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起源:甘肃发现8000年前文字,与西南一种文字高度类似

文摘   2024-11-05 07:31   江苏  

关于中国文字起源,过去百年已有诸多成果,其中可以得出两个基本认知:

其一,汉字起源极其悠久,彭头山遗址“五”字符、贾湖遗址刻符、柳林溪遗址“文”字符等,表明汉字起源不会低于8000年,只是初期比较简单、而且文字量也很少,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才逐渐系统化,各地考古发现的零星文字足以明证。

其二,中国地域庞大,远非其他文明古国可比,上古存在六大文化区系,理论上每个文化区系都可能发展出自己的文字。而战国荀子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即上古文字系统众多,只是仓颉所造的汉字流传至今,因此上古理应还有其他文字系统。

因此,如今中国人使用的汉字历史悠久,不代表上古时期中国没有其他文字,甚至这些文字还可能传承了下来,甘肃大地湾遗址刻符就可能是这种情况。下图,大地湾遗址彩陶。

甘肃发现8000年前符号

1958年,在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东北,考古发现“大地湾遗址”,当时断代距今8000年—4800年前,在仰韶文化晚期时废弃。本世纪之后,在该遗址还取得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发现该遗址其实始于6万年前,连续传承到了距今4800年,因此就动摇了当时的非洲起源说(当时是6万年时非洲现代人才走出非洲)。

更为重要的是,大地湾遗址还发现一些8000年前的、用黑红色绘制的符号,有学者统计为16个,有学者统计为36个,其中部分整体相同,只是存在细微差别,故而数量统计不同。下图即为大地湾遗址的相关符号。

其中,黑色与红色是古人最容易找到的颜色,烧黑的树枝可以提供黑色,红色砂岩或动物血液等都可以提供红色。越是古老的历史,往往越不神秘,因为很多都是就地取材,总是超出就地取材的历史,那么就很可疑了。

问题在于:所谓文字,就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那么上述符号能不能长期表达某种信息呢,大地湾遗址的这些符号到底算不算文字呢?

首先,大地湾遗址符号书写的比较工整,不是随心之作,且被反复使用。同时,中国使用毛笔起源的历史,应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

其次,大地湾符号与西安半坡的极为相似,说明甘肃大地湾符号不仅被西安古人使用,而且还是被1000多年后的古人使用,详见下图。

因此,学者郭沫若认为:陶片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中国还有一套文字?

大地湾符号到底是汉字起源,还是原始文字孑遗,单从汉字系统来看,还真不好判断,但与中国彝族彝文对比之时,却会让人惊讶。

原贵州大方县古籍整理所所长陈福来(彝名课欧吉立),在《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一文中指出:彝文和大地湾刻划符号在形态上、结构上都具有一致性,两者属于同一文字体系;从刻划符号的反复使用来看,大地湾彩陶符号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刻划文字。最终,陈福来单独用彝文释读了大地湾36个刻划陶文中的30个,占总字符的83.3%(含相同字符)。

除此之外,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地出土的刻划符号,是8000年前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继承和发展,几种符号都是同一体系,大都也被彝文学者破译。甚至,有学者认为湖南澧县彭头山、河南贾湖刻符等都可以用彝文释读(笔者不认同这一观点,因为这两个遗址的刻符与汉字存在明显联系)。

笔者不了解彝文,但从上图符号上对比上看(前者为大地湾符号,后者是彝文符号),两者的确高度相似,应该不是偶然。

根据民间传说,彝文历史非常悠久,但彝文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学者刘志一考证认为:“古彝文有九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如果加上它的草创时期,可能有一万年以上”,并称古彝文是“世界文字的始祖”。

总之,从彝文与大地湾符号来看,大地湾符号应是上古中国的另一套文字,荀子所说的“好书者众矣”中的一种。下图为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刻符,共计630个之多,或许也是另一套上古文字。

最后,甘肃与彝族分布的四川、云南、贵州相去甚远,那么为何甘肃的史前符号,会与西南的彝文高度相似?

首先,现代考证表明,史前古人类有过大量迁徙,比如三星堆古人类的90%就来自黄河流域,是黄河、长江流域先民与本地先民的结合,或许由此将某些记事字符带去了西南地区。

其次,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为了争夺农业资源的史前战争,最典型的是黄帝大战蚩尤。在这种战争中,失败者逐渐退到西南地区,也将这些文字带去了。

总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上古先民四处迁徙,因此研究上古遗址的各种符号,或许不能仅仅局限于汉字情况,还要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字,甚至国外一些文字。

参考资料:《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荀子》等


百家杂评
从历史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与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