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 导 读 /
滨海湿地是地球上最脆弱且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其植被具有减浪、保滩促淤和储存蓝碳等湿地生态功能。湿地植被的时空动态变化是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和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受全球气候异常、海岸带围垦加剧、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影响,滨海湿地植被面临面积锐减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湿地系统的复杂性,植被群落时空变化受生态环境、种间竞争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厘清这些变化背后的驱动机制,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Results
/ 研究结果 /
本研究从人类活动、种间竞争和环境变量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了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互花米草、碱蓬和芦苇三种主要滨海湿地植被群落在1990-2022年的长时序时空变化特征。三种植被的景观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互花米草的斑块聚合度较高,破碎程度低且呈下降趋势;芦苇和碱蓬的斑块则呈现聚合度较低,破碎度高且呈上升趋势。三种植被沿海陆梯度呈带状分布,并随时间逐渐迁移,且迁移过程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归因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主要分布于滨海湿地向海一侧,受海表盐度和显著波高等海洋环境因子影响;碱蓬多分布于受潮水影响的洼地两侧,其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降雨量和显著波高。对于三种植被分布格局总体而言,人类活动中的养殖塘的建设和植被间的种间竞争关系是影响研究区植被景观格局的关键因素。
Perspectives
/ 总结与展望 /
扫码阅读原文
原文链接:
https://spj.science.org/doi
/10.34133/olar.0048
作者简介:
共同第一作者:孙金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海岸带植被演替研究。
共同第一作者:刘振夏,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地理建模分析研究。
通讯作者:俞肇元,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联合国海洋十年“海岸带预测”科学计划长三角创新示范站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海岸带数字孪生、信息地理学、量子地理计算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课题8项。获伊斯坦布尔国际发明博览会专利金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和国家行业奖项9项。
OLAR 期刊简介
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 (OLAR) 由南方海洋实验室和美国科学促进会合作出版,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2024年度广东省高起点英文期刊创办项目,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cean Negative Carbon Emissions, ONCE)学术出版合作平台,已被Scopus,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等15个数据库收录。本刊以海洋相关学科为重点,刊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海陆气相互作用、海洋碳中和、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化学海洋学、海洋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冰冻圈科学、河口海岸学、海洋工程与海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分享卓见,探索前沿,OLAR 诚邀您一起荟萃科学发现,共享学术盛筵!
期刊官网:
https://spj.science.org/journals/olar/
投稿系统: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olar/
点击名片
关注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