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大学在小笠原发现2个独立进化的蛾类新物种

百科   2025-02-06 10:37   日本  

小笠原群岛被指定为世界自然遗产,自岛屿形成以来从未与其他陆地相连过,所以这里生息着大量特有动植物。已知小笠原群岛有许多特有的蛾类,尤其是螟蛾科,其中约25%的物种被认为是小笠原群岛特有的。

九州大学研究生院农学研究院昆虫学教室的松井悠树学术研究员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2022~2024年期间对小笠原群岛的飞蛾动物群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属于螟蛾科Glaucocharis属的2个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Glaucocharis triocellaris和Glaucocharis plumbofascialis。该发现已发表在《Zootaxa》上。

图:小笠原群岛特有的Glaucocharis属2个新物种(左上、左下:Glaucocharis triocellaris,右上、右下:Glaucocharis plumbofascialis)。黑色标尺为2毫米。(供图:九州大学农学部昆虫学教室)

Glaucocharis属在全世界已知约有160个物种,其中在日本有7个物种,但本次发现的新物种在翅斑和生殖器方面与已知7个物种有很大不同,被认为是在小笠原群岛独立进化而来。DNA分析还显示,尽管这2个物种的翅斑和生殖器形态有很大差异,但它们的亲缘关系非常近。

本次发现的2个新物种很可能是小笠原群岛的特有物种,这一发现将提高小笠原群岛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小笠原群岛的特有物种具有日本本土、琉球群岛和大洋洲等不同的生物地理起源,但DNA分析表明,这2个物种与日本同类物种的亲缘关系并不密切,今后还需要进行研究,以确定它们源自哪个地区。这2个物种是完全同域的,它们的幼虫都以苔藓(藓类)为食,这可能为研究海洋岛屿孤立环境中的物种变异模式提供有意义的材料。

松井学术研究员表示,“小笠原群岛的螟蛾是一个研究相当深入的族群,但本次发现的所有新物种在张开翅膀时都只有8毫米左右,因此我认为它们在此之前是被忽视了。小笠原群岛的野外研究很难,但我相信,了解各种分类群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查发现更多未知物种。”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Zootaxa
论文:Two remarkable new species of Glaucocharis (Lepidoptera, Crambidae, Crambinae) from the Ogasawara Islands, Japan
DOI:10.11646/zootaxa.5543.1.4

客觀日本
本公众号由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亚洲-太平洋综合研究中心(APRC)运营,介绍日本的科学技术与创新信息。社交媒体政策参见:https://www.jst.go.jp/aprc/sns_policy_cn.html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