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致敬伟大祖国、 厚植家国情怀,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凝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磅礴伟力。集团公司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总栏目,推出“连水·融城·促新”系列报道,部署落实《关于大干一百天确保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决定》,开展“百日攻坚”专题报道,满怀热忱讲述大桥儿女自信自强、 团结奋斗的精彩故事和崭新业绩。
如何应对苛刻建设条件,实现顺利贯通?工程建设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模式?让我们看看渝万高铁瓦斯隧道建设背后的安全故事。
“智慧内核”孕育精准管理
全方面应用瓦斯隧道安全综合管理
由于该隧道地处瓦斯地段,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隧道内安装自动化瓦斯监测系统,实现对瓦斯浓度的实时、连续监测,及时发现瓦斯浓度异常变化。项目制定了瓦检员、安全员、技术员“三员同时在岗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杜绝一切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
当地岩石为盐溶角砾岩,稳定性差、易掉块。针对地质特点,项目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周边钎探,隐伏岩溶探测等技术措施,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帮助项目团队预测前方地质状况,制定合理施工方案,避免因突发地质问题导致安全事故。
“为了克服施工地段防水难题,项目团队特别采用单独设计的防水方案,施工缝处采用自粘式止水带,隧道拱部采用凸壳型自粘防排水板,防排水板表面分布单向凸壳,呈梅花型均匀分布。粘接带覆盖范围内凸壳为圆台形,其余凸壳为半球形,有利于防排水板背后的水流通汇集集中排水。防排水板宽度方向两侧边缘各20-30cm范围内无凸壳,呈平板状,搭接采用压敏冷粘方式。这种针对性的设计不仅提高了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还大大增强了防水效果,确保了隧道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项目副总工程师刘少林介绍。
“配伍调药”防治瓦斯顽疾
聚焦铁路建设“穿透式安全管理”
夏斌介绍,在日常工作中,他要第一时间为新进场员工开展入场教育培训,让大家了解施工风险,掌握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本领。平日,他还不定期对班组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素养。同时,作为专业化安全管理人员,公司定期组织对安全员们进行统一培训,认真指导他们做好风险辨析和排查。
刘家湾隧道每次动火施工前,夏斌带领瓦检员进行现场排查,在确认现场动火区域无可燃物,洞内瓦斯未超标时,同意进行动火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夏斌全程进行盯控,配备灭火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同时瓦检员随时监测瓦斯浓度,一旦超标,立即停止作业。正是他这种尽心尽责的工作方式,全程保障了刘家湾隧道实现安全顺利贯通。
针对风险性较大的关键工序,项目领导带班全程盯控作业,包括隧道开挖、二衬混凝土浇筑、大体积墩身混凝土的浇筑、大型设备的安拆、模板的攀爬、挂篮的行走,以及梁体架设等关键工序,发现异常问题即随时叫停。项目部每月提前制定关键工序的施工计划,明确盯控领导及值班人员,确保工程可控在控。
“双管齐下”为安全保驾护航
瓦斯隧道的“智慧”解题法
历时2年,渝万高铁首座瓦斯隧道实现贯通。建设过程中,项目始终秉承着“高标准、高质量,倾力建造西南艰险山区生态铁路、精品工程”的理念,随着首座瓦斯隧道的贯通,随着一个个施工节点相继报捷,一条拉动川渝地区经济发展,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钢铁动脉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