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国”:山东发现一座古城,中国史书可信度又一次被印证

文摘   2024-10-31 07:30   江苏  

关于纪国,史书记载不多,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应是纪侯进献谗言。史记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纪侯打小报告,导致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

除了这一不光彩的历史之外,纪国还有一个重要历史谜团,这就是鲁莒会盟的“浮来邑”所在。如今,以“浮来”为名的地方在山东日照莒县,即莒县浮来山AAAA级景区,但史书记载却在其他地方。那么,“浮来邑”到底在莒县,还是在史书记载的地方?

浮来应在到底何处?

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和莒国人有一次著名的会盟,即“浮来会盟”,《春秋隐公八年》记载: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在鲁隐公二年,纪国国君娶了鲁惠公之女伯姬,后来又调停鲁国与莒国的矛盾,而“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就是纪国与莒国结盟,于是鲁国、纪国、莒国成为盟友,共同对付强大的齐国。

那么,鲁国、莒国、纪国结盟的“浮来”,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魏晋学者杜预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指出:“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名之由来为鲁隐公所到之山),号曰邳来间。”其中,魏晋时的“东莞”,不在今天的广东,而是山东省古地名,位于今临沂市沂水、莒县北部一带,隶属于琅琊郡。

除了杜预,南朝宋范晔、北魏郦道元、清朝叶圭绶的考证都大致相同。其中,郦道元对浮来山周边沂水走向描述的非常清楚。在前人记录的基础上,清朝叶圭绶考证指出“浮来邑在沂水县西北八十里”,也就在如今淄博沂源东里镇一带。

198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将春秋“浮来邑”标注在沂源县东里镇一带,而在如今莒县浮来山一带并无标注。

总之,以中国史书记载看,虽然无法精确定位,但可以大致定位浮来邑在淄博沂源东里镇一带,而不在如今的莒县浮来山附近。

至于莒县的浮来山,其实本名叫浮丘山,元代学者于钦乱点鸳鸯谱,误将浮丘山视为浮来山,即“莒州西三十里,春秋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即此也。俗讹作浮丘山”,于是才开始有莒县浮来山之名。

中国历史果然可信

先秦史书上记载的“浮来邑”,不可能特意给予解释具体所在,故而需要后人注释或考证。杜预等人的考证,信息源头来自浮来古城(人会迁徙,但古城不会剧烈变动,若废弃,往往也有一些痕迹),或民间对此的称呼等,兼之杜预相距鲁莒会盟千年,因此还是比较可信的。但毫无疑问的是,更可信的是在此出土古城证据。

巧合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就在文献考证的浮来邑所在,考古发现了东安古城遗址。在山东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沂水纪王崮的北边,考古发现“东安古城遗址”,其中出土了一件汉代“盖侯马久”的烙印,这就成为“破案”的重要证据。

中国社科院徐龙国指出:“东安古城出土盖侯的印,虽然是汉代的,但基本确认这个地方就是齐国的盖邑,秦汉时期盖城和盖县治所。”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齐国盖邑、秦汉盖城或盖县、魏晋东安郡与春秋浮来邑都在一个地方。

因此,东安古城就是春秋纪国浮来邑,也是鲁莒浮来会盟之所。

不久前,学者确证东安古城始于商代,此后历经数代,在其周围并没有发现其他古城。也就是说,根据文献记载的浮来邑范围看,只有东安古城符合;而且,东安古城始于商代,而纪国最迟在周初已经出现,故而这也符合纪国的历史。

总之,关于纪国的浮来邑位置,通过东安古城遗址可知,中国史书对此记载非常正确。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惨遭中外无数学者的质疑,但除浮来邑之外,还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等的位置,都在文献上有记载,最终考古发现与史书记载一次又一次“巧合”,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史书极为可信。

值得思考的是,浮来邑的名称,随着统治者不同而出现多次变化,比如浮来邑、盖邑、盖城、盖县、东安郡等,中国很多城市名称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人类活动越频繁,历史越悠久,地名就越会出现变化,但西方很多古城,为何古今名称几无变化?

参考资料:《观澜亭|历史古籍中的“古浮来”,为什么确定在沂源的东安古城?》等


百家杂评
从历史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与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