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吉祥满族"↑关注微信订阅号:@吉祥满族(微信号:jixiangmanju)中国满学会、满文书法研习会门户网站——吉祥满族,2002-2024年
【满族传统棺材:旗材,又称满材】
早期满族的丧俗,有的火葬,有的土葬,有的树葬,有的天葬,还有的水葬,这是由于生活地域不一,经济条件各异而形成的。
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就以火葬为主。用火葬,和当时满族生活环境有关。那时候,当一同去打猎的伙伴在半路上死了之后,或者征战而死的人,就很难将其尸体运回来,只好将死者的辫子剪下来带回,或者将火化死者的骨殖捡回几块。都以此来象征这个死者遗体,放进鹿皮制做的口袋里,回到自己的部落(家乡)再埋掉,到了后期又用骨殖匣子。
清初,仍延续这个习俗。入关后康熙时期改为土葬。土葬逐渐被农耕地区和城市里的大多数满族人所接受,这也是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辽宁地区满族丧葬大体上可以分为小殓、大殓、服丧、祭奠等几个主要程序和仪式。
小殓是指从死者去世到装入棺材前的阶段。老人临终之际,儿女们给他洗净手脸,换上装老衣服鞋帽,无论男女都须穿本民族传统服装。从里到外一般是七层(套),也有少于或多于此数,但必须用单数,以免把成双和死联系在一起不吉利。如死者是有官职爵位之人,也可以穿官服入殓。
人死后,还要有一系列的仪式,在死者的口内要放一枚铜钱,一些地方叫“含殓”。手里要握着铜钱。在死者的头前还要放一长明灯,俗弥“倒头灯”。这盏灯直到大殓时才熄灭。
死人要避祖宗,满族在屋里西墙供祖宗匣,不能让死人的煞气冲了阻宗。在死者刚刚咽气时,就用红布将祖宗板挡上。也有的将祖宗板上的神位请下来,用红布包上,在治丧期间妥善收藏,出殡后一百天再放上祭祀。
挂红幡(也称丹旐),也是满族丧葬礼中独特的习俗,在《清会典》中有记载:“满用丹旐,汉用铭旌。”丹旐又叫魂幡、引魂幡、领魂幡。像一个长条旗,用一丈左右长的红布做成,其长短跟死者的辈分与年龄大小有关。年龄大的就长些,年龄小的就短些。幡两头用黑布装饰。’挂幡的方法是在丧家的大门外,竖根约两丈高的杆子,将幡挂在杆子上。如果死者是男性,便挂在大门外的左边;女性就挂在大门外右边。
如果放在庭院里,以屋门为界,也是男左女右。每天早、午、晚三次在幡前祭祀早上挂出,晚上收回,直到出殡。长者死后,亲友们开始吊唁、守夜、陪宿,至近的亲友晚上不睡,陪着家属守灵。
早期满族的丧礼,死者的家属和至亲族人要减食三日,与这个相关连的是“馈粥”礼节。清入关后,一些人家的“馈粥”变成酒宴,雍正皇帝曾批评这种奢侈习俗。从这天开始,亲友们前来吊唁、烧纸。
大殓,也就是民间所称的“盛殓”,将死者尸体放入棺材里,一般在死后的第三天举行。满族的棺材形状与其他民族不同,棺材盖是起脊式的,俗称“旗材”。棺材里铺褥子,还铺树枝干柴,这是昔日火葬习俗的遗风。满族习俗认为死者的住房应与生者住房一样,也应当起脊。‘ 有钱人家的坟里还带炕,将棺材放在炕上。
入殓时死者的儿子们用棉花球蘸酒为死者擦额、擦眼睛(俗称开眼光)。灵柩放在房前西侧,并设有灵棚、供桌、祭品,供亲朋好友来吊唁。过去城市里的满族还有供“饽饽桌子”的,用馒头、点心摆成塔形,放置在灵前,所有的祭品以及全部的供具,城市的冥纸铺均有,可以租赁。
旧时出殡一般是在停灵7天或9天之后,但过去城里的官宦人家或富有人家停灵的时间就长了,可是一般不超过“七七”四十九天。他们要做法事,请和尚念经超度亡魂等。城乡不管穷富,出殡前必须有辞灵仪式。出殡时孝子背着白布带子,将一头拴在灵柩上,孝子走在前头或紧跟在灵柩后。
出殡的队伍最前头由死者的儿子打红幡,然后是灵柩。灵柩后边是家属家族亲友,农村的道远,送灵的亲友就坐在大铁瓦车上。出殡时如果路过道口,也得烧纸。
旧社会有钱有势的人家亲朋多,当出殡的队伍行至中途,亲友们有的为之搭路祭棚子。灵柩到此停下,亲友为之祭奠一番,丧家也陪着吊祭,然后再走。有的途中不只一个路祭棚子。到了墓地,人们把灵柩埋在墓圹里,堆成坟山,死亡的亲友们抢红幡,撕成条条,回家为孩子们拴在衣服上,人们认为它可以避邪。
服丧,也就是治丧过程中的穿戴。长者死后,他的儿女晚辈要穿孝袍,均是粗白布做的。
男孝衣前后开契,女的不开契。男子有的戴白毡帽,一般在帽子上套白色帽套,当官为宦的要把帽子上的红缨子摘下来。
入关前女的有剪发习俗。死者没出阁的女儿和死者的妻子要剪一绺头发,男的从辫子上剪一绺,放在死者的棺材里做殉葬品,代表自己身体一部分,陪着死者到阴间。这种习俗到康熙年间还有,是满族治丧的传统习俗之一。
到了后期,女的在头上扎一寸宽的白布条。男人在治丧期间不能剃头。女的将头发散开,扎个孝条子。满族的服丧时间一百天,较之汉族服丧时间短。
清朝当官的当差的只服丧27天。服孝时期不可饮酒、娱乐,不能结婚。三年之内,女不戴花,男不穿红。妇女戴的首饰只能戴银的,不能戴金的或其他颜色的,不穿花色衣服,只能穿素色衣服。男女均扎白腰带子。
入关前,满族是七天一祭祀,俗称“烧七”,均到坟前烧纸。下葬以后,等到三天去坟前培培土,称作“圆坟”。
满族早期有个风俗,将死者生前用的某些实物,如衣服、马鞍子、弓箭等,在坟前烧化,当然不是一次焚化,均是在祭祀时焚化。
在皇太极时期规定,多大官烧多少件,一般是3套9套,官职越高,烧的越多。到了人关前后,就被烧纸所代替,烧纸钱、金箔银箔做的元宝锞子(冥镪)、纸扎楼库,还有用纸画的绸缎。
每次大型祭祀都烧,祭日有“烧七”、“满月”、“百日”。到百日这一天服丧期满,脱孝服,因此是大祭日,百日大祭后还有周年也是大祭。
平常对死者传统的祭日是清明节,它不同于汉族的清明扫墓,满族在清明祭祀日要在墓前插“佛朵(佛花)”,“佛朵”是用柳树枝儿,或用苞米棒子,在上边糊彩色纸条或彩色布条,将它插在坟头上,其用意是为死者祈福。这是满族所独有的风俗。其他祭祀日子是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十月初一(送寒衣)烧包,将纸剪成衣服样子,装在纸袋里,上边写着死者的姓名,即送给谁。再有除夕要去祖坟为祖宗送席,按嫡系祖先顺序摆供桌。
满族的坟茔地与汉族没差别,一般是靠山面水。墓地的坟排列形式由长及幼,成燕翅形。祖父的坟与孙子的坟在一个线上,均是这么往下错落着。立祖中间,父子不同行。一些做官的坟前有诰封碑。
来源:女真明清史与东北
举手之劳请点击“右下角 再看” 热爱此文请转发朋友圈,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吉祥满族编辑整理转载需注明
满人家庭有满文才是民族根本!
有意结缘,请长按下图二维码添加微信咨询↓
如您需要满族风格元素的餐饮、旅游、文化合作,请联系——叶赫那拉煜麟,大清国慈禧皇太后五世内侄孙,清代世袭一等子爵后裔,中国书画院院士,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满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满文书法研习会秘书长兼副会长,湘西武陵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史地民俗协会会员、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书法家,畅销书作者,著有《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正说清朝十大贵族》、《大清风云人物》、《晚清军事变革》等。十余年间,煜麟老师为东北、华北、西北等数个满族民俗村寨、满族饭店宾馆进行过满族文化元素整合,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与资源,欢迎洽谈合作。电话:13911539318(同微信)
长按指纹,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