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认知!马拉松 “肌肉男”:打破 “细狗” 刻板印象,解锁肌肉男长跑能量奥秘

体娱   2024-11-19 17:50   云南  

在大众普遍认知中,马拉松选手常常被看作是 “细狗”。

这无疑是对长跑选手的一种刻板印象。

实际上,长跑和肌肉之间有着紧密关联,跑马拉松的人可不都是瘦子。

不少肌肉男活跃在马拉松赛场,成为了赛道上的焦点。

演员杨祐宁多次位列 “十大华人肌肉男星”,拥有令人艳羡的肌肉线条。

他就是马拉松赛场上典型的肌肉型选手,曾多次参加马拉松赛事。
2018年,他还参加了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以2:12:18的成绩完赛。
虽说这一成绩不算突出,但对他而言,更多的是享受跑步的过程。
正如他所说:“跑步能让我内心平静,缓解压力。马拉松追求的并非速度,而是一种坚持的精神。” 
而且,他在完赛后还亲自为10位参赛者挂上了奖牌。
若说杨祐宁还算不上资深跑者,钱军则绝对是资深跑马达人了。
钱军是杭州的马拉松爱好者,自1997年开始健身,练就了一身腱子肉。
2016年投身马拉松赛事后,仅在最初的三年里,他就参加了26场马拉松,国内金标赛事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钱军的个人最佳成绩是2020年无锡马拉松的3小时26分,并且多次担任杭州马拉松的官方配速员。
近年来,随着健身热潮的兴起,马拉松赛事中肌肉男的身影越来越多。
他们在赛道上奔跑时,总能引发路边观众的热烈喝彩。
跑友@总是吃不饱,平时是一位骑行大神,热衷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身材健硕。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南京马拉松上,他在0跑量、没有提前备战的前提下,成功完赛。
跑者秦盼也是一位健身达人,平时经常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健身方法,收获了一众粉丝。

每次他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在看似宽松的参赛服下面,则是完美的肌肉身材。
衡水湖马拉松上的肌肉男跑者则更为出圈,身穿“豹纹”的他,所到之处无不引发尖叫。
实际上,他的身影每年都会出现在各大马拉松和越野赛的赛场。每次他都会以极具特色的cosplay吸引了无数目光。


而且他是妥妥的破三大神,是国家一级田径运动员、ACE认证教练,全马个人最好成绩249,半马最好成绩116。
下面这位不仅是一位健身达人、长跑达人,还是妥妥的清华学霸。


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他把自己的背包放在了路边草丛里。

结果被好心人以为是有人遗失了背包,交到了警察手里。
完赛后,他第一时间跑到了派出所领取背包,被网友戏称为“跑马跑到了派出所”第一人。

下面这位的身材更是惊艳,即使在拥挤的选手人潮中,依然亮眼。

就连在路边拍一张普通的游客照,都赚足了路人的目光。

这些跑者足以证明,跑马的人并不都是“精瘦”的人,肌肉男在赛场上的表现同样可以很出色。
其实,人们之所以会有 “跑者都很瘦” 这种刻板印象,一方面是许多知名马拉松运动员身材偏瘦。
比如基普乔格和大迫杰,身高都是170cm,体重约55公斤。
另一方面,大家经常看到跑步减肥成功的案例。
像大家熟知的沈乌贼和魔都跑者陈龙都是通过跑步成功瘦身,这使得大家潜意识里将“跑”与“瘦”划上了等号。

▲沈乌贼跑步前后对比

▲魔都跑者陈龙跑步前后对比
但事实上,肌肉在长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然肌肉是能量消耗的“大户”,但在马拉松比赛中,肌肉能更好地应对长距离奔跑中的能量消耗变化,利用储存的糖原和脂肪持续供能。
而且,肌肉男在力量和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在应对复杂路况和长时间奔跑疲劳时更有韧性。
腿部肌肉是跑步的主要动力来源,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
这些肌肉群协同工作,为身体提供向前的推进力。
特别是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结合,能够有力地支撑身体长时间奔跑,保证跑者维持稳定的步伐和节奏,减少跑姿变形。
大家平时看到的知名运动员看似很瘦,其实是他们的身形比例给人这种感觉。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腿部肌肉相当发达。
▲杨绍辉的腿部肌肉
▲董国建的腿部肌肉
▲贾俄仁加腿部肌肉
▲王连正(大正)腿部肌肉
我们的肌肉包含两种类型: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慢肌纤维较细,肌红蛋白含量高,毛细血管网发达,这使其呈现红色,因此也被称作红肌纤维。
它能有效为自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废物,所以主要负责长时间、低强度的收缩活动。
快肌纤维相对较粗,肌红蛋白含量较低,颜色较浅,通常被称为白肌纤维。
快肌纤维主要通过无氧糖酵解方式产生能量,这种代谢方式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能量,但也会产生较多乳酸等代谢废物,容易使肌肉疲劳。
因此,快肌纤维主要负责短时间、高强度的肌肉收缩活动,比如短跑冲刺或举重等力量型、爆发型运动。
很多运动员冲刺能力不够强,就是因为其快肌纤维的力量比较差。
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对马拉松跑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将一场马拉松赛跑分为“起跑和前半程”、“后半程”、“冲刺”三个阶段,来看看这两种纤维在不同阶段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它们。
在起跑和前半程,慢肌纤维起主导作用。
这时,跑者需要稳定的速度开启长距离奔跑。
慢肌纤维通过氧气将糖原、脂肪等能源物质缓慢而持续地分解,就像一台 “耐力引擎”,为肌肉长时间收缩提供稳定能量。
慢肌纤维收缩速度虽慢,但耐力强,能持续收缩且不易疲劳。
在马拉松前半程,它能帮助跑者维持稳定的步伐和节奏,让跑者按照配速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前半程。
进入后半程,慢肌纤维依然关键,不过快肌纤维开始发挥辅助作用。
在这个阶段,随着体力消耗和疲劳积累,慢肌纤维工作效率可能逐渐下降。
当跑者需要在某些时刻稍微提速,比如超越其他选手、爬坡或者应对风向变化时,快肌纤维就开始发挥作用。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力量大,能瞬间产生强大的爆发力。
到了冲刺阶段,快肌纤维则要发挥关键的爆发力作用。
此时,跑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提高速度,快肌纤维成为主导力量。
它快速收缩,为身体提供强大推进力。
尽管这个过程会产生较多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但冲刺阶段距离短,快肌纤维可在疲劳出现前发挥最大作用,帮助跑者更快冲过终点线。
当然,慢肌纤维在冲刺时也并非停止工作,它仍和快肌纤维协同配合,辅助确保身体平衡和稳定,使冲刺动作更有效。
因此,对跑者来说,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都极为重要。
虽然二者在肌肉中所占比例受先天基因影响,但也可通过后天锻炼改变。
尤其是对于追求成绩提升的跑者,不仅要锻炼有氧能力,无氧力量训练,特别是腿部肌肉训练更是必不可少。


 粉丝专属福利活动 

 点击下方链接参与抽奖 

↓↓↓



 点击下方卡片 
 立即关注[我爱马拉松] 
↓↓↓

我爱马拉松iLoveMarathon
马拉松文化全原创内容平台:赛事热点、跑马文化、精英人物、专业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