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无意中发现自己的腿弯处鼓起一个肿块,感觉有点胀胀的,心里十分害怕,以为长了什么肿瘤。怀着紧张的心情,王大爷来到医院骨科就诊,医生告知是得了“腘窝囊肿”,需要做手术。
腘窝囊肿(popliteal cyst),又称贝克囊肿(Baker's囊肿),顾名思义是位于膝关节后方腘窝深部的滑囊肿物,通常位于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腱之间,多与膝关节相通,其内容为膝关节滑液。腘窝囊肿的成因是由于原发或继发性因素,滑膜产生过多的液体,使关节腔内压力增高,过多的膝关节积液经膝关节囊后方的薄弱区膨出,形成囊肿,就像腘窝内有个装着水的“气球”一样。
原发性因素,常常病因不明确。而继发性因素常与关节软骨退变和半月板损伤有关。
在儿童中,原发性腘窝囊肿在 4~7岁人群中更为常见,在成年人中,腘窝囊肿常见于 35~75岁人群,常伴有膝关节炎性疾病。
本病会遗传吗?
会传染吗?
本病不会遗传,
也不会传染。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者一般发现腘窝后方有圆形光滑的包块,囊肿较小时可能一般无症状。囊肿较大时会感到膝关节后侧或后内侧疼痛、胀痛感,部分人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不便,下肢水肿等症状。
一般可以行局部软组织彩超确诊,但诊断的金标准是膝关节磁共振。
根据超声下囊肿的表现,可将腘窝囊肿分为3型:单纯囊肿型、分叶囊肿型和囊液浑浊型。B超虽然对腘窝囊肿敏感性高,但无法全面了解膝关节内相关改变。
腘窝囊肿MRI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多方位成像,不但能准确诊断腘窝囊肿,还能同时观察关节内疾患位置和形态:腘窝囊肿通常呈现为泪滴状,位于膝关节后方的腘窝内。在MRIT1加权像上,囊肿可能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如果囊肿内含有出血或碎片,可能会显示为不均匀的信号强度。在T2加权图像上,囊肿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磁共振图像上腘窝囊肿的大小可以从小至数毫米到大至超过10厘米不等。在MRI图像上,囊肿的形态可能会随着液体量的多少而改变。
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和继发性腘窝囊肿。
原发性腘窝囊肿发生病因尚不清楚,部分儿童患者可能是先天性的,与膝关节结构的发育异常有关。
继发性腘窝囊肿的发生与关节腔内疾病关系密切,尤其是膝关节内的半月板损伤及其他组织损伤有关。还有老年关节的退变,膝关节慢性无菌性炎症,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有关。
腘窝囊肿如何治疗呢?
对于无症状的腘窝囊肿或儿童原发性腘窝囊肿,可暂不治疗。
对于有症状的腘窝囊肿,则需要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如关节穿刺抽液和注射药物)和传统手术切除或关节镜手术。
治疗关键是彻底将囊肿切除干净。
治疗难点是修复膝关节前后相通的“活瓣”结构,即是半腱肌和腓肠肌内侧头之间的膝关节后关节囊横向裂隙。
即使手术,也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本病的复发率据统计可达到30%-63%。若手术彻底切除囊肿,修复了活瓣结构,大部分患者可治愈。
腘窝囊肿会自行消失吗,搓一搓会好转吗?
腘窝囊肿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它的成因是来源于膝关节的关节液,在压力增大时跑到膝关节后方的,一般的膝关节后方穿刺也不能根治。搓一搓也不会变小,如果不慎将腘窝囊肿搓破了,可能出现膝关节后方的疼痛、肿胀和功能活动受限。
此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消毒处理:对破裂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请注意,如果伤口较大或伴有感染迹象(如红肿、发热等),可能需要进行清创处理或手术治疗。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2、药物治疗:可以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或者布洛芬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
3、休息和物理治疗: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并考虑进行物理治疗,如理疗、热敷或针灸,以促进积液的吸收和减轻炎症。
4、观察和随访:继续观察囊肿的情况,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做过了腘窝囊肿切除术有什么注意事项?
腘窝囊肿术后的康复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康复
(术后1-2周)
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活动范围练习:开始进行患肢的舒缩活动,主要是股四头肌的静态收缩和足趾的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练习。
中期康复
(术后2-4周,切口愈合、拆线后)
增加运动量和时间: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和时间,必要时借助简单机械或支架辅助锻炼。
后期康复
(术后1-3月,组织愈合后)
随着组织的愈合,加强对膝关节功能锻炼,使机体功能得到全面恢复。一般要求不能过度屈曲膝关节,负重及蹲起活动。不能进行举重、长途步行、奔跑等剧烈运动。
具体康复锻炼方法:
肌肉力量训练
住院期间主要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出院前达到可以直抬腿和侧抬腿的程度。出院后,肌肉锻炼应在关节无明显肿胀、发热的情况下分组进行,每组练习次数不限,直至肌肉酸胀时休息6-8秒后继续锻炼,直到力竭为一组,通常每天6组。
关节屈伸练习
手术后3-5天开始,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住院期间达到膝关节屈曲90度为宜。出院后通常在保证能膝关节弯曲过90°的前提下,每日进行1-2次功能锻炼,并在弯曲锻炼前、后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抬腿等力量锻炼。
专家简介
冯付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主任、硕士生导师。河南省脊柱创伤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脊柱微创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诊疗工作多年,具有有先进的技术及丰富临床经验,在院内率先开展脊柱微创椎间孔镜、UBE镜下腰椎融合、脊柱通道技术等综合骨科微创治疗,达省内先进水平,不断开拓创新,以脊柱微创和脊柱内镜微创技术为龙头,重点发展脊柱外科、椎间孔镜微创治疗及膝关节/髋关节微创治疗。获省科技成果奖,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擅长颈椎病、胸腰椎间盘突出、老年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膝关节病、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骨髓炎、骨缺损、骨与软组织肿瘤等疾病。
杨森,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矫形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01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2019年在北医三院骨科进修一年,已参加临床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独立完成四肢骨折及复杂外伤手术,对脊柱、关节微创治疗经验丰富,熟练掌握椎间孔镜、UBE脊柱内镜、关节镜的微创诊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独立发明实用新型科技专利2项,作为主持人完成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一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参与郑州市医学科技攻关项目一项。
统筹 | 汪俊杰
作者 | 骨 三(杨 森)
责编 | 郝如晴
校对 | 冯付明
往期回顾
肾脏病如何一体化诊疗?郑州这家医院有思路
全国首批!河南省首例!!开启高血压治疗新时代
河南首例,开启房颤治疗新时代
2024年省直公务员体检正式开始!检查项目、预约方式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