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作者解读|复旦大学团队领衔揭示季节性流感的传播动态

学术   2024-11-11 14:30   北京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联合牛津大学Moritz Kraemer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Philippe Lemey教授、皇家兽医学院Oliver Pybus教授团队在季节性流感的传播动态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新冠大流行的干预措施重塑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COVID-19 pandemic interventions reshaped the global dispersal of 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于2024年11月8日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



流感病毒凭借其抗原性易变、宿主生态多样性等特质横行世界,无数次威胁人类健康。流感病毒是20世纪以来唯一可以引起周期性全球大流行的病原体。季节性流感在全球和我国每年周而复始地流行,每年可致全球300-500万重症病例、我国9万例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超额死亡。


研究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模式对于制定流感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然而新冠大流行期间施加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打破了季节性流感传播的“常态”,国际科学界尚未揭示其从“扰乱”到“恢复”的全过程。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团队整合全球流感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基因序列数据和人群航空流量数据,将全球分成了12个区域,在贝叶斯系统动力学的框架下重构了四个时期的季节性流感传播模式,并估计了传播的相关参数和潜在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发现,季节性流感的活动水平和区域间航空流量均经历了“下降后恢复”的过程。在时间异质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框架下进一步结合基因序列数据,发现区域间航空流量(代表长距离的人群移动)是四个时期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估计地理进化树中的主干区域,发现大流行期间,南亚和西亚分别是维持A型流感和B/Victoria循环的关键区域。


图:季节性流感在新冠大流行前中后的传播模式改变


为评估大流行期间不同流感季的传播强度和传播模式相似性,团队又进一步运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季节性流感传播的恢复。结果发现,大流行后期(2023年5月-2024年3月),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的模式和强度已基本恢复至大流行前水平。


研究团队进一步以甲型H3N2流感为例,估计了非洲、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毒株循环持久性,发现其在大流行期间出现显著升高,提示相对独立的进化和循环。


通过构建分层贝叶斯回归模型,发现抗原漂移和区域间人群移动与大流行期间循环持久性的升高显著相关。最后,评估了近年来每种季节性流感的基因多样性和选择压力,并探讨了B/Yamagata谱系“消失”的潜在原因。


此研究识别了全球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征和传播关键区域,明确了针对新冠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区域流感病毒进化/循环独立性的影响,大流行后流感传播模式的稳健恢复以及新型流感毒株起源地的不确定性,强调了加强呼吸道病原体的病毒学和基因监测、及时调整疫苗接种策略和监测方向的重要性。研究结果对未来大流行的综合应对提供了实证依据,加深了大流行情境下对季节性呼吸道病原体传播和进化的理解。



主要作者简介




















陈志元,复旦大学2022级博士生,主要从事新再发传染病的时空溯源和时空传播动态研究。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含共同)身份在Science, Nature Genetics, Lancet Microbe, Lancet Global Health等期刊上发表9篇高水平科研文章。2024年获首批国家自然基金委博士生项目资助。


余宏杰,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主任。主要从事新发传染病和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的传播动力学、流行病学参数、疾病负担、干预措施和临床管理的评价、病原体感染机制和宿主免疫应答机制,以及疫苗的效力、效果、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获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领军计划,目前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免疫策略专家咨询委员会(SAGE)的轮值专家组成员。在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并列)发表高质量论文183篇,包括Science 3篇、Lancet 5篇、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篇、BMJ 3篇、Nature Medicine 1篇、Nature Genetics 1篇、Nature Microbiology 1篇、Nature Human Behaviour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9篇、Cell Research 1篇、Science Advances 1篇、PNAS 1篇、PLoS Medicine 4篇、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7篇、Lancet Microbe 2篇、Lancet Global Health 1篇、Lancet Public Health 1篇、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1篇、Lancet Healthy Longev 1篇。



本文由论文作者团队受邀供稿,文中观点仅为作者团队观点,不代表Science/AAAS立场。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个赞

ScienceAAAS
Science《科学》系列期刊官方公众号。Science《科学》系列期刊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官方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