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天津人社”
蓟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指导部部长。他深感责任与使命的重大,任劳任怨,努力钻研,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献给就业工作,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爱岗敬业,勇挑重担
从事就业工作以来,在他的时间簿上找不到“双休日”和“节假日”,不是在办公室学习就业政策、办理相关业务,就是在企业进行走访。他常说:“要时刻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抓好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才能确保不出问题。”每年7月毕业季,全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超1500人,1个月内完成全部人员实名制登记,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他带领科室干部深入镇乡街登记人员信息,对有联系方式的,通过电话了解录入信息,加微信推介就业岗位;对没有联系方式的,主动上门登记基本信息,宣传推介就业岗位。多年来,全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联系率一直为100%,就业率在90%以上。
开拓创新,勇于实践
为解决供需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将招聘会工作做到精准,他几乎走遍了区内产业园区和乡镇的每一家企业,拓岗位、保就业,不断完善求职招聘平台,开展“三送四进”活动,先后组织“赶就业大集”等特色招聘活动,赴经济薄弱村,把精心准备的岗位信息送到百姓手里,连续几年都确保岗位服务、职业介绍经济薄弱村全覆盖。同时,聚焦融入服务国家京津冀发展战略,开创京津冀招聘新模式,组织与北京、河北多市、县签订《人社就业服务协议》,先后多次邀请京冀8县(区)优质企业到蓟州招聘,为蓟州区劳动力就业提供精准服务平台。
坚守初心,一心为民
近三年来,他聚焦全区求职者需求,认真履行职责,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50场,提供就业岗位19.5万个,全区实现就业3.3万人。“每位群众对就业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站在群众的角度,充分了解、倾听诉求、精准解决每一位求职者的难题”是赵云雷的工作方法。面对新就业形态的特点,群众灵活就业的需求,他把“人才市场”开在社区、村,开到农村大集,开到文艺演出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千方百计满足群众就业需求,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就业“服务员”。
供稿:市人社局办公室、蓟州区人社局
审核:柴生培
编校:刘河江 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