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独立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篇,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五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现已推免至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尼山学堂十一期学生闫苏豪,来自山东省邹城市。首先,感谢张其成先生对尼山学堂的支持与资助,感谢各位老师多年来的无私教导,感谢尼山学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感谢各位同学一直以来的帮助。作为尼山学堂十一期的一名学生,有幸得到张其成奖学金连续两年的资助,我深感荣幸与感激。
山东大学根植齐鲁,深受悠远绵长的齐鲁文化滋养,素有“文史见长”的学术传统,在“文、史、哲”等学科领域创造了辉煌传统,拥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引领优势。尼山学堂在这种环境陶冶下逐渐成长,至今已经有十三年了。山东大学尼山学堂自开设起,始终遵循古典学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培养一批学科基础宽厚,能够潜心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继承、研究、创新中国古典学术和传统文化,能够“继绝学、铸新知”的拔尖人才,已发展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研究重镇。
我于二〇二二年五月由外国语学院考入尼山学堂,逐渐走上传统典籍研究的道路。《兑命》言:“念终始典于学。”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渐次明确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建立起以经史之学为框架、以乾嘉汉学为辅翼的学术取向,培养了在文献校勘、文字训诂、经史考据等方面的普遍兴趣。它使我不再拘限于基本典籍范畴,能广泛运用各类文献材料从事研究。同时,也得益于尼山学堂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我对史学等学科也保持浓厚兴趣。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已成为尼山学堂的一种常态。这也使得尼山学生“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培养了广泛的学术视野与良好的学术品位。
未来,我希望能投入更多时间系统研究古典文献学,进而成长为专业的校勘整理者,立足文献考据的文化传统,继承乾嘉学派的文化遗产,顺应学术转型的潮流,在中国古典文献学领域持续深耕,作出相应的学术贡献。张其成先生的资助与奖励,对尼山学堂同学而言是一种极大的鼓励。我们会秉持弘扬文化、继承学术的初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传阳秋于海内,全心史于井中。
谢谢!
来源 | 尼山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