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从好几家IVD企业的年报表述中来看,还是很乐观的。
万孚生物:化学发光战略平台的管式化学发光及单人份发光业务线双线并行,在报告期内实现超高速增长。管式化学发光布局三级医院门急诊、检验科和第三方实验室,实现专业场景的突破。特色项目血栓六项同比实现接近翻倍的增长。单人份化学发光业务深耕门急诊场景,成功建立了标杆终端,通过不断的专项优化和产品改进,使得单产逐步提升,
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基蛋生物:小发光带动了常规项目的拓展增量,报告期内小发光出库960余台,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覆盖率 70%以上,受益于小发光装机的持续放量和检测菜单的不断丰富,
化学发光条线呈现快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20,221.33万元,同比增长141.58%。为加速提高小发光在不同等级医院的终端覆盖,公司发布了 MAGICL 6000i,主要面向二级及以下医院。与
MAGICL6000 相比,MAGICL6000i 的测速提高至 200T/h,位列小发光领域可达到测速的第一梯队,
仪器结构中不含 MAGICL6000 中的 HCT(红细胞压积检测)检测模块,仪器成本进一步降低,结合公司对 MAGICL6000i 灵活的销售政策,有望持续扩大 MAGICL6000 和 MAGICL6000i 在不同等级医院的终端覆盖面。热景生物: 公司研发的单人份化学发光从解决终端使用的痛点上下功夫,试剂单人份包装,可以全血检测,无需耗材,无隐性成本,无开瓶有效期限制,有质控,配套89个获证项目,包含炎症、心脏
标志物、甲功激素、肿瘤标志物、高血压、糖尿病等检测项目,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公司全面的检测项目加上单人份化学发光方法学的优势,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检测能力,真正实现
“分诊”功能。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Q 系列)已顺利完成装机超 13,000
个测试单元。2023年,小发光平台(MQ60 系列试剂)实现营业收入 20,290.25 万元,同比增长39.98%。仁迈生物:凭借全血检测“武功秘笈”,在近两年里实现了业绩快速翻倍增长。在3月的重庆,安图生物在CACLP上展出了单人份小发光产品。IVD国产发光“五虎”,全部通吃大小发光。罗氏和希森美康也都选择了小发光,一家和仁迈合作,一家和泽成合作。当然,过去的一年也有不少做小发光的企业面临困难,比如,华迈兴微身陷囹圄;北京的一家小发光企业经营困难,工资都延期发布了。还有不少小发光不再市场活跃,也不知道咋样了。IVD研究社的黄工曾统计出代表性的小发光企业,供参考。总之,市场还在,有资源支撑的企业等待开花结果;没钱的企业慢慢都耗不下去了。
一种是单人份发光,试剂盒是船式,以三菱的pathfast为代表。这款产品模仿厂商众多,往往是优势劣势一并继承。代表企业比如,热景、国赛、天深(万孚收购)、泽成、美联泰科、华迈兴微等。另一种是将传统管式发光小型化、桌面化、POCT化。因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有样本仓、试剂仓、加样针模块、反应杯仓、孵育仓、测光模组等,只是每个模块都变小了。代表企业,基蛋、仁迈、诺尔曼、万孚等。驱动小发光的市场增长因素有不少。如胸痛中心等5大中心建设,急诊要20分钟内测肌钙蛋白和D二聚体;常规的感染、心标、肿瘤、激素、胃功能等,检测最为普遍;方法学替换,发光换荧光;剩下的就是新项目,比如说万孚的血栓六项、热景的肝癌三联检、康华的VEGF、仁迈的生长发育项目等,带动装机;再有就是临床科室的装机,把以前检验科的项目分散化,专科专用;还有就是国产替代,用较低的价格替换掉一些进口的设备。但总的来说,POCT检测市场装机趋于饱和,小发光的市场主要还是换免疫荧光层析。但小发光还有很多不足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比如说全血检测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物价收费的问题、试剂常温保存的问题、操作便捷程度,最重要的还是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问题,导致很多医院换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从长期来看,虽然小发光和荧光免疫现在处于相持阶段,未来随着小发光的成本、操作性优化,会成为POCT检测主流平台。而驱动因素就是新项目和特色项目,但需要持续投入临床市场学术推广。有一些方向可以参考,那就是国家提出的十四五专科能力建设的方向,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产系统关联的系列疾病诊断。文章来源于IVD资讯,作者品牌张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