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恐龙王国福井的最新研究】(上)热点话题不断:挖掘新种化石、开创数字古生物学、开设恐龙学部
2024年8月,日本文部科学大臣正式批准了福井县立大学开设 “恐龙学部” 的申请。这是日本首个以 “恐龙” 命名的学部,也是日本发现最多新种恐龙的地区才有的独特的挑战。但这个大胆命名背后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恐龙学部” 的综合选拔考试吸引了广泛关注,报名人数超计划招生人数的10倍。为此,笔者采访了正在为2025年4月学部的正式诞生而做准备工作的今井拓哉副教授(恐龙学研究所)。
与“恐龙博士”铜像摆出相同姿势的今井拓哉副教授
恐龙爱好者没有合适的学习场所
——请介绍一下开设恐龙学部的过程及目标。
福井县是对于全球都有着很高价值的恐龙化石的宝库,但对于立志从事恐龙研究,喜欢恐龙的年轻人来说,并没有合适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县立恐龙博物馆主要是展示性质的设施,在培养研究人才方面存在局限性。放眼日本整个北陆地区,能够学习古生物学的大学研究室也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对象,无法完全满足包括恐龙在内的脊椎动物的研究需求。
如果以脊椎动物为中心学习古生物学,在日本国内,则需要前往北海道或关东等其他地区,这导致了人才的外流。此外,即使选择了远方的大学学习,专注于恐龙研究也是困难的,只能在 “古生物学” 这一较宽泛的框架内进行学习。
福井县立大学在2013年成立了恐龙学研究所,2018年正式启动了研究生教育,但随着新学部的设立,教育体系将进一步拓展到本科生。从2025年春天开始,我们将以专注于恐龙研究的新学部为基础,将福井县丰富的地方资源与有志于恐龙研究的年轻人相结合,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予定2025年内在恐龙博物馆的邻地建成的胜山校区(图中右侧的建筑)效果图,设计师是隈研吾(供图:福井县)
学习将与博物馆合作、现场实践、活用数字手段
——恐龙学部具体会学习哪些内容?
以“整个福井都是学习场所”为理念,学生将重点学习包括地球科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恐龙研究需要的基本知识。作为以往没有过的特色,将与恐龙博物馆在人力和物力方面全面合作,到新种恐龙发掘现场进行现场实践,运用数字技术创新研究方法,将是恐龙学部的三个特色。
今井副教授与金居利昌(福井县立大学经营策划部恐龙学部开设准备室/企画主管)
恐龙学部下设恐龙与地质学专业,并进一步分为两个课程。“恐龙与古生物” 课程主要学习传统的古生物学,其最大的亮点无疑是研究恐龙化石。
一般的古生物学课程主要以日本大量出土的菊石和贝类等化石为教材,而恐龙化石这一点则是福井所拥有的压倒性优势。同时,课程也注重数字古生物学,通过学习CT扫描仪、激光扫描仪等数字设备的使用,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恐龙等古生物的研究中。
另一个课程“地质与古环境”课程也就是实地古生物学,不仅研究化石本身,还以化石为线索研究古代环境及其变化。学生通过调查地层和断层,还能学习测量仪器、无人机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校园开放日吸引了来自福井县内外的100名高中生,人数满员。(照片由福井县立大学提供)
产学合作推动旅游
——作为福井县的大学,可以期待对本地区有哪些贡献?
恐龙是福井县的顶级品牌之一。为县内热爱恐龙的年轻人提供学习平台固然重要,但同样也期待能够吸引更多来自县外的学生。胜山市也在积极完善大学生的生活居住环境,制定了为学生提供每月最高25000日元的补助金制度。
同时,我们也期望恐龙学部能促进旅游。恐龙博物馆由于种种限制,无法涉足某些商业领域,而大学可以通过产学合作等方式承担起这部分角色。例如,我们曾与位于永平寺町的吉田酒造,以及茨城县筑波市的风险企业 “地球科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合作,共同为日本酒设计了 “恐龙标签”。
为了进一步推动类似的商务活动,2021年,我们还与福井新闻社共同创立了大学主导的风险企业 “恐龙总研”。该企业致力于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商品,例如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开发产品。我们希望利用这些实践经验,将恐龙学部的成立作为推动旅游的新契机。
由今井等监修设计的日本酒标签。标签印有在福井发现的新种恐龙和原始鸟类的图案(供图:吉田酒造)
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地域性课题
——第一年计划招生30人。相较于研究员和博物馆馆员的职位数量,这似乎是一个较大的数字。
的确,仅以大学或博物馆中与恐龙相关的职位而言,很难为所有毕业生提供对应的职位。因此,或许会让人觉得这会导致供大于求的情况。不过,我们并不认为所有学生都会选择恐龙研究这条职业道路。
事实上,恐龙研究需要运用广泛的综合知识。作为研究者,我们不仅需要古生物学的知识,还要结合现代生物学、地质学、环境学、土木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开展研究。恐龙学部的课程设置也会充分涵盖这些知识领域。我们希望学生不局限于恐龙研究的职业道路,而是能够找到更广泛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
——具体有哪些职业发展方向?
如果选择与恐龙直接相关的领域,可以从事媒体、出版或教育行业。近年来恐龙研究正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因此也可能成为3D、艺术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或创意工作者。比如,我们与迪文普公司合作开发了 “VR恐龙展览系统 福井恐龙篇”,可以在虚拟博物馆里自由展示福井的恐龙化石。
此外,防灾与地质咨询等行业也能很好地用到在恐龙学部所学的地球科学知识。特别是福井县是日本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地方,培养具备地学视角、能够解决地域课题的人才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需要沟通力与体力
——对于希望报考恐龙学部的学生有何期待?
或许会令人意外,但其实有许多恐龙研究者并不擅长化学或数学。所以,我们希望学生不要过度在意自己是否擅长理科或者是否具备相关知识,而是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恐龙研究并不是一门能用数学公式就能轻松得出答案的学科。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测和探索,因此我们希望学生能享受在未知中寻找答案的乐趣。
此外,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推测并进行有条理的阐述,也需要文科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建议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恐龙研究还需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共事,因此了解历史、宗教以及地缘政治等知识也是一大优势。不过,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音乐技能的高低似乎和研究并没有多大关系。
推测化石的特征并将其整理成论文的“文字”作业,是研究的骨干部分。(供图: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
此外,恐龙研究需要与各行各业的人进行大量交流,因此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当需要复原图时必须委托插画师,挖掘工作也离不开土木行业人员的协助。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也是必需的。另外,体力是绝对必要的!因为挖掘工作主要是在夏季的烈日下进行。
夏季是古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从全国各地汇集在一起进行挖掘作业的高峰期(供图:福井县立大学)
一年吸引100万人参观的稀有学科
——最后,请您谈谈恐龙以及恐龙研究的魅力和价值。
恐龙是充满谜团的生物。不仅是新物种的发现,每当揭示出此前无人知晓的真相,并在公众面前发表成果时,都会有巨大的成就感。
恐龙研究并不能直接改善人们的健康或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然而,为了欣赏恐龙研究的成果,每年有近100万人前往恐龙博物馆。能够带给100万人乐趣的学科并不多见。作为接触科学的 “窗口”,恐龙和化石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换句话说,我相信恐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桥梁。通过传播研究成果,我也希望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井拓哉(Takuya Imai)
福井县立大学恐龙学研究所副教授,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研究员,地球科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恐龙技术研究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恐龙综研公司技术部部长
1987年出生于东京都。在蒙大拿州立大学理学部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归国,2019年毕业于金泽大学研究生院自然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理学博士。2015年,担任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研究职员。2019年起任现职。专业领域包括恐龙繁殖学及恐龙时代鸟类学,特别关注日本国内白垩纪早期陆相地层的研究。近年来,他还与民间企业合作,致力于利用虚拟技术推进新时代的地球科学教育。
原文:关本一树/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福井县立大学恐龙学研究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