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田 梢
东京科学大学 环境与社会理工学院
融合理工学系 副教授
出生于青森县。201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系研究科地球行星科学专业,理学博士。曾先后任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特别研究员、茨城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国际创造工学系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PD、被派至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进修、筑波大学生命环境系特任助教等。自2024年起担任现职,2023年起入选“创发研究员”。
Q1. 您立志成为研究人员的契机是?
A1. 想解开恐龙与古生物的奥秘
小时候看了电影《侏罗纪公园》,让我对恐龙学者充满了憧憬。对于远古时代生活着与今日截然不同的生物,我感到非常有兴趣,渴望解开古生物和地球历史变迁等谜团。小学时,我就意识到将来要做研究工作。后来,高中时我加入了广播社团,参与视频和广播节目的制作,进而对电影导演等创作工作也产生了兴趣,但最终我还是选择进入大学,从事自己一直热爱的古生物研究。
大学期间,我对古生物的进化特别感兴趣,大学期间开展了分析生物稳定同位素以调查历史环境的研究。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但质子数不同的原子。通过分析鱼类骨骼和贝壳等物质中所含的碳酸钙同位素比率,就能解析出这些生物生活过的环境及其生态行为的历史。虽然学习分析方法是非常困难的过程,但一个个新数据的出现使我感到快乐,所以能够专注于研究之中。
Q2. 您目前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A2. 复原温度变化,调查行为生态
我的研究主题是开发用于分析鱼类和鱿鱼等迁徙性生物行为的生态同位素分析技术。其中之一是研究采用比既往方法精度更高的“团簇同位素分析”,追溯各种生物的生态及行为的历史。
2025年1月,东京科学大学将引进日本国内第二台最新式团簇同位素分析设备。虽然日本应用该技术的研究者尚少,但未来我的目标是利用该设备建立高精度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同时,我希望创建一个可供各领域研究人员协作的同位素研究基地,推广该技术。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深入了解生物的栖息环境,就能够揭示过去有过的环境变化对生物进化过程及栖息地变迁产生的影响。通过积累这些数据,还可以预测未来海水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此外,掌握譬如沙丁鱼、鲑鱼等洄游鱼类的行为生态,能够有助于保护水产资源。
Q3. 您对立志成为研究人员的人有何建议?
A3. 围绕 “想解决的问题” 进行思考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会有意识地 “以想解决的课题为轴心进行思考”,而非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或当前所掌握的技术。首先,要切实拥有一个想搞清楚的主题。如果解决问题依赖某种技术就要去学习,哪怕这些技术不在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内,也要大胆尝试,这一点很关键。若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则可通过团队合作来达成目标。在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往往会浮现出可作为下次研究线索的灵感,为此,我每天都在一点一滴地坚持学习知识和技术。
对于有志于成为研究人员的各位,我希望你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并享受自己热爱的事物,无论是兴趣还是学术。这些经验必将成为未来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否擅长学习,只要有 “想要尝试” 的愿望,任何人都能走上研究人员的道路。如果你找到了想要钻研的领域,就请毫不犹豫地去挑战吧!(TEXT:村上佳代)
原文:JSTnews 2025年1月号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