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共屯赤金” 圜钱
来源于民国著名钱币收藏家张叔驯先生旧藏。
“共屯赤金”圜钱是战国时魏国铸币,为战国古泉之名珍。“共”乃地名,周厉王时共伯和之封地,春秋时属郑,战国属魏,在今河南辉县境内。“屯”为“纯”字省,“赤金”者即为铜,钱文意为“共地所铸质地纯正的铜货”。此钱与“共”、“共少半釿”同属共地所铸系列圜钱。历年来出土或传世极少,弥足珍贵,向为泉家视若拱璧。<br>此钱系民国古泉大家张叔驯先生之旧藏,为《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130号原品,近年自香港回流,为张氏赴美之时,遗留于香港之故物。张叔驯在其《齐斋杂录》(手稿本)中曾记载此钱:“二十五年十一月三日,得共屯赤金圜釿。据河南钱商马德方谓,泉出河南洛阳新安乡咒山附近,购时为土匪追逐竟中枪伤。咒山在今新安乡西四十里,新安又西洛阳七十里,钱出土处离咒山又十五里。时乡人锄田得古泉一段,长约寸余,互相连接,共十二钱。既分启,有共屯赤金一,余皆垣字圜釿。今仍能依土锈连接处,垒叠成原状。马于得此钱时,遇匪中枪,幸伤轻得免。”
是泉乱世所出,惊险曲折,幸入名家之箧,不致湮灭红尘。齐斋故后,含明隐迹数十载,浮沉莫测。今逢盛世,明珠再现,实此泉之幸,我辈之福,真所谓“一泉一世界”,抚泉在手,不胜感慨!
战国时期“鄣”背“廿一·十二朱”三孔布
高:53毫米,宽:28毫米,重:6.92克,铭文“鄣”为地名,赵国属地,今邯郸境内,文字俊逸挺拔,呈传世古色,保存完美,此前所有钱币书刊、文献均未见记载,迄今仅发现此一枚,极为珍罕。
唐代 高昌吉利
著录:张光华著《陇泉集粹》唐 • 高昌国.麴文泰 高昌吉利(27.4×4.1毫米,15.1克)麴氏高昌国可汗麴文泰所铸,币文含义为“高昌王”,西域钱币中重要名品。
五代·燕 “永安一十”(28毫米)
北宋 皇宋通宝 九叠篆
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佑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非年号钱。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篆书中另有九叠篆者,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九叠篆皇宋通宝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尤为珍贵。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秦汉无此制,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
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最大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称之为九叠,"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
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北宋 淳化元宝 背双佛 金质
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开始铸造。宋代是中国古代铸币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这种佛像钱币以其造型独特,雕刻细腻,图案精美和花纹精细的特有魅力,以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赢得广大佛教信徒和钱币爱好者的青睐。
北宋 “应感通宝”(直径:24mm)
北宋·钦宗 “靖康元宝”真书折二试铸母钱(28.5毫米)
是品整体厚重,正面龙纹气势磅礡,背面阴刻花卉纹刻工精美,上美品,珍。
辽代“大安元宝”折十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年间(1085-1094年)铸,面文旋读,书体近似行楷,光背,存世如凤毛麟角,极难寻觅;拍品十数年来一直为名家秘藏,流传有绪;锈色自然,制作较为粗旷大气,颇具辽钱韵味,美品
拍品源于2010秋北京拍卖会“博宝艺术网收藏历代古钱”专场拍卖品第7548号,成交价:28万元。辽道宗在位四十余年,有清宁、咸雍、大康、大安、寿昌五个年号。每逢改元必铸新年号钱,但铸量甚少,各年号小平钱均不多见,大钱存世更为罕少。拍品早年出土于东北辽代遗址,后流失海外,由海外著名收藏家珍藏于匣中十余年,秘不示人,后被重金购回国内。
辽“大辽国宝”(25.3毫米)
此品仅见,自现世以来倍受泉界关注,初有泉家疑为“东国重宝”改范铸造,然细观此品钱文,与所见“东国重宝”各版均有小异,缘何铸此奇品有待进一步探究,后无独有偶于西夏窖藏中现世有“大夏国宝”与之呼应。此二品“国宝”钱应为宋辽西夏之际重要的标志性珍泉,实可宝也。
辽 “大康通宝”大钱(38.2毫米)
南宋 “嘉熙通宝”背上“十”下“用惠”大型试铸(直径:50mm)
首见,珍,嘉熙通宝铁钱今见有折五、折十大铁钱,钱文楷书。行用于四川路。
铸于理宗嘉熙年间(1237-1240)。折五铁钱穿上为折值,穿下为方位,分惠、东两类;折十铁钱穿上为折值,穿下为方位,分惠、东、西三类;应均为邛州惠民监所铸。折十铁钱皆罕见。本场拍卖之“嘉熙通宝”背“十.惠用”铜钱,观其型应为折十铁母,然背文“惠用”属创见,其钱径亦远大于传世折十铁钱,推测为惠民监试铸铁母,因钱径过大未正式铸行。
“大元通宝”背四“梵文”大钱一枚,直径:37.9mm,此泉文字优美,铜色老熟,包浆温润自然,开门见山,与丁福保、浙江省博书中拓片细节高度一致,当为同一母钱所铸,可称元代钱币大珍,极美品
编者按:“大元通宝”背四“梵文”大钱见丁福保《古钱大辞典》、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大辞典》、浙江省博《楮墨留香》等著录。
南明 “大明通宝”大钱(59.1毫米)
清·仁宗 “嘉庆通宝”背“宝苏”特阔缘连足贝短满文特大样雕母(30毫米)
《宝苏泉汇》、《华夏古泉价格图录》原物,陈达农、水归堂迭藏,极美品
清“嘉庆通宝”背龙凤大型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