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 阊阖门-将相王侯今何在?

学术   2024-10-11 06:30   山西  

编者按:整理这篇稿件的时候又刷起了老三国,每次听到片尾曲,总感觉那股英雄气不论何时都让人感动。


常说两汉三国耗尽了英雄气,仿佛南北朝大动乱之际,神州陆沉,并无建树。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却也未必。


若无这数百的征伐与融合,又何来盛唐之包容?

南北朝的历程,又何尝不是一次历史的探索呢?


本文整理修改自《北魏洛阳太极殿与阊阖门形制探讨

论文著作/模型制作:吾汉万年

整理修改:小林 禹涵


本文总字数约10000+

阅读完成时间约20min


一,汉魏洛阳故城历史与布局

二,门阙形制及名称来源释义

三,阊阖门遗址发掘信息整理

四,阊阖门上层建筑推测复原

五,门阙五凤楼形制历史沿革



洛阳,神州故地,华夏旧源。


在河洛之地建都的朝代数不胜数,历代都城都于此留下过历史痕迹,不论是隋唐洛阳城的气势磅礴,还是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二里头遗址、周王城故迹等等,皆有其特质。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应天门遗址
夏二里头遗址,周天子架六遗址

除隋唐故城和明清故城之外,其余历代都城大多分布在田间地头,这使洛阳就像一个开放式都城遗址展览中心。

铜驼街石板路面遗址与田野

隋唐洛阳城由于与如今城区叠压,且近年来一直在发掘展示,所以天堂、明堂、应天门、定鼎门一类的遗址保护建筑更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逐渐成为洛阳地标。

隋唐洛阳城天堂遗址

而远在城郊农田中汉魏洛阳城遗址,相比城区却罕有人至,我们曾写过的永宁寺塔就在其中。

永宁寺塔实景合成复原 禹涵

汉魏故城,可谓是载着洛阳最厚重的历史,却躺在了最无人问津的角落。曾不知有多少名人典故流传后世,又有多少传世名作描绘河洛轶事。

东晋 顾恺之(宋摹)洛神赋图

在故城遗址中,有这样的一处建筑基址,与北京故宫午门有着最早的渊源。

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

这座曾经巍峨的门阙,作为“五凤楼”的雏形,见证了汉魏洛阳城的兴衰,见证了汉末至北朝数百年的往事,更表明了宫阙制度的重要转变。

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历史在一片田野间收束,将长达千年的都城旧事浓缩于此。

阊阖门实景合成复原 吾汉万年

回溯千年,让我们由此而入,走进洛阳最重要的一段历史、一座都城,追寻着考古遗迹,开启阊阖门尘封千年的故事。


草木年深


汉魏故城涉及时间跨度大,政权更迭频繁,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乃至后期北周政权仍对宫城有所改动所以在年代上必须有所区分。

阊阖门经考古探测,其夯土痕迹有多层夯筑叠压,纵跨魏晋、北魏及北周。


故而我们可以确认,阊阖门应在曹魏时期就已经修建,那时它还不叫阊阖门,但遗址却是历代叠压延续至北魏。

开启阊阖门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的面貌,以便于了解其特殊地位。

- 汉魏洛阳城早期沿革 -

据遗址发掘考证,汉魏故城的营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周成周城。金村墓群所在,也可以说明周代在此有政权活动。


但此后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至秦并天下,废周王畿改都关中咸阳,西汉沿袭秦地营建长安,这数百年间王朝中心不在洛阳,而在关中平原。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李文博

关中与河洛地区都城众多,政治经济往来频繁,故后世常称长安洛阳为“两京”,其间主要道路称“两京道”,著名的函谷关便在其上。

新安函谷关 风沉郁

直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战胜新莽,又选择定都洛阳,在旧城基础上大规模改建营造,才奠定了汉魏都城格局。

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丑,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汉光武帝刘秀

由此,汉魏洛阳城开始了横跨近五个世纪的更迭,期间有营建、有毁废,直到唐初弃用。

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下”载: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宫前殿...中元元年是岁,初起明堂、灵台、辟雍,及北郊兆域。

灵台遗址 汉魏洛阳城遗址研究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第二”载:永元三年..是岁,起北宫及诸官府。冬十月,北宫成。


东汉洛阳城在文献记载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修有北宫及南宫,二宫并用,置于城中,作为中央权利机构。


但经东汉末年,董卓乱政,诸侯联合讨伐,于此形式下,董卓迫使汉献帝迁都长安,他焚洛阳宫室,致使二宫再度衰败。

此后的这段历史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了,董卓身死,献帝东归洛阳,曹操迎献帝入许昌,挟之以令诸侯,势力间征伐频频,天下三分。

蜀 刘备

魏文帝曹丕

吴 孙权


至曹丕篡汉称帝,重修宫室,才又定都洛阳。

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魏蜀之间战事趋于缓和,于是魏明帝曹叡于青龙三年(235年)大兴洛阳宫室。

陕西勉县汉丞相诸葛武侯之墓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九》: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

此后司马家篡权,入两晋南北朝,汉魏洛阳城又经历了多轮政权更替,朝野混乱,建而又废,少有大规模营造。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晋武帝司马炎

至北朝,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沿用汉洛阳旧都并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视为延续中原正统。


孝文帝命穆亮、李冲、董爵负责洛阳整体的重建工程,蒋少游、董尔、王遇等效法魏晋并参考南朝负责宫室的规划,以争南北之正统。

北朝石裹斗栱

南朝石塔残件


- 北魏洛阳城改造 -

北魏改造后,沿用了曹魏建中立极的单一宫城制度,强调了都城轴线和宫殿核心。

这一时期还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外城,至此洛阳城大致可分为宫城、内城与范围极广的外城。


我们熟知的白马寺就位于内城西门之外,而永宁寺塔便位于内城铜驼街(御道)西侧,称得上内城规模数一数二的寺院。

洛阳白马寺

改造后宫门所对建筑轴线在都城格局上得到了加强,以铜驼街为轴线,左、右卫府、司徒府、太尉府等官署,太庙和太社等皇家祭祀场所以及永宁寺、景乐寺和宗正寺都在分列两侧。

永宁寺塔遥望中轴线建筑群实景合成


自此,洛阳城形成了南跨洛河至圜丘,遥望万安山,北抵邙山山麓的壮丽城市轴线。

汉魏洛阳城中轴线实景合成

在建筑空间上,这条轴线南跨洛河永桥、内城宣阳门,经铜驼街,宫门阊阖门以及止车门、端门、入太极殿至城市中心,殿堂与门阙遍布其上,不难想象曾经的辉煌。


除轴线外,阊阖门分割宫城与内城,内城百姓皆可见。

作为“北宫”正门,它常常作为象征帝王威仪的礼仪建筑,主要是用来举行大型皇家事宜或接见四方朝贡者之处。

阊阖门复原 吾汉万年

了解完汉魏洛阳城基本的历史与格局,不禁感慨,古今兴废事,尽浓缩于这一方田野之间,不知有多少耳熟能详的人,从阊阖门中走过。


门阙旧制


阊阖门的重要性除了作为历史的见证,更是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地位等级的象征。

古代都城常常并非只有一层城墙,而是多重城墙嵌套组合,统治者或高等行政机构,常常布局于“城中城”。


所以中国古代城市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城墙可以反映等级秩序差异。“门”是跨越“墙”这种等级分割的通道,常被赋予更高的礼制意义。


在华夏文明中,“门”,至关重要。除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即“阙”

都城,必有象征等级及王权礼制特征的门阙。

- “阙” -

何为阙?何为门阙?

阙,阙(缺)也;
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汉《释名》


许昌市博物馆藏 汉阙线刻砖

阙的本意取“缺”的音与意,双阙耸立于道路两侧,中央为道路,是一种早期“门”的样式。如登封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就是重要道路节点的石阙。

登封少室阙

除石阙外,夯土木构阙楼同样存在,我们熟悉的懿德太子墓壁画,就是唐代阙楼建筑的形象,既然能被画在壁画中,便说明阙楼是古代城市当之无愧的“门面”。

懿德太子墓西壁阙楼

懿德太子墓东壁阙楼


除了标志作用,阙同样立于权力中心的宫城两侧,与城墙或宫墙连接,具备象征等级,登临瞭望和守御的功能。

《白虎通义》记载:“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

“阙”与“门”合起来可称“门阙”,组合形式更为复杂,但此后都城中主要城门均有沿用这一制度。

洛阳应天门遗址阙楼俯视

阊阖门便是“门”与“阙”结合,有着特殊形态的建筑。而城门名曰“阊阖”,又是什么意思呢?

-“阊阖” -

“阊阖”(chāng hé),在早期文献中主要解释为重要门阙或指代方位:

《说文》载,“楚人名门皆曰阊阖。”指代建筑大门。


《说文》载,“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日融风。”指代西风或西方方位。


最早阊阖门的称呼出现于汉代建章宫前的正门,后来阊阖逐渐演化,便泛指宫门、都城城门、都城、宫殿或朝廷等,“阊阖”一词广泛出现于古代文人的诗句中。


王安石《别谢师宰》:阊阖城西地如水,鸡鸣黄尘波浪起。
(指京城)

费昶《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阊阖下重关,丹墀吐明月。(指宫殿)

明 董其昌书 天马赋

王安石《驾自启圣还内》:尘土未惊阊阖闭,绿槐空复影参差。(指宫门或城门)
陈汝元《金莲记·生离》:小弟正欲上书阊阖,解职救兄。
(指朝廷


阊阖一词在历史流传中多代指与统治阶级宫城相关的内容,以阊阖命名的城门,其意义也非同凡响足见其极高的王权等级。

王维《早朝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 吾汉万年

在历史中叫“阊阖”的门很多,北魏迁都洛阳之后,有两处的门以阊阖门来命名。


一为《洛阳伽蓝记》载:“(内城)次北曰阊阖门,汉曰上西门...魏晋曰阊阖门,高祖(孝文帝)因而不改。”

这座阊阖门为内城西垣城门,这里的“阊阖指代城门的方位在西边。

另一为《水经注》载:“(宫)城正南门下云改稚门为阊阖门是也。”此阊阖门位于宫城正南面。

宫城南面这座阊阖门,向北正对宫城太极正殿,向南直面铜驼街(御道)中轴,地位显赫,节点关键,遗址气势犹存。

阊阖门遗址实景合成 吾汉万年

有了以上的了解,我们就可以仔细解读一下阊阖门遗址了。


遗址再读


阊阖门的遗址是明确的三期沿用关系,即曹魏初创后西晋沿用,北魏重修,北周继续沿用北魏基址进行重修,但“未成毕”。

《魏书》,卷七下,载:“庚午幸洛阳,周巡故宫基址,帝顾谓侍臣曰,晋德不修,早倾宗祀,荒毁至此,用伤朕怀,遂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

帝后礼佛图中所示北魏帝王

故而可知北魏时期洛阳宫城几乎是废墟荒毁,所以北魏重建的阊阖门虽沿用早期基础,但楼与早期形制应不相同。

由于北周改造未成,而早期夯土又被叠压于下,所以我们如今说的阊阖门,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北魏城门形态。

遗址平面图 汉魏洛阳城遗址研究

遗址分为三个部分,即主城楼、东阙和西阙。宫城城墙与东西阙相连,东西阙以宫墙连接主城楼,主城楼则向北退后,不与城墙直接相连。

为何双阙不直接向南伸出,而是推后主城楼呢?或许是为了避让门前水道,将整体布局后移。

- 门楼柱网 -


门址台基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4.4米,由两侧墩台、中间两个隔间夯土墙及三个门道组成,平面呈长方形。


台基上分散有40个柱础坑,南北5排(进深4间),东西8列(面扩7间),满布台基,并未出现减柱或移柱情况。

中缝(进深中间一排)础坑较大较深,可能是建筑中部承重压力更大
(长2-2.8米,宽1.5-1.7米,深1.45-0.6米


南北两侧础坑较小,呈方形。
(1.25-1.7米见方,深0.2-0.45米)

遗址出土有1块础石,应为南北侧柱坑弃用的。
(长宽约1.05-1.08米,厚约0.5米)

出土础石照片

台基面扩中,中央开间较大为6米,其余开间约5.7米,台基进深中,中部两开间为3.5米,其余进深为5.7米。


由于台基上有墩台和隔间夯土墙,所以有32个柱洞位于夯土之内,仅有8个柱洞独立于夯土之外,分散在南北两侧的门道旁。

独立于夯土之外的柱础保护示意

- 门楼墩台与隔间夯土 -

面扩七开间中,左右次间中央设有隔间墙,应为门道承重之用,隔间墙进深两间,面阔一间。

东隔间墙南北长8.8-8.9米,宽6.8-7米, 西隔间墙长8.6-8.7米,宽6.9-7.1米

西隔间墙遗址保护示意

左右尽间设有东西墩台,进深为4间,面扩1间。

(左右墩台南北长约19.5米,东西宽约6.8米)

东西墩台遗址保护示意

墩台内并非实心夯土,而是内夹有“室内空间”,推测为两侧登楼的楼梯间,其间出土有若干柱洞, 应为登楼楼梯承重之用。

西侧房间南北残长6-7.4米,东西宽3米;东侧房间南北残长9.6米, 东西宽约3.2米


(西侧墩台清理出南北向两列共9个柱洞,东列5个,西列4个,东西间距2-2.2、南北间距1.7-1.8米,柱洞呈圆形或椭圆形,口径0.4、深约0.55米


(东侧墩台地面上共发现8个圆形或不规则形柱洞,分南北两列呈不对称分布,东西间距2m、南北间距1.8-3.2米


楼梯间在台基山面北一间朝外一侧开有房门,做内外出入用。

- 漫道、散水 -

南北门道与楼梯间两侧均设置有漫道,共八条。所谓漫道,实际上就是登台基所设的斜坡。


中部三条漫道两两相对,中央漫道宽8.25米,两侧包砖,两侧漫道宽6-6.25米,长约2.4米。

中央三条漫道保护展示

台基东西两侧漫道为墩台内房间提供进出用,宽约3.75米,长1.7米。


《营造法式》载:“厅堂等慢道,每阶基高一尺,拽脚斜长(即慢道斜面长度)四尺……”。

北魏永宁寺塔基保护展示

台基周围八条慢道,最长的不超过20尺,可知主楼台基不会很高,可大致定为三尺(72.3cm)

除此之外,台基两侧发掘有包砖沟槽,宽度约 0.3米,应为散水之用。

东侧院落夯土墙与墙皮

东阙南侧包砖沟槽


综上情况,我们可以确认阊阖门主楼为面七进四的三门道多重楼观殿堂式宫门。

除主楼外,最重要就是两侧形制特殊的阙楼了。

- 阙楼基址 -

主楼南侧,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大型夯土阙基,左右对称,两阙间隔41.5米,向南探出约37米,气势雄浑,符合《水经注·谷水》记载夹建巨阙

《水经注·卷十六》载:今阊阖门外夹建巨阙,以应天宿,虽不如礼,犹象而魏之,上加复思,以易观矣。

阙楼平面为母阙带二子阙的曲尺双向子母形。

曲尺双向子母形阙楼复原 吾汉万年

双阙台夯土大小均为29米见方,其中母阙大小约22-23米见方,曲尺形。

子阙残留夯土均为长方形,短边约6.2-6.3米、长边唯东阙北子阙边缘清晰,约为11.2米,其余夯土有损,推测同为约11.2米的夯土结构。


阙楼外壁仍残留有砌砖和白灰墙皮,呈6-8度的倾斜角内收,推测可能是原建筑外立面样式,阙楼有明显收分。

西阙台基遗址

东阙台基遗址


绕阙有包砖沟槽,沟槽宽0.3-0.4米,与主楼台基两侧一致。夯土阙基上有几个不知用途的柱洞,排列不规律。

双阙破坏较严重且不见顶,但仍可通过遗迹推测阙楼大台是以宫墙和连接墙为轴线来设计的曲尺形的大台,短边与长边比例大约为二比一。


- 宫墙与连接短墙 -

阙楼东西两边接有宫墙,遗存墙厚约3.6米,似乎防守功能不大,应还是侧重礼制区域划分。

北魏宫城城墙与其他皇宫城墙相比虽然很薄,但仍可视作城墙复原。


阙楼北侧同样接有夯土短墙与主楼连接,构成完整的门阙。

连接用墙体分为两段,东西段长约5.4-5.5米,南北段长约22米,由外向内看,做曲尺形,但实际上内部向北隔一道门与院落也有延伸连接。

这一段短墙比宫墙更薄,厚度约1.7-2米,墙体两侧也没有木构痕迹,所以推测阙台与主楼之间的土墙是无法登临并通行的,这里我们复原为覆瓦的宫墙样式。


阊阖门的主楼、阙、墙之间以独特的平面关系设计样式,既有晚期宫阙明显的沿革关系,又有早期建筑特质,十分有趣。

虽仅存遗址,但建筑信息还算保存完整,不妨结合早期建筑特征,复原一下这座宏伟宫门。



万乘阊阖


《隋书·律例志》载,北魏尺凡三变,本文中以工程营造尺用杜夔尺为准,一尺为24.1cm来厘定。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诏改长尺,大斗”。孝文帝迁都,洛阳营建工程是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改尺之前,律尺推测沿用曹魏杜夔尺(24.1厘米)

- 结构推测 -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永宁寺寺院的基本建筑情况,其中寺院各门记载中形制与阊阖门相仿。

《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南门为:南门楼三重,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拱门有四力士、四师子,饰以金银,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


《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门为:“......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厦门甍栋干云。”

故而可以推测阊阖门这样地位特殊的城门,应采用重楼制,而其一层为直接在夯土上批加的屋檐,故而外观形似三层。

南北朝楼阁形象中,两层柱网之间往往是等比例收分,屋上摞屋,柱网不似后世建筑是对位的。

西魏城门形象 魏洛阳宫门阊阖门的复原及形制探讨

这种情况在日本飞鸟式建筑里如法隆寺五重塔、法隆寺中门、法起寺三重塔中均可见到。



上下层不对位的情况,会导致上层柱脚无法对应底层建筑,只能落在另设在铺作层上方的柱脚方上,无法实现叉柱造。阊阖门在顺身方向中缝补强了一排柱子,也可证明这种做法的存在。


复原猜测每层收分一柱径,柱脚设柱脚栿,落在底层铺作层之上;第三层中柱或可取消设置。

在收分不大的情况下,柱与柱之间错开的距离可以很小,结构上并不会出现极大的问题。

- 平坐推测 -

由于主楼墩台内有楼梯间,故阊阖门可登临,本方案采用无挑出平坐有栏杆的做法。

平坐椽铺设在柱脚枋上,上层铺地板,外围与围脊相接,上设栏杆。


南北朝的楼阁多为无挑出平坐、无栏杆以及无挑出平坐、有栏杆的形象,有挑出平坐、有栏杆的形象很少见,多与城台一起出现。

- 屋顶形象 -

反曲屋面在北魏迁都洛阳后不久开凿的龙门石窟古阳洞中已出现,洛阳出土北魏末年石刻线画刻画的子母阙,屋顶已是明确的非两段式反曲+起翘形象,几乎与隋唐屋顶形象无异。

古阳洞佛龛屋顶 龙门石窟研究院

北魏虽然仍有大量两段屋的形象,但考虑到石窟壁画等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故不采取两段屋的方案,而可参考时间相距不久的九原岗墓中壁画设计屋顶、配色及建筑细节。


在一众汉阙里辐射椽很常见,但北朝石窟里仍有大量的平行椽,推测此时平行椽与辐射椽并存,复原选用辐射椽。

云冈石窟平行椽塔窟

云冈石窟放射椽塔窟


北朝已大量出现重要建筑使用飞子的形象,本方案也使用飞子。

阊阖门主楼实景合成 吾汉万年

结合主楼结构、屋顶和平座情况,阊阖门主楼复原总高度在140尺上下,一层墩台高度和明间相同,为25尺(算台基28尺左右)。

- 铺作推测 -

成熟五铺作带令栱形象最早出现在邯郸南响堂山第1、2北齐石窟里。

南响堂山石窟五铺作结构 摄影:郝天真

石刻壁画较现实建筑往往存古,且响堂山石窟的开凿距北魏迁都洛阳不到六十年,建筑形象或差距不大。


北朝与隋唐建筑是一脉相承的,其间有不可忽略的重要联系。所以在复原的时候可以基于南北朝建筑形象并参考现存唐代建筑的做法来复原。


隋后则大量出现多层铺作的形象。现存的唐代建筑里,除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以外均为五铺作。


佛光寺东大殿补间铺作

南禅寺大殿柱头铺作

广仁王庙柱头铺作

开元寺钟楼下层柱头铺作


即使八座辽构里,或多或少都有五铺作的身影,如奉国寺大殿补间铺作、广济寺三大士殿铺作。 


双杪双昂七铺作的形象在唐辽系建筑里也十分常见,常用于高等级建筑,双杪双昂七铺作其实也可以视为一个五铺作再加两层昂(或华栱)。


如唐佛光寺大殿,辽独乐寺观音阁上檐柱头铺作、辽奉国寺大殿、辽应县木塔第一层和第二层柱头铺作、五代镇国寺大殿、北宋初高平崇明寺大殿和福州华林寺大殿。


这说明五铺作的使用在我国高古建筑里有着很强烈的传统。

所以复原为五铺作双杪带令栱,单栱造,栱头四瓣卷杀有内䫜,用皿斗,初唐前的建筑多用单材、满置斗,即在单材栱头与栱心空位处对应跳位补强小斗,例如天宝年间的治平寺石塔。


- 门窗装潢 -

根据出土遗物推测台基顶部应是铺设长方砖或方砖,以素面居多,复原为素面方砖,简洁大方。

一层中柱缝除墙外设三个板门,二层与三层在檐柱缝对应一层设置三个板门,其余开间与山面设破子棂窗。

南朝砖墓中的破子棂窗样式 浙江大学艺术博物馆

参考遗址出土遗物,柱础用素平础;柱子为八角形截面,下大上小,边缘绘制白缘道;阑额不入柱,柱头用栌斗承阑额。如北魏宋绍祖墓棺椁、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9,10窟和同为北魏开凿的麦积山第28、30窟等。

北魏宋绍祖墓棺椁

北朝匾额使用情况不明,本方案选用风字牌。

瓦作采用磨光渗黑油的板瓦和筒瓦,太极殿北魏文化层出土了相当可观的瓦作遗存。


鸱尾、立柱等细节同样可以参考北魏薛怀吉墓,瓦钉参考九原岗壁画及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遗址出土黑釉尖桃形器物设计。


垂脊末端用三翘,翘头下与唐代不同,不用当沟瓦,翘头直接放在转角筒瓦相接处的上面护缝,三翘末端翘头下用加高的大连檐支撑。

北魏宁懋石室 波士顿美术馆藏

- 阙楼开间 -


唐宋城台收分多为高四分收一分,角度为14度左右。阊阖门发掘报告中提到,阙楼包砖呈6至于8度的倾角内收,约为高七分至九分收一分。

阙楼收分小,包砖厚度也只有一尺上下,若按收分推算,无同期参考,高度不易确定,阙台过高很容易崩塌。

古画中的阙楼形象
清溪台榭图 元 王振鹏 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以我们以开间平面尺度出发推测。以遗址测量数据反推,母阙短边与长边比例大约为二比一,复原长边为88尺,短边为36尺,垂直边为52尺。

阙台收分后,短边墙面为平行四边形,上下尺寸不变,所以间广可根据短边36尺除间数求得。


上文提到,阙台极有可能是以宫墙和连接墙作为轴线双向对称设置建筑的,长短边开间对称或可作为主要逻辑。

至此,我们可以给阙楼开间设置几个约束:
1.推测转角母阙长边东西对称;
2.推测垂直边南北对称(以宫墙和连接墙为轴线);
3.推测保证开间大小一致,阙楼开间量不超过门楼;
4.阙楼墩台高度与门楼一层墩台相当,不宜高耸,不宜低矮,且子阙需矮于母阙(阙楼形象里,例如含元殿遗址、北京故宫午门等阙楼的城台高度与门楼大台高度相差不多);
5.阙楼柱高间广比例保持和谐;

综合这些条件,最合适的比例就是复原母阙为长边四间,垂直边两间,每间、每进为18尺(36/2),子阙为两间两进,每间、每进12尺,从柱中线算起,每面再预留4尺阶头,多出面积为阙楼台基收分减去的面积。


殿用五铺作带令栱,同门楼一致,根据南北朝时期城台做法,推测阙楼上有挑出平坐,有栏杆,复原平坐用四铺作耍头作栱头多出一跳,用材与殿同。

根据遗址推测阙楼无永久性登临设施,但可以架设临时设施登临阙楼,这也与复原平座呼应。


- 阙楼高度 -

结合上文推算的阙楼木构平面、平坐高度,推测阙楼与主楼墩台大致高度相当,顶部都会有一个小退台,设定退台高度为1尺。

从柱网平面和收分斜度可以约束,子阙城台比母阙低8尺左右。若母阙城台设置为35尺,墙面收分约为高8.51,数值规整。

西阙实景合成复原 吾汉万年

所以本次复原采用母阙城台高35尺,子阙城台高27尺,阙台包砖后涂抹白灰墙皮。

- 阙楼屋顶 -


对于阙楼屋顶的复原,因母阙为曲尺形,若采用歇山顶,会导致转折处形成十字歇山,隋唐及以前,迄今为止未发现有十字歇山的建筑形象。

所以复原推测双阙为曲尺形庑殿顶。


考虑到北魏时期屋上摞屋,上下层柱网不对位的做法,曲尺形阙楼似乎不适合做重檐,所以复原采取了单檐的形式。

自此,我们将阊阖门设计的复原信息盘点完成,尝试复原了这座北魏时期宫城正门。


阊阖门作为宫城最主要轴线正门,双阙形制独特,历史信息完整,虽仅存遗址,但仍可感受到当年洛阳城的辉煌。


中国历史上不止一处都城,也不止一皇宫,在后世历史中,宫城正门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门阙大观

先秦、秦汉时期流行在都城宫殿入口处建造高大的楼观建筑,称为“阙”。


随着时间的发展,宫城由多宫制转变为单一宫制,中轴线上的宫城正南门逐渐演化为皇权等级的象征。


故宫午门双阙

至隋唐洛阳城时,就在汉魏洛阳城西数公里外,中轴线设计依然延续下来,应天门便是隋唐洛阳中轴线上的阙楼宫门。


但隋唐洛阳还有一处更为独到的设计,即其城市中轴线向南可直接延伸至龙门石窟伊阙,故而又可以称之为以山为阙。

向北则有定鼎门、天津桥、应天门、明堂、上清宫等重要节点建筑,其象征意义和都城设计可谓更上一层楼。


以石为阙,以山为阙,以门为阙,都是都城设计中重要的考量因素。

不过退回两晋南北朝时,阊阖门及其门前的左右双阙依然迄今为止发掘所见最早的具有阙楼形态的宫城正门,它所形成凹字形平面建筑形态,逐渐发展为宫城城门之定式。

- 后世传承 -

如阊阖门这种门阙结合的形制,实则后世皇城中均有沿用,历代的宫城正南门均为此种形制。

北京故宫午门俯视(横店复原)

东魏北齐邺南城的朱明门,遗址为一个长方形墩台,主楼与建筑间使用了夯土阁道,夯土阁道宽度达12米,已接近应天门,可见阊阖门之后又有了形态演化;

邺南城朱明门复俯瞰 郭义孚

隋唐东都洛阳应天门,为唐代洛阳宫城正门,应天门的城门墩部分为五个部分,主体城门楼墩台、左右连接体、东西跺楼墩台组成,在北朝宫门基础上再进行了“升级”,如今已有地面遗址保护建筑复原其形态。

洛阳隋唐应天门遗址复原保护建筑外壳

北宋东京宋宫宣德门,从北宋徽宗赵佶所绘《瑞鹤图》下半部分,以及辽宁省博物馆中所藏北宋卤簿钟上可见其”字形形态

北宋 赵佶 瑞鹤图

正中建有一座门楼,左右为一对垛楼,前有两座阙楼,这五座建筑之间有廊庑相连,飞檐如翅翼,后世又称“五凤楼”。

宋宣德门 卤簿钟

卤簿钟铸于宋徽宗宣和时期,靖康二年由金人自汴京掠至燕京仰山寺,清乾隆年间运至承德,后由汤左荣从承德盗运至奉天官邸。

元大都崇天门,赵遹泸南平夷图卷(元人宦迹图)中疑似为此门,该门同样有明显样式得见其“凹”字形形态。

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泸南平夷图卷

凤阳明中都,南京故宫午门遗址,更是明代简化三出阙后的五凤楼样式。南京明故宫保存情况较差,仅剩城楼墩台,但凤阳明中都午门还有阙楼夯土遗存。

凤阳故宫午门遗址

只是三都早期午门阙楼并非攒尖顶,而是古画中所见盝顶。

北京宫城图轴 明 朱邦绘 大英博物馆藏

北京明清故宫午门,最为人们所熟知,建于凤阳和南京午门之后,作为紫禁城的南大门,午门便是宫阙经过千余年演变后遗存下的实物。

北京故宫午门

台基上方正中央为九开间大殿,两侧为雁翅楼及四座阙楼,如展翅的凤凰,彰显着都城和皇家的气派。

午门北侧太和门广场

阊阖门将秦汉石阙和晚期宫城五凤楼形制联系在一起,弥补了它们之间长达千百年的形制演变历史,可谓宫门之伊始。

大多宫阙随着朝代更迭而覆灭散去,在岁月风尘中只剩下土台残石,却也是历史沿革中朝野变迁的必然。

但每次考古发现总是让我们惊叹于古建筑曾经的壮观华美,震惊于古人的营造智慧。

阊阖门远眺南山实景复原 吾汉万年

仿佛从历史尘埃中拾珍,总能带给我们这些后世人新的感动。


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早已在我们心中扎根,但每当看到这片田野,还是会感慨,原来这里曾是宫阙,曾是故事的发生地,曾是华夏中心。


望向这些残垣,千余年的历史悠远难及,却又能近在咫尺,不免唏嘘。


兴亡谁人定?

盛衰岂无凭?

一夜风云散,变换了时空。





广厦万千
这一系列古建筑科普文章悉数华夏珍馐,
我们将把你忽略的宝藏,呈现到你眼前。



-参考文献-

王继鑫.北魏洛阳太极殿与阊阖门形制探讨

李国龙. 北魏洛阳宫门阊阖门的复原及形制探讨. 2013.

聂晓雨,程有为.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及其影响.中州学刊, 2017.

肖旻. 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贺大龙.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代木构大殿.文物, 2014.

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史论文集 第九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王飞峰.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门楼图建筑用瓦考略.北方文物,2018.

常沙娜.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陈彤.佛光寺东大殿大木制度探微.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9.

钱国祥.汉魏洛阳城城门与宫院门的考察研究.华夏考古



-END-



此文转自“无用研究社”微信公众号


>

北朝考古
欢迎关注
责编:粟特人
编辑:吴蕾


北朝考古
Archaeolog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致力于北朝考古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收集,为北朝考古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偶尔穿插娱乐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