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像陵墓壹圆银币,为民国银币试铸样币系列,此币为国民政府拟取代“袁世凯像”系列银币,进而统一国币之首次尝试,仅由南京造币厂试制480枚,存世十分罕见,是中国近代民国人像银币大名誉品。
民国肇建后,作为民国第一种国币,袁世凯像系列银圆十分畅行。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后随即积极筹备拟发行以孙中山肖像为图案的新国币,以取代“背叛三民主义者像的‘袁大头’”银圆。
新币由中央银行一手办理,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顾问的耿爱德在看过所准备的中山陵图纸后,建议由以工艺精湛闻名的维也纳造币厂总雕刻师普拉特(Richard Placht)操刀设计制模,南京造币厂试制了480枚,但最后未被采纳。据说理由是当局认为其“神态面貌更似兴登堡而非孙中山先生”之故。虽未能正式发行,但此币设计刻模之精美考究于中国银圆中仍属顶尖佳作,铸额稀少,时光变迁,现今存世佳品已十分罕见。
收藏大家耿爱德
正面设计:银币正面中央为孙中山正面像,着中山装。上缘镌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这一设计强调了孙中山作为中华民国缔造者的重要地位,以及国民政府的权威。
背面设计:背面中间镌刻“壹圆”,竖读,下缘有“十六年造”字样。左侧旭日青松图,远景为低矮的山峦上有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太阳四周折射出12道射线,象征旭日东升,光芒万丈。近景是两棵松树,一大一小。右侧为孙中山陵园祭堂,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有三个拱门,顶部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这些设计元素不仅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贡献,也寓意着国民政府的蒸蒸日上和国家的希望。
银币采用西洋浅浮雕技法刻模,人物栩栩如生,堪称银币设计和铸造中的精品。这种艺术手法使得银币上的人物和图案具有立体感和生动性,展现了高超的铸币工艺。
这枚银币不仅是货币,更是一件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纪念品。它见证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和国民政府复都南京的重要历史时刻。
目前孙像陵墓壹圆银币存世基本上为两种,一者为到代的孙像陵墓壹圆银币,另外一种就是民国时期的臆造币。这两种在大体形象和具体细节上相差无几,但是价格大相径庭。
那么,除了评级盒将臆造币标记为FANTASY之外,大家还能从哪些方面分清楚孙像陵墓壹圆银币真币与臆造?
如下图,下面上图为真币,真币人物细节柔和,臆造币粗糙;尤其是眼睛,真币眼睛深邃,真币呆板;真币大背头,臆造就有点刺猬头的感觉。总体而言,真币细腻柔和,臆造币尖锐粗糙。而且臆造币银色多呈下图的净白色,而真币多为柔和的灰白色。
真币
臆造币
话外:耿爱德
可以说,耿爱德与他的《中国币图说汇考》绝对是是中国机制币收藏者绕不过去的门槛,其对中国机制币收藏的贡献不容忽视,十分巨大。
耿爱德出生于奥地利,民国时期来到中国,在长春华俄道胜银行工作后,曾被派往长春的分行,此后对中国机制币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中国机制币收藏和研究,晚年创作出了了中国机制币鸿篇巨制《中国币图说汇考(金银镍铝)》一书,这本书奠定了后来同类银元收藏书籍的写作基调和体例。
长春华俄道胜银行
不仅如此,耿爱德的个人丰富的收藏量也是浩如烟海,书中展现了老耿的机制金银铝镍币1597种、戏作币45种、臆造币110种、纪念章30多枚,虽然当年他一直服务于银行和金融机构,他也有心思做这件事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但是当时交通、通讯以及各方面条件的落后,都让后人感到他最后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币图说汇考(金银镍铝)》1954年版
1949年新中国成立,耿爱德带走了这些藏品去美国著书立说,直到《中国币图说汇考(金银镍铝)》在出版以来,一直是研究中国机制币的必备工具书和理论指南,至今仍是佳士得、苏富比等海外拍卖行有关中国机制金银币的首要参考书。
《中国币图说汇考(金银镍铝)》196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