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要说什么古钱种类最火,无疑是清钱,再往小了说是咸丰大钱和精品小清散。实际上,相对于清钱,我本人更喜欢明钱。
大明风华,风华绝代。
明钱给我的吸引力,丝毫不弱于其他泉品。
强盛的王朝,丰富的版别,各色的特征,时代的共鸣。无一不是明钱的魅力所在。只可惜这几年大家对于明钱的认识并不深入,也并不喜欢,所以导致明钱的市场流通能力并不高,价格不涨。
比如说相对于清钱屡屡出泉谱,明钱最近一本图谱,还是十五年前刘征老师编著的《大明泉谱》。虽然说这本泉谱在当年已经是一本不错的明钱参考书,但是十五年之后的今天,其图片的不清晰、版别的不全面等问题,已经表明其无法满足大家对于明钱版别参考的需求了。
这里说完自己对明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再谈谈本人最喜欢的一个明钱品种——隆庆通宝。
隆庆通宝仅铸造了小平钱,官重一钱三分,有金背、火漆的工艺。
隆庆通宝是大明穆宗朱载垕于隆庆四年(1570年)颁旨始铸,钱面真书直读,文字端正,铸工精美,光背无文。
据史料记载,隆庆时期两京铸钱仅二万贯(约2000万枚),当今传世甚少,制作精美属明代稀有泉品之一,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此外,还有人提出隆庆通宝仅用于当时发官俸之用。
大明穆宗朱载垕
其实有一点我们要明确,铜钱本来是我国古代使用最普遍,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货币,但是,这种最基础的货币,到了明代其身份的合法性却成了问题!
因为虽然当时的明代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实际上对于货币的需求量不会少,但是因为明代使用了白银以及纸钞作为流通货币,因此在政策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使得铜钱经历了一个由合法到非法,再由非法到合法的曲折过程。
具体是因为明朝政府于洪武八年三月正式发行使用了纸币,铜钱是合法的货币,允许使用。后面又顾虑铜钱的使用会危及纸币在社会上的推广,对铜钱进行了限制。
之后在宣德时期又一度解禁,正统十三年又再次下令禁用铜钱。景泰时期禁令有所放松,“钱钞听民相兼行使”。成化元年又规定缴纳商业税时,铜钱和纸币可以各占一半。弘治十六年(1503)才正式恢复铸钱。因此,直到明朝中叶以后,随着纸币制度的失败,政府才最终取消钱禁,铜钱作为仅次于白银的货币,再度具有了合法身份。
隆庆皇帝即位之后的隆庆通宝之所以铸造不多,其实很大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上白银的货币属性在逐渐地增强,并且已经开始在社会流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铜钱在那个时候已经降为了辅助货币的角色,并且前朝的铜钱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铸造并不多。再加上隆庆帝英年早逝,铸造时间短,因此铸造少也情有可原。
同时,为什么隆庆帝要到即位第四年才选择铸币呢?
这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来自于大家熟知的“隆庆开关”。
当时的明朝廷于改变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了已经执行了近200年的“海禁”这一祖宗成法,实行新的对外开放的政策——允许民间商人驾船出海,去东、西二洋和外国人做生意。
因此东南沿海从事民间海外贸易的商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的时机。“隆庆开关”使得明代白银的流通更加频繁和常见,因此对于铜钱的需求进一步削弱,因此才会晚了几年铸造,因为当时的铜钱完全可以满足所需。
隆庆通宝版别并不多,大致分以下几种:
隆庆通宝让我着迷,实在是不可避免。
——舍长泉藏
传世甚少,制作精美,属明代稀有泉品之一。
隆庆开关,历史价值不俗,与历史共鸣。
作为明钱第一龙头,加上流传于世的好品极为难得,故而隆庆通宝极品一直价值不菲,好品市场价动辄上万。
隆庆通宝的主要品相难点在于庆字第三笔之后的中间部分容易粘连,其实大多数四个字都磨损严重,传世好品更是可遇不可求。
最后说一遍:最爱明钱,龙头隆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