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中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性情急躁易怒,做事粗心的人,很难取得成就;而心平气和的人,各种福分会自然到来。被怒火裹挟的人,身陷迷雾不自知,很难看到事情的真相,自然无法解决问题。而平心静气的人,头脑清醒,总能拨开云雾见月明,不会陷入情绪的沼泽。善于治怒的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地,总是一副好脾气的模样,福气和运气也随之而来。一次早晨,朋友正准备出门,女儿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本能地瞪大眼睛,提高声调,冲着孩子发火:“你怎么回事啊!”话还没落音,她就看到女儿,一脸惊恐,不知所措地看着她,随后女儿“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朋友说,“后来,女儿再打翻牛奶时,我都会提醒自己:发火解决不了问题。我会马上跑过去,抱住女儿,对她说‘没事,以后要注意些,不要再犯同样的问题’。”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事,做出的反应不同,得到的结果必然不同。动怒,不如动脑。被怒气冲昏头脑的人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说出伤人的话,甚至惹出祸事,这些后果,统统都要自己买单。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控制不住怒气的人,就好似人群中的一个不定时的炸弹,你不知道何时他会被点燃,让大家措手不及,久而久之,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一位学校老师,有天晚上在操场散步,发现学校围墙墙角多了把椅子,他一看便知这是有学生违反校规偷跑出去了。他不动声色,挪开椅子,蹲到原来放椅子的地方,不一会,一名学生踩着这位老师的肩膀跳了下来,等学生落地,才发现墙下蹲的竟是老师。学生支支吾吾,紧张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这位老师平静如往常地说:“天凉了,去加件衣服吧。”老师的宽恕“润物细无声”,比发怒和责罚,更加有力。宽恕如同一缕清泉,涤荡人们的心灵,缓缓冲淡心头的怒火,让人平静下来,看到事情本来的缘由,看清别人,也看清自己。那些宽恕别人的人,从不把怒火喷向别人,看似忍气吞声,实则胸中藏着天地。网上有个讨论度很高的话题:一个成年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有一名网友回答:即便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也能云淡风轻,低谷时能调整好自己,高处时,也能坚守好本心。事情的发展,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活充满了种种偶然与不测,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因此受到影响。一次,王阳明的一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在内心安静时修心,觉得您说的思想内容都可以体味;可是一遇到事情心态便大不相同了,这该怎么办?”王阳明回答他:“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静心,必须要经受住世事的磨练,根基才能更稳固。现实中王阳明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初创心学时,其心学理论被许多人攻击为邪说异端,受到各方诘难。他的弟子们为此愤愤不平,抱怨道:“他们不懂老师的学说,就随意评论。”王阳明却并不生气,反而自我反省道:“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啊!”当事情超出我们的预期时,先不要慌乱,冷静下来,考虑清楚前因后果,权衡清楚利弊,再采取行动。先处理好自己的心情,才能处理好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当你遇事越慌乱,就越容易出错,导致满盘皆输。静下来,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理性思考才能找出相对合理的解决之道。胡适曾说:“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你的情绪里藏着你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行动,你的行动里暗含着你的命运。
传播国学 | 传承国医 | 弘扬国粹 | 共铸国魂
戳“阅读原文”,听张其成教授讲《道德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