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延平叫回南平——为什么说叫“福建延平”也很奇怪

文摘   2024-10-20 20:31   福建  

文 | 我号漫了个话栏目

图 | 我号资料库



自从2014年后,有关于原老南平要不要叫南平,还是叫延平,这种争议就时不时能够听到。2019年开始酝酿的一批市一级行政办公点搬迁,以及延平区境内的部分地标去“南平”二字,就把这种争议的某一个结果有了坐实的趋势。又过了四年,到现如今,有关于原南平的报道和表述及地名的标注,大家看到更多的就已经是“延平”了。

虽然历史上,延平也是南平,而南平更是现在的延平,这个是有依据的,不过由于时代变化,不只是这个城市,有不少的城市也会在地名上发生变化,关于此,大多数人都表示可以理解。不过,为什么说,放在南平区域而言,如果仅仅是把目前这个延平区直接叫延平会很奇怪呢,其实最大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地级市的区。

县一级的城市,包括地级市,我们早就习惯直接使用它的城市名字了,诸如南平境内的几个县——顺昌、光泽、政和、浦城等等,虽然在南平境内,但是我们也很少提及它们时就直接说成“南平”的,我们更习惯直接叫它们顺昌、光泽、政和、浦城等等。这个不只是这几个县,放眼全国的县,几乎如此,没有什么人会有异议。那么,县级市就更是如此了,比如南平境内的武夷山、邵武,它们对外就可以直接说是武夷山、邵武,甚至说武夷山市、邵武市,这也完全没有异议,并且,也完全没有人会在指称武夷山和邵武时,只说它们是“南平”。

为什么可以这样呢?就因为,不会引发歧义,也符合长期以来人们的习惯。因此,有时候在一些大会、大赛等重要活动中,你甚至会看到,这些城市前面直接标了“中国”或者“福建”前缀,比如会这样写:中国·武夷山。这就因为,武夷山市即便是在南平大市之内,但是也有很明确的“独立感”即城市个体印象,因此,说成“南平·武夷山”是对的,说成“福建·武夷山”也毫无问题,说成“中国·武夷山”人们也不会觉得奇怪。当然,一般来说,如果城市名气不够大,对外的影响不够深,那么,一般来说不太会单独使用“中国”作为前缀,比如邵武市,在办一些大型活动时可能会写出“中国福建·邵武”,这样就已经很显档次的,而武夷山的名气够大,所以它对外写“中国福建·武夷山”也行,直接写“中国·武夷山”也行。

而南平对于邵武、武夷山,是级别更高的城市,是地级市,所以,南平本市一级办活动,也是可以在“中国福建·南平”“福建·南平”)或“中国·南平”这两种表述上进行选择宣传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延平区要办大型活动,直接写“中国·延平”可否呢?其实啊,这样写人们就真的会觉得奇怪了,虽然延平和武夷山、邵武一样也是一个城市,但是,就因为它不是县(县级市),而是区,城市个体的“独立感”更不太明显,那种对大市的依附感更强,所以,在延平办大型活动与赛事,直接用“中国·延平”就很怪,最多是用“中国福建·延平”或者“福建·延平”就已经很“顶”了,至少比“南平·延平”看起来更大气。不过,常规的做法却是,当地会使用“中国·南平”作为宣传,这个时候,“南平”就可以代表延平或者建阳(建阳也是区)去对外宣传城市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有时候会看到“福建延平”的一些新闻报道的表述,或者群众间的口头表述,其实都是有点怪怪的,就因为区一级的城市如果脱离大市的名字而直接与省份的名字相连,感觉上会有“越级”。如果真有报道这样写,恐怕还是出于想宣传延平、突出延平的考虑吧,不过,确实很奇怪啊。最适合的做法就是用“南平·延平”这样的叫法更妥。

厘清了以上逻辑,

我们再往下接着探讨,

为何还是建议延平要叫回南平呢?


 位于延平区闽江之上的闽江大桥(赤氡 摄)


 延平区的老南平城貌(赤氡 摄)

因为,如果由于南平“大市搬迁”,行政中心从延平区境内迁移走了,那么,现在的延平,虽说是区,但是,它的“独立感”即城市的主体印象是不如武夷山这种县级市强烈和鲜明的,恐怕也比不上顺昌、光泽这种小县,对延平来说在打造城市名片、宣传城市形象上就显得比较“吃亏”和“委屈”。而从历史渊源来看,这个地方原本就是南平呀,以前是因为市级行政中心放在这里,所以即便在区划上这里叫延平区了,但人们不会太纠结这个名字,还是直接会叫这里南平,外地人也叫这里南平,大家的思想是相通的,能无障碍交流。“延平”更像是作为区划的意义存在罢了,南平依然是南平,所以,多年来大家就没提出什么疑问。

但是,现在你把行政中心搬迁了,这里仅仅剩下文化中心或者经济中心的定位,那么,“延平”二字其实也应该随之变化(拿走)会比较好,比如它若还是作为区可以改为南平区,或者直接撤区改县为南平县——且不说城市级别是变高还是变低,至少保留“南平”叫法,还能够确保一个城市在地名的使用上、城市宣传上更加符合当地群众长期以来的习惯。

所以说,建议延平叫回南平是有以上考虑的。

但是,但是!为何这个问题今天需要提出来?难道说,中国别的城市就没有区了,别人就没有这个问题就你延平有这个问题纠结吗?是不是太矫情了呢?其实不是这样的。那这里就牵扯到南平的行政搬迁引发的一些现象。毕竟我们都知道,这里面有两区之间(延平-建阳)间隔距离有点遥远且中途还有别的县相隔的有点哭笑不得的问题,也有市级行政中心究竟是说从延平区搬到建阳区还是搬到武夷新区这种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搞不太明白的问题。所以,这些问题一一叠加起来,就会让延平到底是该叫延平还是改回南平更好的争论不断冒出来。


其实这也不能怪群众们、网友们有这样的看似比较纠结的想法,如果我们去参考别的城市,可能这样的问题是比较少的。

比如福州,福建人的省会城市,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虽然它是省会,但是级别上和南平是一样的,城市的情况和南平也一样,福州境内也有区也有县,南平也是这样。不过,福建好像真的没有人发神经整天去纠结“这里要叫鼓楼不能叫福州”这种看似二百五的问题,至少笔者在福州还真没有听过这种看似无聊的笑话。

鼓楼是福州的一个区,仓山也是区,晋安也是区,从区划上来描述这几个区,肯定鼓楼就是鼓楼,仓山就是仓山,晋安就是晋安,但是从人们的习惯来说,这些都是福州。在福州,人们好像只有问你家住哪里时会特意强调一下我住在鼓楼还是住在仓山,可是,当如果问到你是哪里人时,你还不就直接回答福州人了吗?难道有必要去说我是鼓楼人?

当高铁带着旅客抵达福州站,列车上播音“福州站到了”时,这也极度符合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理解,难道列车要刻意提醒“晋安到了”吗(提示:福州站位于福州市晋安区)?这不是奇怪吗?所以,福州站就叫福州站了,没有叫成晋安站。而福州后来在仓山区新修的另一个火车站叫作福州南站,顶多就是多一个“南”字区别方位而已,也没叫什么仓山站。这不仅不易于让乘客搞混乱,也是拉开福州框架、对外宣传一个“大福州”的明智举措。



可是在南平,这种原本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就变得有点复杂。火车站的名字之前多遭调侃,这个有兴趣你们自己上网搜索便可。后来改了名字了,仍然有留下“疑点”给人争议的空间,不信你看:

其一:位于延平区的南平北站,突然就看不到“南平”了,直接因为“大市搬迁”改叫延平站。难道,延平此时已变成一个县了吗?非也,它还是区,更是南平的经济和文化大区,难度就不配用“南平”二字了吗?


其二:位于武夷新区的武夷山东站,突然就改成南平市站了,注意,南平后面还带了一个“市”字,请原谅笔者才疏学浅,不知道中国还有哪些车站需要专门在站名上强调是“市”还是“省”的,就算真还有,也不是大多数,不然,像深圳、上海、厦门、杭州、南京、苏州、宁波这些级别比南平高得多的城市的高铁站,为何就不见“市”一字呢,难度是这些城市不配用“市”吗?


这些各种各样事情的发生,在短期内突然都压到原来的南平人的头上,他们就真的会有点懵了,所以不能怪他们至今还在对于“改名”意难平,还是站在前因后果上去多多理解比较好。而对于外地人,要去如何理解现在的南平的几个城市名字的区别,尤其是,千万别买错车票到错站,可能也要费一些劲儿了。

纵然我们理解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也理解万事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道理,但是,在斗转星移间,笔者个人以为,有些东西,能没必要变还是不要变,即便要变,能思考周全一些再变定要周全些为好,在变化的过程中,也应更大程度考虑和尊重到当地的历史渊源和群众习惯,也会让改变更显丝滑,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与赞许。

以上观点不当之处尽情各位老师指正。


 独家视频解说

你也许还想阅读:

· 对于原南平大剧院的改名我是有点意难平的

· 何以问未来(1/3):论南平“搬迁期”的地理圆心效应

· 不管你信不信高铁南平市站一定会成为本区域核心交通枢纽




 声明丨转载需授权,涉原创版权归其所有者。



山珍不塞牙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