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UTCEF | 艺术教育分论坛回顾

文摘   2024-08-07 01:14   加拿大  


艺术教育分论坛主题

点亮“附近”:

跨文化视角下艺术教育与地方参与新实践

 

主创人

 李睿康  

 申   南  

 


 

2024年多伦多教育论坛(艺术教育分论坛)于多伦多时间2024年5月31日/北京时间2024年6月1日在线上回忆平台成功举办。本次艺术教育分论坛的主题为《“点亮“附近”:跨文化视角下艺术教育与地方参与新实践》。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德国、巴西以及加纳的12个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实践者,探讨艺术教育如何点亮“附近”、促进地方的发展。


论坛希望通过交流对话探索一条以艺术为连接纽带、以居民为艺术创造主体、以“附近”为情感生发场域的多样化艺术教育之路。论坛由会议主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李睿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申南主持。


附近”是人类学家项飙近年来提出的概念,为我们观察地方提供一个更具有活力与创造力的视角。本次论坛,我们引用了项飙的“附近”概念,并将它扩展到艺术教育和地方参与领域的探讨之中。


我们认为,将“附近”用于跨文化视角下的艺术教育与地方参与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目前国内外主流的艺术参与社会的探讨主要采用“社区”(Community)一词。而“社区”一词是建立在稳定的成员身份和同质性之上的,主要关注同一地理环境、共同文化价值的群体所组成的集合。而当下,随着全球化和跨国迁徙流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变动不居的,不断延伸出新的问题和意识。关注“附近”能够聚焦关系的流动性,并探讨艺术如何在流动的人群之间建立情感联系。而另一方面,中国在艺术教育和地方参与上的新实践也无法完全以“社区”涵盖。以“附近”作为一个新的焦点,能够将中国的艺术教育在地方参与中体现的特色与其他文化进行平等地对比,在差异和共鸣中寻找对话的可能。


在“艺术教育如何点亮‘附近’?”的核心关切下,论坛共分为4个话题:

我们希望站在全球文化多元性的视角下共同探讨:在当今全球地方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理解“附近”?艺术教育如何从内容、媒介、观众培养等方面点亮“附近”?”。



01

话题一:艺术教育与文化归属

本话题聚焦“艺术教育如何促进多元群体的身份构建和归属表达”,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王思渝教授、来自多伦多大学戏剧与表演研究中心的Jill Carter教授以及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家Hugo Vaz探讨来自中国、加拿大以及巴西的经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渝老师分享的题目为《物件背后的自我表征:参与式展览在中国》(Self-representation through objects: Participatory exhibitions in China)。他指出,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展览中,借由物件来实现当代各色人群的自我表征,成为了当代展览介入当代社会、点亮周边社区或参观观众的重要手段。为此,他具体分享了中国的海淀区街道社区参与项目《墙上博物馆》以及云南省博物馆的社区参与展览《追寻香格里拉》,来讨论自我表征式展览的策划、组织和理念。


多伦多大学戏剧与表演研究中心的Jill Carter教授分享的题目为《召唤他们:本土表演文化与(重新)和解的韵律:在深度时间中重识自我》(Calling Them In.... Native Performance Culture and the Rhythm of (Re) Conciliation: Re-Membering Ourselves in Deep Time)。她以自己作为原住民身份生活在加拿大的经历和艺术参与社区的实践案例,分享了原住民如何通过身体参与(如戏剧表演、歌唱等)进行自我赋能,从而表达自我、找寻自身。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家Hugo Vaz分享的题目为《作为文化反殖民的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 as a Tool of Cultural Decolonization)。他以1500-1822的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体系为切口,探讨如何构建新的民族身份。他认为,作为文化反殖⺠的艺术教育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自身历史进程,重新评估文化遗产及重塑集体自我认知。




02

话题二:艺术教育与地方制造

本话题聚焦“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制造地方,让不同的群体基于特定的地方归属产生新的情感联系”,邀请了来自华南理⼯⼤学建筑学院的何志森教授、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美术学院的Janis Timm-Bottos教授和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埃及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的Christian Langer研究员,分享他们来自中国、加拿大和德国的经验。

 

何志森是社会⾏动组织Mapping⼯作坊创始⼈。他发言的题目是《我的最初500米:附近如何成为一个观察行动的场域》(My Initial 500 meters: How Does the Nearby Serve as an Area for Observation and Action?)。他以最近主要着手的策展案例“布碎花花园工作坊”,分享了艺术如何与具体的场所建立联系,带动地方中生活的人们参与“附近”的建设,并反思社区工作者们和设计师“如何参与?参与为何?何为参与?”。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美术学院的Janis Timm-Bottos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艺术蜂巢:通过创造性对话建立多元化社区》(La Ruche d’Art” : Building Diverse Communities through Creative Conversations)。她提出,社区不是由朋友建立的,也不是由风格和品味相似的群体建立的,甚至不是由相互喜欢和理解的人建立的,而是由共享某一更大的价值理念的一群人建立的。要建立社区,需要看到他人的价值。她提出“公共家园”(public homeplace)的概念,用以在不同人的相遇中构建联系、寻找对话。


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埃及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Christian Langer研究员发言的题目是《架起远与近的桥梁:古埃及遗产中的艺术教育与社区赋权》(Bridging the Far and the Near: Art Education/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Em)power(ment) in Ancient Egyptian Heritage)。他主要在埃及考古学与国际关系的背景下界定了考古学中的社区参与,并分享了埃及考古中的社区参与的方法和目的。他认为,考古学中的社区参与有利于加强考古学家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加当地人对生活遗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身份的了解。





03

话题三:艺术教育与可及性

本话题聚焦“艺术教育如何让更多资源覆盖‘附近’“,邀请来自中国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教育系的胡俊教授、来自加纳的音乐教育家Seyram Yawo Afealete以及来自加拿大罗瑞学院的Beverley Ohashi校长共同分享来自中国、非洲和加拿大的经验。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教育系的胡俊教授发言的题目是《逆向融合:弥合社会断层的弱者道之用》(Reverse Inclusion as Weak Pedagogy to Bridge Social Fault Lines)。他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通过艺术的方式弥合社会鸿沟、促进文化联系的艺术参与项目,并以大墙之光——残疾人之家等艺术教育活动,展示了教育学的道家思想基础——“弱者道之动”,最后提出通过逆向融合来跨越社会裂隙。


来自加纳的音乐教育家Seyram Yawo Afealete发言的题目是《文化角度中的艺术:在教育中通过深度游戏培养可持续的文化联系》(Culturally Artful: Nurturing Sustainable Cultural Connections through Deep Play in Education)。她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同化压力困境,揭示出加拿大和美国的加纳儿童正在与自身的文化遗产失去联系。为此,她提出通过深入参与Bonwire Kente音乐,并结合视觉和表演艺术,让深度游戏体验塑造并增强儿童对加纳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加拿大罗瑞学院(Laureate College)董事兼督导校长Beverley Ohashi发言的题目是《如何基于社区艺术资源发展艺术教育?罗瑞学院的实践经验》(How to develop art education based on community art resources? Practical experience at the Laureate College)。她从艺术教育的管理者视角,提出了“通过一系列目标和战略增强人们对于艺术教育观念的理解”的重要性。




04

话题四:艺术教育与跨文化传播


话题四:艺术教育与跨文化传播

本话题探讨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扩大附近的视域,让世界连成一体,邀请来自中国的年轻非遗传承人郎佳子彧、来自美国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的吕晨晨博士,以及来自国际亚洲文化公会的管芃主席共同分享中国艺术在海外的跨文化传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生郎佳子彧分享的主题是《让“面人郎”走出国门:传统中国艺术的跨文化传播》(Bringing Mian Ren Lang Abroa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他以父辈三代将面人郎这一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经验,强调了利用社交媒介与时俱进更新艺术素材、连接年轻群体的重要性。


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Havard Camlab)副主任吕晨晨博士发言的主题是《时空剧场——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呈现与国际叙事》(Digital Heritage Theater: Multimedia Storyliving of Chinese Art)。她以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的最新数字实践为例,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与艺术叙事相结合,创造具有内容深度、媒介厚度和思想广度的数字化内容,助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国际亚洲文化公会主席管芃女士发言的主题是《艺术如何改变世界?以美国—马友友与丝绸之路为例》(How Art Changes the World? Take the United States-Yo-Yo Ma and the Silk Road asan example)。她以音乐家马友友在海外的艺术传播为例,探讨了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如何充当文化桥梁,让世界了解中国。


在主题分享后,嘉宾针对观众问题进行讨论和回答。此次论坛的初衷是,能够让世界各地的嘉宾分享自己文化中艺术教育在地方参与中的独特性,我们也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再次相遇,能够以多大中国教育论坛(艺术教育分论坛)为平台,在交流和对话中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寻找文化之间的共鸣,共同探索艺术教育点亮附近的新思想、新实践!



05

论坛视频



UTCEF/  社团介绍


多伦多大学中国教育论坛(UTCEF)是多大官方认证的非盈利学生组织。UTCEF汇聚中外各界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讨论当下中国教育话题,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平台旨在成为中国教育与世界沟通的纽带,积极促进中国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教育思想的国际交流。


加入我们

会员专属福利:

    - 多大中国教育论坛 Summer 2024 独家邀请函

    - 优先参与 UTCEF 组织的各类线上及线下活动

    - 优惠获得教育知识讲座及 Workshop 入场券

    - UTCEF Newsletter 免费订阅。每月教育实事的前线转播,最新教育资讯的剖析解读,经典教育理论的应用分享,汇聚最新教育干货。

    - 学术、文化和国际交流 Network 的机会

如何成为会员:

点击下方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即可免费成为我们的会员:

https://forms.office.com/r/EqGhYBhpwz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论坛资讯


欢迎扫码关注

获取论坛最新资讯~

答疑邮箱 | info.utcef@gmail.com

小红书 | UTCEF

Facebook | UTCEF

Instagram | UTCEF

YouTube | @UTCEF


文字|李睿康、刘梅奇

编辑|李睿康

审核| 岑程 刘亦凡 蒋静童 戴佳桐

 


UTCEF
多伦多大学中国教育论坛(UTCEF)是多大官方认证的非盈利学生组织。UTCEF汇聚中外各界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讨论当下中国教育话题,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平台旨在成为中国教育与世界沟通的纽带,积极促进中国教育创新和发展,推动教育思想的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