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满族歇后语

民生   2024-11-18 06:01   美国  

提示点击上方"吉祥满族"关注微信订阅号:@吉祥满族(微信号:jixiangmanju)中国满学会、满文书法研习会门户网站——吉祥满族,2002-2024年


歇后语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起源于中国古老的战国时代,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大约在清代这种文化艺术有流民带进满洲人的生活世界,在原有形式基础之上,加了一些满洲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歇后语。

满族歇后语有文人歇后语、民间歇后语之分,这里着重介绍满族民间歇后语。满族民间歇后语是满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民间口头上流传的语言。满族民间歇后语运用比喻,以譬解意。有的以事解意;有的以物解意;有的以人解意;有的以事物特点解意,有的以同音异义字解意。满族歇后语以反映满族生产、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反映满族居住的白山黑水地带丰富的野生动物、植物自然资源的歇后语有:

大目乌打盹——装迷糊(大目乌指猫头鹰)。

飞龙钻荆棘一刺激(鸡)。

马鹿的犄角——出岔了。

王八骨头——不成材(王八骨头指长白山区的一种小灌木)。

杌喇草成名——宝不在贵贱。

老榆树上的喜鹊——净拣高枝攀。

老虎生崽——只一个。

老虎的朋友——没善兽。

秋后的野果——越来越少。

黑瞎子敲门——熊到家了。

黑瞎子猫月子——抱熊了。

反映满族居住地区,白山黑水地带自然风貌的歇后语有:

春天的大雁——一头朝北。

五更天下大雪——明白(天也明、地也明)。

大雪天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反映满族盘弓射猎习俗的歇后语有:

一枪打不死的黑瞎子——没跑。

一枪没打着——白送子。

见了兔子才放鹰——有利才出征。

虎跳山涧——悬起来了。

老鹰抓免子——稳拿。

过冬的黑瞎子—一自己吃自己(黑瞎子冬天蹲仓的时候舔自己的掌为食)。

抓天鹅的海东青——越小越好(海东青,产于东北地区的一种鹰)。

拉弓不射箭——虚张一下。

狐狸窜山--跑惯腿了。

隔山射虎——全凭硬功(弓)。

蹬踏板撵泡子——大脚胜小脚(踏板,指满族猎人使用的滑雪板)。

反映满族采捕习俗的歇后语有:

长白山老山参——难得。

勾辛进施子一——有去无回(勾辛既狗鱼,施子,既捕鱼的“迷魂阵”)。

打松籽的眼睛——往上瞅。

老套子裹珍珠——内里有货。

鱼鹰下湖—一大有作为。

柳树叶裹棒捶——不象那大山货。

反映满族服饰特点的歇后语有:

马褂上穿背心——格(隔)外一套。

杌喇踢格格——褶子了(这里指沾包了的意思)。

三伏天穿棉袄——不是时候。

妞儿上头——立时高三寸(满族姑娘结婚后梳顶发卷燕尾头,此语指人突然发生变化)。

黄鼠狼子戴缨帽——硬装当官的(缨帽,指满洲官吏帽顶皆带缨络)。

二大妈缠脚——假装尼堪。

二百钱一双杌喇——贱皮子。

反映满族祭相活动的歇后语有:

大叶子座神位——全靠那张皮(大叶子指貂)。

敬神的饽饽——挨个锤(指满族以打糕敬神)。

老酒祭马——不忘祖宗恩德。

雪埋颟伊一早晚露像(颟伊指满族祭招供奉的木制神像)。

嘎哈登房檐——该上饭了(满族院内立的索罗杆子上面的锡斗里盛肉饭敬乌鸦和

喜鹊,乌鸦和喜鹊登房檐窥视室内,说明锡斗里没有肉饭了,应该添饭了)。

反映满族崇敬和同情祖先方面的歇后语有:

老罕王坐盛京——心满意足(老罕王指清太祖努尔哈赤)。

老罕王见马灯—一又来了、

老罕王的脚——真有福星(指努尔哈赤脚下的七星)。

太祖登基——福在足下(太祖,指清太祖努尔哈赤)。

反映满族礼俗方面的歇后语有:

正月十五的媳妇——脸够大的(满俗正月十五这一天,即使平时最害羞的小媳妇,也敢往平时彼此不开玩笑的人脸上抹黑)。

瘸子走路——步步有礼(理)(指此种行为很象满族礼俗“打千儿”)。

反映满族其他生产、生活方面的歇后语有:

二五子炒菜——不是滋味(二五子指技术不高的人)。

三九天不戴帽子——动(冻)脑筋。

力巴头赶车——翻了(力巴头,指外行的人)。

大鼻子的爸爸——老鼻子了(老鼻子了,指数量多的意思)。

一根取灯两袋烟——刚够用(取灯,指火柴)。

马尾儿穿豆腐——提起来了。

老虎拉车——谁敢(赶)。

老鼠拉木掀——大头在后面。

秃子撞葫芦—一说不清谁碰谁(满语“秃子”和“葫芦”发音一样,是一个词)。

怀里揣火盆——热心。

小猫没眼睛——瞎虎。

张三逮驴——绰绰有余(张三指狼)。

黑瞎子掰苞米——拾一个丢一个。

狍子屁股——白定(胺)。

油梭子发白——少练(炼)(油梭子,指动物油的渣子)。

房檐下的冰凌子——根在上头。

姑娘媳妇踩格子——脚跟脚(居住在东北的满族人,种地时用脚在垅上踩出一行脚印下种)。

榆树根子一老疙瘩(老疙瘩是满语对最小的孩子的称呼)。

总之,满族的歇后语,反映了满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具有明显的民波特点,是了解和研究满族风俗和历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



吉祥满族编辑整理 转载须注明

举手之劳请点击“右下角 再看” 热爱此文请转发朋友圈,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如您需要满族风格元素的餐饮、旅游、文化合作,请联系——叶赫那拉煜麟,大清国慈禧皇太后五世内侄孙,清代世袭一等子爵后裔,中国书画院院士,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满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满文书法研习会秘书长兼副会长,湘西武陵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史地民俗协会会员、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书法家,畅销书作者,著有《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正说清朝十大贵族》、《大清风云人物》、《晚清军事变革》等。十余年间,煜麟老师为东北、华北、西北等数个满族民俗村寨、满族饭店宾馆进行过满族文化元素整合,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与资源,欢迎洽谈合作。电话:13911539318(同微信)


长按指纹,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吉祥满族
满族门户网站——吉祥满族网www.manchus.cn 中国最大的满族门户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