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服务器和电脑等信息通信设备的日本国内产量较新冠疫情前减少了40%,进口商品占总供应量的比例大幅增加。其中,从中国的进口量尤为突出,占2024年总进口量的69%。日本综合研究所研究员藤本一辉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看好未来信息技术(IT)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但只要包括信息通信设备在内的IT相关产品继续依赖进口,那么IT产品对日本经济景气的正面影响将受到限制。
本图摘自日本综合研究所《经济与政策报告》
日本国内信息通信设备产量减少四成
藤本研究员于1月17日发表了题为《我国数字产品对中国的依赖加大——竞争力下降的背景》的报告,指出导致日本信息通信设备进口增加的一个因素在于日本的竞争力太低。自2020年新冠病毒在日本及世界范围蔓延以来,日本的进口渗透率(进口产品在产品总供应量中所占百分比)大幅增加。作为少数几个供应总量出现增长的IT相关电子元件和器件以及信息通信设备的进口渗透率显著上升。其中最突出的是信息通信设备。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总供应量增加了2成,进口渗透率也增加了近20%。这是因为智能手机、服务器和电脑等来自中国等国家的进口猛增,而日本国内的生产量却减少了约4成。
本图摘自日本综合研究所《经济与政策报告》
全球出口总额占比跌破1%
日本竞争力的下降,在全球信息通信设备出口总额中日本所占的份额也可明显看出。目前,日本的份额已跌破1%,过去20年间下降到了十分之一。相比之下,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不断提高的技术实力,市场份额大幅增加。2010年代占比超过30%,目前则在接近40%的水平。
本图摘自日本综合研究所《经济与政策报告》
在2020年至2024年11月的5年间,日本进口的信息通信设备中有69%来自中国。来自东盟(ASEAN)的进口也有17%,仅次于中国。在经济和社会数字化加剧以及日本劳动力日益短缺等背景下,预计未来对包括信息通信设备在内的IT相关产品的需求仍将稳步增长。藤本研究员认为,虽然IT有望通过提高生产率为日本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由于对中国等国家IT相关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国内生产难以增加,所以对短期经济景气的促进作用将是限定的。
本图摘自日本综合研究所《经济与政策报告》
如何防止制造业持续衰退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今后应该如何应对?藤本研究员提出了以下观点。
“在预计未来需求增长的领域,对进口的依赖性增加,从中长期来看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人口减少以及经济服务化、无形化加剧的情况下,日本市场上需求增长值得期待的产品已所剩无几。如果在IT相关产品等为数不多的增长领域都无法增加生产,日本的制造业可能会陷入 ‘持续衰退’ 的局面。日本企业需要在提升技术实力的同时,在非价格方面增强商品的吸引力。在技术提升的过程中,借鉴中国企业的优秀之处并追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路。然而,考虑到人力与物力生产成本,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并不明智。因此,日本应着眼于在商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非价格领域发掘商机。”
报告称日本在东盟的影响力不断下降
关于日本IT相关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日本综合研究所的高级主任研究员岩崎薫里于2023年的11月发表过一份题为《中国企业引领东盟数字化》的报告。报告指出,东盟10国的工业产品及服务进口总额按国别划分,中国(包括香港)从2014年的21.6%上升至2020年的27.4%,美国也从10.5%上升至15.7%,而日本却从8.9%下降到6.7%。报告还显示,在数字化迅速推进的东盟国家中,近年来快速增加的数字相关产品和服务中几乎没有日本品牌的存在。
岩崎主任研究员在同年8月出版的日本综合研究所《亚洲月刊2023年9月》上发表了题为《引领东南亚数字化的中国IT企业》的报告,对中国企业主导东南亚数字化的原因作了如下解读:成功壮大的中国IT企业凭借在本国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能够在进军东南亚市场时投入充足的资金。这些充足的资金在对当地初创企业的收购及投资运作中尤为显著。此外,中国企业在本国市场积累的高超技术和经验也能够很好地运用于东南亚市场的开发。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学记者)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