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集团公司参与建设的贵州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贵州南北高速路网再添新通道。
剑黎高速公路全长74.754公里,起自剑河县柳川镇巫作溪枢纽互通,止于黎平县敖市镇八舟河枢纽互通,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
“黔东南里藏奇景,重峦叠嶂势峥嵘;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坡陡切割深”形容的就是剑黎高速公路项目现场的环境。便道要沿着陡峭山体布置,项目周围山体破碎、风化严重、树木茂密,部分地区无信号,测量设备无法使用,前期进场便道只能通过攀岩现场勘探,同时修建便道需要凿岩开山,施工成本极高,准确规划便道至关重要。
“在黔东南州,项目进场便道顺利修通,也就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项目经理蔡春海说。项目团队不断优化临建方案,进场便道采用永临结合,通过利用既有村道加宽,减少新建便道修建对山体和自然环境破坏,同时方便山区村民出行,施工完成后便道移交当地使用,可以减少便道复垦,实现“双赢”。针对场地狭窄问题,项目部将拌合站等临建设置在柳川服务区路基上,解决临建场地布置难题和高填路基沉降问题,节约了临建用地成本,成功突破临建施工层层壁垒。
蜿蜒天路紫霞缠,玉带龙盘六百旋;锦绣昆仑诗画美,神奇魔幻胆惊寒。巫作溪互通匝道需要分别上跨、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其中,有9个墩柱共18个桩基处于接近90°的岩壁上,匝道桥桩基距离既有桥墩最近为2.6米,施工条件极差、风险高。匝道A、B、C部分桥墩桩位坡度接近90°,岩体破碎,桩基无法进行爆破施工,机械设备无法到达。项目团队搭设钢管架“天梯”代替场内便道,通过人工挖孔桩+水磨钻施工工艺进行桩基开挖,减少对山体围岩的扰动,同时减少修建场内便道费用。
对于顶推上跨沿榕高速公路钢箱梁施工,项目团队在施工前,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顶推过程,提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动态监测应力变化,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在钢箱梁外侧挂安全防护网,在护栏底部焊接踢脚板防止杂物掉落,为顶推施工顺利进行做好保障。
长路高悬势若龙,百车疾走自从容;隧道幽幽灯火耀,洞开千仞破层峦。牛练塘隧道穿过断层破碎带,雨季呈现涌水,Ⅳ、V级围岩占比90%,易发生崩塌、冒顶风险。项目团队运用TSP、地质雷达、超前钻探、监控量测等技术进行综合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及时进行超前支护,严格控制隧道沉降变形。通过应用电缆槽台车、二衬台车分仓布料系统及防脱空监测系统、全断面3D扫描仪等技术设备,实现隧道施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有效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
项目团队针对隧道复杂地质施工、高墩施工、凝灰质板岩区人工挖孔桩施工等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取得多项技术成果,目前已获得2项国际专利授权,2项国内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江西省第42届质量管理小组QC技术成果发布会二等奖。
剑黎高速建成通车后,剑河县与黎平县之间的车程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对构建黔东南州黄金旅游通道、加快沿线资源综合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