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到空军司令部开会,却被刘亚楼一把拉住:今后你别学飞了

文化   2024-10-03 09:15   福建  

刘懋功在 1916 年出生于中国的一个穷农家,他爹早没了,14 岁开始,他就得挑起养家的担子。这经历把他的性子磨得坚韧不拔。后来他对地主阶级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越发不满,年轻的时候就参加了红军,成了搞土地革命的一份子,在陕甘宁苏区的好些重要战役里都有他,能看出他对抗压迫的那股劲儿。

在 1935 年,年轻的刘懋功入了党。1936 年那个冷秋,红军 15 军团 73 师接到紧急命令,得和 75 师一块儿保护红二、四方面军的战略行动。韩先楚师长琢磨了一下当下的情况,决定让 232 团接这重要活儿,还亲自下了作战指令,接着赶紧跑到团部,跟团里的指挥官一块匆忙商量作战办法。

在一场接一场不停歇的战斗里,232 团那叫一个勇敢,还特别能扛,最后顺顺当当完成了阻击的任务。可在战斗快结束的时候,敌军竟错把 232 团当成了红军的主力,还派了好多兵想要把他们给围起来。

在这要命的时候,刘懋功政委带着两个连打掩护,好让主力部队能顺顺当当撤出去。谁承想,敌方的骑兵部队很快就凑过来了,局面那叫一个凶险。刘懋功在这节骨眼儿上,沉着又果断。瞧见韩先楚的烽火信号,他领着部队麻溜爬上后山,跟韩先楚碰头。

把伤亡情况简单汇报完,韩先楚马上下令赶紧撤。瞧着山下敌军的骑兵就要到跟前了,刘懋功心里清楚,要是部队进了山沟,那可危险大了。高处的敌人能自在地开枪,两个连的人说不定会被全部消灭。

把地形琢磨了一番后,刘懋功硬觉着部队得守住高地,等着打退敌军头一回的进攻。韩先楚可不这么想,一个劲儿强调得赶紧撤,可刘懋功铁了心要留下,立马动手构筑防御的工事,预备迎接敌军骑兵的扑来。

韩先楚往下撤了一段路,心里牵挂着刘懋功和他带的队伍咋样了,就派通信员回去瞅瞅。通信员回来讲刘懋功已经弄好防御的安排了,铁了心等着敌人来。韩先楚气呼呼地回到山头,跟刘懋功吵得厉害,还拔出枪来吓唬,非要马上撤。

刘懋功硬气地对着韩先楚说,哪怕死了也得守着防线,认定这是保住全团的独一法子。一番激烈争执后,韩先楚没法子走了,可心里头还犯愁呢。没多会儿韩先楚在远处听到响得厉害的枪声,战斗已然打响。刘懋功带着他那两个连死扛,最后在刺刀冲锋里把敌人打得稀里哗啦,敌军丢盔弃甲地跑了。

战后,刘懋功带着部队撤到了安全的地方,有韩先楚来接应,这才摆脱了危险。一侦查发现,要不是守住高地,部队没准就被敌人追上然后给围个严实。韩先楚夸刘懋功判断得好,还亲切地拍拍他肩膀,谢谢他这明智的决定。刘懋功开玩笑问是不是还得枪毙自己,韩先楚大笑着,称赞他的坚守和勇敢。

1947 年早春那会,解放战争正打得热热闹闹。蒋介石想赶紧灭了共产党,二月份飞到西安,把国民党西北区的军政高层召集起来,商量着“三个月内搞定陕北的事儿”。接着他就把胡宗南统领的 23 万国民党军队聚一块儿,三月朝着延安革命根据地全力进攻。

这阵子延安的领导跟居民早就开始有序地撤走啦,医院、商店、学校啥的,都很快疏散开了。村民跟军队一起藏在附近的山林里头,还搞了“焦土政策”,让国民党军队啥物资也捞不着。周总理亲自去了枣园和杨家岭,看到群众把家里的东西全带走或者藏起来,还半打趣地讲:“要不是有延河在这,胡宗南的部队连水都没得喝。”

3 月 13 号,胡宗南那伙子人从南、北、西三面一块儿发起了进攻,天上老有飞机往下扔炸弹,地上炮火响个不停。就这么个情况,中央决定不跟他们硬刚,下令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的领导人在陕北到处跑,跟敌人兜圈子,同时还接着指挥全国的战事。

在这要紧关头,刘懋功被派作保卫延安先遣队的指挥,他得跟主力部队一起搞防御。面对敌军那股子猛劲儿,刘懋功琢磨着来个秘密举动。先遣队夜里赶路躲着敌人,绕过敌人的封锁线,很快就到了柳林和庙湾那旮旯。

经过仔细侦察,刘懋功弄清楚这两个地方主要是国民党的还乡团跟地方保安团在守着,这可给他送来了大好的战略时机。接着,他让部队夜里进攻,趁着敌人放松又小瞧咱,在 1947 年 3 月 20 日晚上,把庙湾成功夺回来了。

胜利啦,刘懋功可没闲着,马上就组织部队朝着柳林开拔,第二天清晨就动身。经过一整晚的赶路,先遣队很快就拿下了柳林,把驻守的还乡团给消灭喽。在接下来的几个礼拜里,刘懋功领着先遣队老是出击,借着地形的好处,跟比自己多好几倍的敌人兜圈子,一回又一回地让国民党的进攻泡汤,慢慢把关中分区给收复回来。

短短半个月的工夫,先遣队就干掉了敌人两千多,还拿下好几个敌人的据点,连连取胜。1948 年的时候,胡宗南那部分敌军被迫撤了,这一胜可把蒋介石在陕北的计划给彻底搞砸啦。刘懋功的军事本事还有对战场局势的精准拿捏,给解放战争胜利出了大力!

1949 年中间那会子,国共内战开打啦,蒋介石的政府靠着美国帮忙,弄出了很强的海陆空三军力量,给共产党带来老大威胁。就在这要命的时候,西安那一带成了要紧的战略地方。

西安解放后,当地那国民党的马步芳和马鸿逵立马找帮手,跟胡宗南凑一块儿抵抗共产党的进击。马家军跟胡宗南一块儿,很快就聚起了大概 16 万的兵,再加上陶峙岳的新疆部队,总共 20 万兵力,朝着共产党掌管的地儿猛打猛冲。这时候刘懋功的军事能耐被更大地激出来了,他凭着自己对这一带的熟悉,谋划并搞了一连串妙得很的反击策略。

刘懋功跟他的队伍在这瞧着没啥优势的战役里头,展现出了特别惊人的战斗能耐和厉害的战术谋略,最后让共产党的军队在三大战役里获得了起决定性作用的胜利,逼得国民党军队一个劲儿往后撤。

1949 年的深秋,新中国成立了,这时候中央军委决定让刘亚楼当新成立的空军司令员。毛主席亲自跟他讲了期望,还着重说,碰到啥难事儿,刘亚楼能直接找他帮忙。

12 月初六的时候,六所航校顺顺溜溜开学啦。可刘亚楼很快觉出,原来的培训计划压根儿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需求。因为这个,刘亚楼想出个更牛气的主意:从全军里挑 100 个体能、智力都出色的干部来搞飞行训练,盼着能培养出能在未来空军里当高中级指挥的飞行官员。

这可让刘懋功没法接受。打 1934 年参加红军起,刘懋功在陆军都待了十六年啦,对老部队那感情深得很。他觉着自己文化不行,年纪又大,觉得自己跟空军不搭,就反对这个调令。

他那点儿顾虑,好多战友跟上级都有同感,都觉着刘懋功转去空军不大合适。刘懋功就带着这些想法找兵团参谋长张文舟去了,张文舟懂他的状况,支持他留在陆军。

刘懋功的请求一级一级往上呈报,甘主任给他讲了调令背后的整体考量:建国刚开头那阵儿,空军缺人才,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跟军委提议从陆军调年轻的师级干部来给空军补充人手。一野分到了四个名额,甘泗淇反复琢磨之后,挑中了刘懋功。虽说刘懋功曾想换个人,可另一个候选的因为年纪大了点儿就没选上。

甘泗淇跟刘懋功讲:“我懂你的顾虑,我会尽量把你的想法反映上去。不过你也得准备好可能会有的调动,军委定的事儿不好改。空军会给你做评估,要是没通过,我这儿欢迎你回陆军。”

虽说心里老大不乐意,刘懋功还是去空军报到了,还盼着体检能不过关呢。可在野战军医院检查的时候,苏联医生都惊着了,他身体素质可好啦,轻轻松松就过了体检。接着有个方向感测试,他又露了一手,平衡感和方向感特出色,一下子就把方向指对了。

过了一个礼拜,甘泗淇没辙地跟他讲:“军委的决定已经下来啦,你得准备准备,马上就要动身喽。

最后一野弄了一架 C-46 运输机,不单送刘懋功,还把另外三名选出来的干部及其家属一块送去北京,开启他们新的军事征途。刘懋功到了长春航校,这才晓得学飞行可不像想的那么容易。

飞行知识那叫一个深奥难搞,里面有好多物理和数学的东西。刘懋功没这方面基础,学起来特别费劲。不过他不是独一份儿,好多同龄人也碰上类似的难题,有的条件比他还差呢。在航校的这段日子,让刘懋功深深明白了刘亚楼当初的一片苦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少同学受不了枯燥的课,也受不了苏联教员的厉害,逃课的事儿常有。可刘懋功一直没变,每天一大早就到教室,是最积极、最勤快的学员。那些不好记的理论,他就在笔记本上仔仔细细记下来,没日没夜地温习。

就凭着这般死命地用功,刘懋功在理论学科里头率先把课程给学完了。可要是想当飞行员,光有理论知识哪成啊,操作实践也重要得很呐,于是他就被调到太原的第四航校,去攒攒实际飞行的经验。

在第四航校,刘懋功对飞行那是越发热爱了。这儿的校长吕黎平对他特别关照,而且他还结识了一位年轻的苏联飞行教官。这俩人友谊深厚,苏联教官甚至保证,不到 40 小时就能让刘懋功自己开飞机。刘懋功高兴坏了,跟个孩子似的又蹦又跳,摸摸飞机的机翼,盼着能赶紧飞上蓝天。

刘懋功正满心盼着呢,刘亚楼却传来个让他心凉的消息。就因为有个年龄差不多的师长飞行出了事,刘亚楼就决定不让他学飞行啦。这可把刘懋功气坏了,老长时间都不跟刘亚楼说话。可中央这决定啊,到底还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到最后,他只好含着泪,不再想飞行的事儿,变成了一名空军指挥员。

在空军指挥员的位子上,刘懋功照样干得出彩,还跟常出门的周总理结下了深厚情谊。每次周总理怕天气耽误行程,刘懋功都能把天气估摸得准准的,得了个“行走的天气预报”的名声。工作的时候,他对自己和手下要求可严了,绝不允许有空军耍流氓的事儿,坚决把空军纪律守住。

就算到了晚年,刘懋功一直守着自己的原则和纪律。就算有能因功葬在扶眉烈士陵园的机会,他也一口回绝,坚决不给自己搞特殊。一直到生命最后,他最大的遗憾还是没能实现开飞机的梦想。

说说你的看法

↓↓↓

赵氏宗亲
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国姓氏文化;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
 最新文章