌理。编剧是基于文字的编写或加工,其工作本质上是文学创作,更精确地讲是对故事的构思与把握。好故事的灵感来自编剧本身强大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则是人类大脑对日常情感、生活经验和审美感知等记忆的整合与编码,是人类独有的能力。编剧在创作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生命记忆,用想象力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表达,使作品生动真实。而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机器程序与数据处理,无法向内建构起自我世界,没有个体体验,缺乏想象力的生成与发散,生产的剧本仅能做到描述故事,缺乏思想深度、生活广度,无法触及故事与艺术的核心。

其次,人工智能难以做出有个性、有温度的艺术表达。传统编剧在写作时基于上帝视角审视故事的因果逻辑、角色塑造、情节结构,以及剧本中微妙的态度与深层主题的呼应。而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来自其语料库,仅能做到初级语言的膨胀与扩散,通过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选择最优解,能给予人知识却缺乏情感,无法设计出类似《长安三万里》里众人朗诵《将进酒》的经典场面,以及蕴含各种隐喻表达的台词。

最后,人工智能难以把握整体叙事节奏。传统编剧在创作时,不仅要专注故事内容设计,还需考虑场景设置、景别选择、机位安排、光线运用等,为导演提供充足的拍摄自由度。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在于目前主要聚焦于剧本本身的生成,采取点对点、点对多点的直线处理方式,而非传统编剧流动性且覆盖全局的综合处理方式,所以难以兼顾整个拍摄流程的各个环节,缺乏整体的把控能力。特别是在大型电视剧的剧本创作中,资深编剧能确保每一集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节奏的把握。而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局限于单剧集的初级写作阶段,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剧情的节奏和走向。

可能会淘汰不会用AI的编剧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在影视行业,影视强国建设和影视工业发展需要我们以积极态度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让其高度适配影视编剧行业。

一是鼓励开发、优化高度适配影视编剧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人工智能对剧本语言、人物对话、情节发展等复杂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使其能生成更自然、富含情感和逻辑性的对话和叙述。在细节上优化算法,让人工智能学习并模仿不同的写作风格。通过分析大量剧本数据,学习情节构建的逻辑与模式,辅助或自动生成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故事情节,适应多样化的创作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增强人工智能的情感理解能力,使其能识别并响应角色的情感变化,创造出更贴近现实、更有温度的故事。

二是构建以人为主体的“人机协同”编剧创作范式。人始终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具备人工智能无法理解的精神意识、情感表达、价值判断。人工智能缺乏人性感知能力,无法到达叙事艺术的层面,但其具备优于人的客观性、计算能力和语言逻辑。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编剧打破传统单向线性创作思维,转向多元的开阔性思维,甚至可以做到将文字剧本直接生成图片、视频,使编剧从文字的想象转为视觉的呈现。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推广,不会用人工智能的编剧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由编剧负责提供创意灵感、塑造人物性格、构建情节框架等核心工作,由人工智能负责处理大量数据、提供创意建议、优化文本结构等辅助工作的“人机协同”模式,提高艺术创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加强版权管理水平,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介入,人工智能创作的大范围应用,势必会造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深刻变革。目前,对人工智能创作版权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是否给予其版权”和“版权授予谁”两个层面。现有技术无法对人工智能创作的版权进行有效追溯、识别和保护。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适用于人工智能创作的版权管理机制。

目前,人工智能在影视编剧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各种技术和配套机制尚未成熟。但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潮流下,人工智能将会成为编剧环节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面对利弊兼具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应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拥抱它、使用它,以理性的方式化解风险与挑战,用“人机协同”的新范式赋能中国影视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汉文 郑泽坤,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科研助理)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罗语宸

初审:罗语宸

复审:林欣莹 傅心悦

终审:魏倩怡(师)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官方公众号,“传梦想·播天下”,展示学院发展动态、办学成效、学科建设、学生活动、专业竞赛、师生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