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在甘肃天水秦安,考古发现“大地湾遗址”,其中出土了非常精美的仰韶陶器,总面积270万平米。更让人震惊的是,新世纪之后,考古发现该遗址最早始于6万年前,因此该遗址年代是6万年前—距今4800年,说明史前天水地区已经人烟密集。
距离秦安200多公里的甘肃庆阳,与周人历史密切相关,相传不窋在北豳兴周,而北豳即庆阳。发现大地湾遗址的同一年,在庆阳考古发现“南佐遗址”,是一座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都邑性遗址。该遗址高达600万平米,是商代之前中国北方最大的遗址,距今5100年—4700年。
如此庞大的一座都邑性遗址,背后必有精彩的故事,那么史书对此有无记载?随着考古不断深入,南佐遗址逐渐露出真面目,让人惊讶的是,该遗址与文献中的黄帝介绍高度吻合,“庆阳”又谐音黄帝之子“青阳”,让人不由的怀疑南佐遗址即为黄帝之都。
黄帝起源时间地点
关于黄帝起源,史书记载比较矛盾,有说黄帝定都彭城(徐州),宋朝将山东寿丘定为黄帝生地,有说黄帝蚩尤战于涿鹿,最广为人知的是黄帝源于陕北陇东一带。其中,《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征时游览过黄帝的昆仑之丘,《山海经》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客观地说,周人称黄帝姓姬,估计属于追述性的记载,因为距今4700年时未必有姓氏,但周人自称黄帝后代,这一点应该不假,毕竟当时周人不太可能搞错祖先。
黄帝是人不是神,以4000多年前的交通条件看,不可能一会东部、一会西部、一会北部,只可能在一片区域内活动,因此其他地方的黄帝传说,或是误传或是层累而来。当然,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黄帝后人迁徙带去的。
甘肃庆阳位于中国西北,大致属于周人起源区域,周人自称黄帝后代,此地又恰好出现南佐遗址,更巧合的是,南佐遗址距今5100年—4700年,又与黄帝时间大致吻合。也就是说,时间、地点、后代传承上,南佐遗址与黄帝历史可谓重大吻合。
至于位于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不少学者认为是黄帝故都,但该遗址距今时间为4300—3800年,与史书记载的黄帝时代不相符。
南佐遗址是座帝都
2022年人民网上,考古学者韩建业文章《位于黄土高原的南佐都邑性遗址》中,明确指出南佐遗址是“一座远早于不窋时期的都邑性聚落遗址”,也即当时的帝都。
史书记载,神农氏衰之后,天下大乱,诸侯互相攻伐,黄帝打败各路诸侯,重新建立了秩序。600万平的南佐遗址,还有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座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式建筑等,与黄帝平定“天下”的功绩叙事,显然比较吻合。
其中,这座800多平的宫殿,使用的是夯土墙体,墙宽约1.5米、残存高度2米以上,前厅有3排柱洞,大堂有一座直径3.2米的大型火坛、两个直径1.5米的大柱。该建筑周围一二百米的位置,呈“U”字型分布着9座大型夯土台,其中有些残存至今的高度就有三四米,可见原先必然很高。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虽然山海经中没有说“九台”,但“九井”、“九门”或也与此有关。
南佐遗址中的水稻
上文山海经中提到“木禾”,按照古人解释,木禾是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这是古人的臆想,想象木禾可以产出吃不完的稻谷。
巧合的是,在遗址宫城的祭祀区,考古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水稻,几乎不见粟和黍,而宫城其他区域出土的绝大多数都是粟、黍,考古发现南佐遗址主产粮食还是粟黍。
也就是说,水稻是用于祭祀,专门给神灵吃的,应是远程贸易而来,而当地主要种植、吃的主粮还是粟黍。可见,南佐遗址一反常态的远程贸易大量水稻祭祀神灵,反映出他们将水稻神化,这与山海经中特意提到的昆仑之虚木禾,且是臆想中的木禾,显然不是偶然巧合。
至于南佐先民为何特意用水稻、而非粟黍祭祀天帝,其中原因目前还未揭开。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三点值得一谈:
首先,虽然以现有发现来看,还不能直接说南佐遗址就是黄帝之都,但南佐遗址与文献内容存在不少“巧合”之处,这应该不是偶然现象。
其次,司马迁著史记时,考证了各方史料,最终认为从黄帝开始的历史可信,于是第一篇是《五帝本纪》,而以南佐遗址来看,司马迁以黄帝为史记之首,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三,近代以来西方质疑、乃至否定中国古史,但过去百年考古与史料对照,其中却存在很多“巧合”,除了南佐遗址与黄帝,还有方城八里桥与曲烈等,都说明中国古史可信度极高。
参考资料:《人民网——韩建业:位于黄土高原的南佐都邑性遗址(考古进行时)》、《山海经》、《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