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标准推进、高效率建设“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是上海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总结推广“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的经验做法和有益探索,“上海建设交通党建”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通过一批示范项目、优秀项目案例分享,实现互学互鉴,推动“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不断提升运营质量,为奋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持续贡献建交力量。
幸孚生活,安居优质服务在前行
视频时长:1分19秒
项目简介
中建幸孚家位于松江区中山街道施园路299弄,由中建八局旗下上海中建东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系国有建设用地(新建Rr4)项目,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共2407套租赁房源,房屋面积从26平方米到83平方米不等,涵盖多种户型。其中,提供600张床位用于“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平均租金为每月500-1200元/床位,房型为双人间、四人间,配套1500平方米公共空间及3000平方米生活配套商业。本项目自开业以来,运营方用央企责任书写民生情怀,以实际行动解决城市一线公服人员的居住问题,把城市温度体现在日常对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家政阿姨、建筑工人等一线公服人员的关心关爱之中。该项目去年首批供应入住率已达100%,今年第二批自5月供应后,5个月内总签约率达74%,超过400名松江新城的一线公服人员在本项目安居乐业。
▲松江中建幸孚家门头
做法成效
(一)围绕居住需求,开展专项升级行动
本项目从城市一线公服人员居住需求实际出发,提供齐全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实行“拎包入住”,满足租户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开展专项硬件升级行动,完成垃圾房、专属晾晒区、电梯厅加窗、房间内纱窗增补、车库进出口道闸、门岗LED屏增设等设施升级。二是完善配套设施,补充一线公服人员专属非机动车充电桩、引入机动车充电设备,为租户提供便利,打造租户满意的安心家园。三是完善租户签约系统服务,推进物业管理与服务系统深度融合,通过打造集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治理及应急报修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公寓”综合应用场景,为租户提供了一个智能化、便捷化的居住环境。
(二)面对新型群体,搭建党建组织架构
面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区住房保障机构和项目运营方及时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类主体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搭建党建引领“1+1+3+3”组织体系架构,即组建一个项目党支部,让一线公服人员能够及时找到组织、建立联系;建成一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群阵地功能进一步凝聚力量,促进双向互动;组建由“项目‘红管家’(具有党员身份的楼栋管家)——党员第二楼组长——社区报到党员”三方组成的队伍架构;搭建由“项目党支部——本项目治理委员会——住户代表大会”三方组成的治理架构,其中治理委员会主任由本项目运维方负责人,也就是该党支部第二书记担任,副主任由项目所在管委会的副总经理和物业公司负责人担任。通过党群阵地的建设,不断实现项目、城市一线公服人员在社区的美好融合。
(三)制订服务清单,全面打造美好社区
本项目以“美好社区、先锋行动”为主题,坚持“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月月有爆点”服务理念,形成面向城市一线公服人员的义诊服务日、建设者夜校、爱心寒暑托班专班、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农庄采摘等4大类13项常态化的服务清单,并将全年节日服务活动计划贯彻其中,确保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断实现“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的空间融合、情感融合、“美好”融合。面对社区管理中出现的难题,通过“圆桌派”、实地走访等形式,按照“一事一议,急事急议”的原则开展协商议事,以“建设者下单、项目接单、党支部督单”的模式,实现“小事协商办、大事项目办、急难事专项办”。
▲项目为租户举办健康义诊活动
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功能更加鲜明。本项目通过区域化党建持续推动联建共建,积极营造社区文化,形成独特的中建幸孚家“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文化品牌。以实组织、引资源、强配套作为主要提升方向,共同推动整合人社、卫健、公安等部门为民服务资源,确保属地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党群等各类服务向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租户延伸覆盖,进一步提升一线公服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功能更加亲民。项目运营方以能办事、办实事、做快事为管理方针,持续优化“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服务模式。以实现供给与需求双向匹配为发力点,不断优化服务清单,在社区管理、数字服务、党群活动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让租户不仅能住得下,还能留得住,切实把对城市一线公服人员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建设有“人情味”的家园。
(三)坚持活动凝聚,治理功能更加有效。聚焦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精神文化的需求,联动多方资源开展各类社群活动,以大社群孵化小社群,逐步提升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人才社区的凝聚力,着眼培育和塑造社区精神。通过邀请专家智库根据社区痛点、难点问题,制定符合本项目实际的“软规约”,形成可复制、可提升、可加强的“家”治理制度。
供稿:市住房保障事务中心
编辑:冯馨莹
来稿请投:shjjwdjwx@163.com
记得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