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DI综合研究所宣布,前副所长铃木正敏博士(现公立千岁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兼教授)荣获了2025年 “约翰·丁达尔奖” (John Tyndall Award),以表彰其在KDDI任职期间在光学器件、系统和网络方面的开拓性、创新性研究及其对实际应用的贡献。
图片摘自IEEE Photonics Society网页(供图:KDDI综合研究所)
丁达尔奖是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和美国光学会联合颁发,是光纤行业的最高荣誉之一。奖项以首次发现光散射现象的19世纪科学家约翰·丁达尔的名字命名。
该奖项授予那些在光纤技术领域做出开创性、重要性和持续性贡献,或展现出卓越领导力的个人。铃木正敏作为日本人时隔11年再次获得该奖项,也是第5位获得此奖的日本人。
颁奖仪式将于2025年3月30日至4月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的“光纤通信会议暨展览会”(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上举行。
铃木博士的获奖理由为“在半导体集成光源、分散管理的孤子光通信方式、波长多路复用光海底电缆系统和光空间多路复用技术等方面,对大容量长距离光通信系统做出了具有显著影响力和开创性、独创性的贡献。”
铃木博士在KDDI任职期间,通过光器件、系统和网络的开创性和创新性研究,为长距离大容量光通信系统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首次验证了高速光通信所需的半导体集成电路EML(Electroabosorption Modulator integrated Laser),以及发明了实现高速长距离光传输的分布式管理孤子。
由铃木博士提出并验证的分布式管理孤子,是实现高速光信号波长多路复用长距离传输的大容量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凭借该技术,ATT-SSI(后来的TE-SubCom)和KDDI首次成功实现了覆盖1万公里的10Gbs WDM(波分复用)传输。
该技术后来通过高级分散管理光纤进一步发展,实现了1Tbps的跨洋传输。这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Japan-US海底光缆、TAT-14光缆等大西洋、太平洋的跨洋海底光缆系统,以及亚洲地区的海底光缆系统,成为支撑全球互联网和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骨架,跨洋海底光缆系统的容量也基于该技术在10年内扩大了200倍。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