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天津人社”
津云新闻讯: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于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操作工人霍奎志来说,是一个收获满满的年份。去年,他在天津市人社局牵头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中通过考核,顺利拿到了电工四级证书,不仅可以操作生产设备,还能对机械电力故障进行维修。从“一专”变“多能”的他,成长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多面手”。
不仅如此,去年,他牵头研发了天津特变电工国内首台成品线圈智能化检测站,被评为“天津市技术能手”称号,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给年轻技术工人传授经验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天津非常重视人才的成长,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激励体系,我就是受益者之一。多年来,我在天津工作不仅收获了荣誉,也感受到我们工人职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提升!”霍奎志说。
不仅仅是像霍奎志这样的产业一线工人,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来自本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后也同样感到收获良多。得益于天津市引进青年人才项目首次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岗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博士后王滨,开启了自己科研生涯的新阶段,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目前,他正在跟随天津医科大学郝继辉教授课题组开展基于人体共生微生态的胰腺肿瘤诊疗转化及预后干预的相关研究。
他说:“入选创新岗位并不容易,因为要经过天津层面的严格选拔,同各行各业优秀的博士后同台竞争,所以说能拿到此项目既是一种荣誉,更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肯定。成功入选之后,天津市以及我们所在的博士后工作站无论在平台、资金还是招聘政策等方面都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让我们感受到天津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诚意,坚定了我们留津发展的决心。”
不论是技术能手,还是科研新秀,这些青年人才都是天津引育的重点人群。过去一年,天津市人社部门牢记“四个善作善成”嘱托,深入实施《天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海内外优质人才加速集聚。“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累计引才超50万人。2025年,天津还将推出重磅举措,升级“海河英才”计划,以加快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健全本市人才入职、入住、入户、入学等保障机制,用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引进举措,进一步吸引海内外人才“近悦远来”,构建人才在津发展良好生态。
不仅如此,2025年,天津还将继续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推进“谁用人、谁评价”,探索第三方职称评价监管,扩大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和规模。同时加快推动落实天开高教科创园博士后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实施“技能强企”计划,继续“上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此外,天津还将久久为功,持续打造“海河英才”品牌,推进“海河工匠”建设,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助力更多“天津能人”快速成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厚植人才沃土。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来源:津云
审核:柴生培
编校:刘河江 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